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协同创新

2021-03-05 04:43李佳张涛
商业文化 2021年34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协同

李佳 张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涉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高度的职业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广泛,大大小小的企业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管理作用。通过对我国的人才的调查分析得出,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追求“综合性”“应用型”“职业性”,强调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历来我国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理论灌输,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具备“能力单一”“理论性较强”“职业能力差”等现象。对于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产生的分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对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的选拔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专业,开始着手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力争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迎合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较差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重大决策与人才和培养和选拔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决策层面的,即人力资源规划师。但企业需求更多的是人力资源技术层面的,即为企业进行工作分析、工作设计、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管理、员工薪酬和福利管理等的专业人才。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导致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压力,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岗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部分高校办学理念模糊,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当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根据市场人才的需求规律制定本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培养方针。但现阶段很多高校对自身的定位和改革没有一个明晰的目标,教学方案仿照老牌“985”“211”等一些名校对人才的研究型培养方案,没有充分结合本院校的发展特点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特点,没有明确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没有形成完整的“地区特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总体来讲,大部分院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都差不多,导致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理论教学与实践出现脱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配备的教师应该不仅具备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还应该具备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双师型”教师。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但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一直都是从事理论教学,自身的理论基础比较强,但是从未在企业进行过一线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操作能力比较欠缺。因此,在教学中无法将对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完美结合,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出现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阻碍了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与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要求相悖而行,不利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校尚未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创新保障机制

高校推行校企协同创新理念的时间较短,各个高校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关于校企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其过程中遇到各种的困难。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特殊性,很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理论性较强,但缺乏一定工作实践能力。因此在前期校企合作的过程总,高校比较积极主动,但用人单位却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质疑。高校应该如何引导企业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保障机制,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一定的实践训练机会,毕业后可以被校企合作单位录用至人力资源岗位工作,这是高校方一直积极努力解决的问题,但由于企业人力资源岗位有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居多,校企协同育人创新保障机制一直未能成文。

由于现代社会对学科的划分过细,跨专业、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比较难实现,企业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社会经济的转型与产业升级对人次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出现“力不从心” 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仿照“211院校”“985院校 ”的教学机制,比较专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综合实践能力比较弱,这与企业岗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悖。2.高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比较墨守成规,新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各项事物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随机反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还有所欠缺。3.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达标。高校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联合建立协同育人教育平台,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协同育人人才创新保障机制,导致高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高校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机制,改革与升级人才的培养模式。争取将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相适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结合企业工作情境,高校必须基于此来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首先,高校应该结合当地企业的发展特点,深入当地企业、行业、基层政府、兄弟院校等做详细的调研活动,调查分析并确定当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的具体岗位。其次,高校需要与当地的企业与行业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主要任务,比如企业的招聘专员,主要负责企业的岗位需求调研、人事调动各项事宜、招聘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招聘评估等。

高校应该以职业培养能力为主建立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的教育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应该着重加强学生的职业培养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育模式上需要与企业建立相应的校企协同育人教育平台。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通过与企业行业建立相应的协同育人教育平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特点,共同创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将“认知实践-专业学习-模拟实训-校内实践-定岗实习”等阶段性人才培养方案均衡分布在高校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首先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一个大体的认知,通过参观校方合作企业,知晓自己以后从事的行业,对岗位有一个大体的“岗位职责画像”,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理论学习是实践训练存在的基础。一边进行理论学习,一边进行校内的岗位模拟实训,通过校方为学生提供的岗位实践场所,进行初步的岗位细则的认识,最后进入新校方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真正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校企建立双赢理念,共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实训体系

有效的产学协同育人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建立,能促进企业与校方的双赢和发展。其中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是产学协同育人培养模式重要合作体现,首先高校通过与企业协同,建立专业的校内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场所。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通过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员共同商议,在校内建立实训实验室,提高学生人力资源核心管理能力。其次,高校采取“引企入校”,在校内建立教学工厂和工作室,与校外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让低年级学生在此实习,手把手学到人力资源管理专项技能。

高校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企业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内培和外引两个方面,内培主要是指高校针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定期选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专业技能进修,增强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对专职教师采取激励政策,鼓励专职教师定期到校方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升专职教师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专职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高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培养大会,鼓励“双师型”教师参加企业的实践训练。

高校产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和实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了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的需求的不断提升,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当地企业的发展特点,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共同建立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协同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