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的监管,会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顺利完成工期,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一定要对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高度重视。论文对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为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建筑工程的高质量施工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还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行业知名度和城市化发展速度,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与效率,如何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并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率,将是未来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 预应力施工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预应力施工涉及工程的多个环节,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提升。传统的建筑施工中,许多资源无法有效应用在工程建设中,导致成本投入较高。而预应力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建筑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减少材料消耗和成本支出。而且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减小因结构自身振动带来的弹性形变,有效提高结构的承载力,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影响张拉施工的波纹管,应按照设计图的预应力曲线坐标确定具体安装位置,使用钢筋支架进行固定,避免反复弯曲引发波纹管管壁开裂问题。预应力筋张拉工作要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如果一束钢丝出现1根以上的断丝现象,则需要重新更换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详细记录张拉情况,将其归档,留作竣工资料用于审查[1]。
1.2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技术。在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这几点。首先,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包括严格检查水泥、砂等原材料的种类和等级,合理设计配合比,尽可能地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以免因混凝土质量问题而导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其次,加强混凝土的浇筑和振动管理,选择科学合理的浇筑方法,确保混凝土能够均匀完整的铺设到道路上;在振动的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振捣器,控制振捣间距以及振动时间,从而不断提高混凝土的密度。为了避免振动器影响钢筋和模板施工的问题,最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后续维护.根据建筑环境中的具体温度选择可接受的养护技术,严格控制混凝土内部热,使混凝土能够平滑凝固,不会出现开裂或者土质的强度不够等。
1.3 建筑工程排水技术
如果没有做好建筑地基中的排水工作,基坑中的积水就会影响后续的施工,甚至会导致建筑坍塌,因此控制桩基的高轴线参数在施工中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地基渗漏之外,建筑在下雨天渗水也会给居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因此,施工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原则,高度重视防水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在建筑材料采购环节,施工人员应该采购合格的防水材料(防水材料比普通材料多了一层防护效果),还可以用新型的拒水材料代替传统的防水材料,以提高建筑的防水性能[2-3]。
2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策略
2.1 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前,需要对施工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了解,明确掌握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差异与关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做好前期现场勘测与规划工作,明确所选的技术与设备,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个关键部位的具体施工措施,保障细节的完善。施工方案制订完成后,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审核后,才可以正式进行施工作业。施工作业开始前,要审核施工图是否符合作业需求,若发现问题立即上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对于施工方案中不明确的内容,需要与设计单位及时沟通。如果在施工阶段需要对原施工方案进行大幅度调整,则需要尽快组织相关人员对问题进行审核,确认问题所在,查看是否可以在不对施工方案进行大规模调整的条件下解决问题,分析变动施工方案是否会对已完成项目产生影响,避免延误工期,造成投资成本的增加,降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4-5]。
2.2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保证施工安全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不仅要对各种施工技术和建材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为了有效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以及安全,需要对施工者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使整个施工项目更加具有安全性。首先,公司可以为参与施工的管理人员提供新的学习机会,培训的内容可以是施工现场安全知识和职业技术领域的内容,从而让施工人员掌握更多的施工技术知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高他们的施工现场安全防范意识。同时, 也可以给施工管理人员普及一些有关安全施工质量的法律知识,使全体施工人员意识到安全问题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另外,公司在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的同时,施工人员要自发的进行强化学习,从而使得施工相关的技术人员能够转变旧有的施工管理观念和态度,真正提高施工质量和提高技术水平,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安全。
2.3 现场施工材料管理
从建筑工程的角度来说,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监管人员就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判断施工材料是否符合建筑相关标准,材料是否有相关合格检验证明,只有质量合格以后,才能投入施工生产,为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给予了基础性的保证。同时,也需要根据工程的施工情况,明确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剩余的使用材料进行二次回收利用,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施工材料的消耗,也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也进一步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
2.4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企业的发展必然靠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专心投入到专业技术学习上,不断学习,与企业共同成长。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应为企业职工提供学习培训的便利,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学习活动,监督和检验企业职工的职业素养,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工资与福利待遇、晋升空间等奖励进步较大的员工[6]。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应当从技术和监管的角度对当前的施工管理进行审视,解决现存问题,采用适合的施工技术,选择专业素质强的施工人员参与施工作业,提高作业质量,从而保证建筑使用安全,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董玉龙.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06):169-170.
[2] 郝俊杰.模板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 2020, (09):56+60.
[3] 殷小石.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设备与材料, 2020,(24):111-112.
[4] 刘文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 2018,(28):135.
[5] 沈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策略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 2017,(06):151.
[6] 梅花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工程与管理科学, 2020,(02).
143750170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