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2021-03-05 17:47:50李永文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施工处理技术土木工程建筑裂缝

李永文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多,但从很大程度上讲,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受限于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影响。当前土木工程建筑建设中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本文将首先简要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然后介绍与讨论几种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希望能够有效减少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裂缝,提升土木工程建筑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在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利用混合搅拌不同比例的水、砂石、水泥等材料制成,然后再融入胶凝材料变成一种复合式混合物。在对混凝土进行使用时,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耐久性、抗压强度,能够使工程拥有更高的质量。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地进行应用,也会导致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进而降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对此, 施工单位必须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1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成因

1.1 建筑结构变形

混凝土梁板是土木工程建筑中受力结构和传力结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梁板强度不过关,或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拆模, 会导致梁板产生裂缝。另外工程投入运行后,如果梁板长时间受超载作用力,也会导致建筑内部混凝土结构产生拉应力,从而使结构发生变形现象。一旦拉应力超出混凝土承受范围,将直接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1]。

1.2 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导致

在混凝土施工中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为户外是开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主要场所,所以混凝土结构施工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量散发出来,导致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差异越来越大,导致一定的温度应力产生,并且温度差异和温度应力成正比例关系,在温度差异过大时会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当外部环境出现较大的温度变化时,会直接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升高或降低,提升温度应力,导致施工裂缝在混凝土中出现。

1.3 材料因素

决定混凝土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施工材料是否达标。在建设土木工程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不仅注重成本的节约,还要关注材料的性能,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2]。

2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2.1 结构补强处理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外界客观因素影响,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例如:在火灾、地震等外力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超出自身荷载范围,导致工程出现结构性裂缝。或者工程投入运营后,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导致钢筋锈蚀,使得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不足,从而产生裂缝。针对这类混凝土裂缝,可以采用结构补强技术进行处理。具体来说, 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对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载荷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保证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如果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无法满足变形变量需求,需要适当增加钢筋,从而提高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少裂缝发生概率[3]。

2.2 有效保证混凝土质量

施工单位应该与自身实际情况和行业市场环境相结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调整,并在施工管理制度中明确员工标准规范、设备操作标准、混凝土浇筑技术以及原材料采购规范等内容,使所有施工人员根据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开展施工,建设单位应完成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制定,从而保证施工单位有效执行施工管理制度。在采购人员完成混凝土原材料采购时,技术人员应该对其质量、种类进行深入研究,与土木工程建设设计方案相结合,对最佳原材料配比进行反复探索,直至混凝土成品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向施工人员传递各项原材料配比信息,施工人员按照原材料配比方案,将相应的混凝土原材料添加到搅拌设备中,最后施工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判断原材料搅拌情况,从而保证达到混凝土浆液质量较高的目的。另外,应该对储存混凝土的工作进行加强,利用相关方法使混凝土得到科学合理的储存,特别是在施工地点正处于梅雨季节时,更加要重视储存混凝土的工作,保证混凝土质量能够有效满足土木工程的使用要求。

2.3 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是有效防止混凝土破碎的重要部分。首先,混凝土施工后的及时的调理是可以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使混凝土浇筑后温度下降速度变得缓慢,减少混凝土自身的约束应力的现象,提高混凝土的抗粒性,有效减少了温度裂缝的发生。其次,进行适当的保温处理, 能够缓解混凝土的浇筑后温度的下降速度,保持内外的温度差异的平衡,使混凝土表面的应力缓和,防止出现裂纹等引起的收缩裂缝。另外,如果不按照相应的保养要求对混凝土进行保养管理,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会导致混凝土硬化时水分的迅速流失,产生严重的裂缝。

2.4 严格控制温度应力

在搅拌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水泥会产生水化热现象。为了做好内部控温,工作人员要尽量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加强入模温度的控制,合理调整水泥的比例。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将一些水管提前铺设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在浇筑过程中或者浇筑结束后,利用冷水循环带走内部的部分热量,达到有效控制内外温差的作用,减少温度产生的应力[4]。

2.5 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其中包括表面涂抹法和表面贴补法,前者适用于浆材难以灌入的细小、浅显、深度没有达到钢筋表面,并且不漏水、不伸缩的发丝裂缝,后者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裂缝,例如:蜂窝麻面或不确定漏水位置的裂缝。这种处理技术操作简单, 处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美观效果。

2.6 全面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是否能够标准地完成施工操作,将直接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也与施工裂缝的产生存在密切联系,所以,施工单位应该重视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工作。一方面,应该不断提升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避免由于操作不标准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尤其是对于已经发现的不规范操作,必须在培训时进行反复强调,对再次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另一方面,需要对考核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工作进行重视和完善。特别是土木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队伍中严禁出现缺乏职业素养和施工技术水平低的施工人员。同时,由于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人员专业能力进行综合考核,保证各项施工操作標准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使施工裂缝的产生得到最大程度地避免,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常见材料,具有硬度强、抗渗性高等多种优势,但在实际施工中,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缝,一方面会对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巨大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发各种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还会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贺伟财.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1);283.

[2] 于诗蕾.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环保管理要点分析[J].锋绘,2020,(2):194.

[3] 高铜传.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解析[J].四川水泥, 2019,(7).

[4] 李雄.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 2019,(10):255-255.

1070501186253

猜你喜欢
施工处理技术土木工程建筑裂缝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裂缝(组诗)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3:56
地球的裂缝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探析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魅力中国(2016年42期)2017-07-05 09:47:14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研究分析
节能措施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开发
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