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南海 曹宏萍
在南京有这样一个她,巾帼不让须眉,以缝纫针为“武器”,肯吃苦,能钻研,在高质量生产军警制服的路上,书写出女性坚韧、慧雅的匠心故事。她就是南京际华五三零二服饰装具有限公司服装缝制车间主任谢秀荣。
二十年前,谢秀荣是一名普通的进城务工人员,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我的改变得益于公司以人为本的好环境。公司以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形式,实施合同工与正式工同工同酬、同保险同福利、同培养同使用、同经济待遇同政治待遇。这一切让我们这些走进城里的农村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当家作主的尊严。”
来到公司后,为了满足岗位需要,谢秀荣如同海绵吸水般学习掌握各种技能。以前工休时,谢秀荣喜欢和大家聊天拉家常。而后,她习惯到职工书屋读书“充电”,参加文化课程和清华大学班组长远程教育,学习服装专业知识、了解服装行业新工艺。多年的坚持,让她的文化修养和技能素质有了质的提高,从写张请假条都困难到几千字的论文和脱稿演讲都不在话下,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集团公司既有理论又有技能的专家。
2008年,公司引进智能吊挂线,谢秀荣总结出一套朗朗上口、简便易懂的操作口诀,令工效提高了20%。此后,她又通过技能大赛获得了服装制作技师的等级证书,成为新兴际华集团首席技师。2014年以来,谢秀荣解决了公司服装生产中的一道又一道难题,获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5项。在生产武警新式警官冬服时,自制定位尺固定容袖位置的办法,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同行业的生产难题,效率提高了一倍。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踏实的工作态度,使谢秀荣迅速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缝纫工,一名合格的班组长、车间主任,先后被评为南京市知识型职工、南京市“劳动模范”、江苏省“文明职工”“首席技师”、江苏省“劳动模范”。2020年11月24日,谢秀荣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担任车间班组长时,谢秀荣就要求自己必须带领班组姐妹创先争优,让更多的姐妹成为叫得响、拉得出的先进分子。班组先后荣获江苏省“巾帼文明岗”“先进班组”,以及全国“五一巾帼奖状”“五一巾帼标兵岗”“工人先锋号”和“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四项全国性荣誉。
2018年3月,公司将两个服装车间整合为一,把车间主任的重担又交给了谢秀荣。原缝制一车间是个人员难管理、各项管理水平低下的落后车间,换了几任车间主任都没有太大起色,面对整合后200多人的队伍,面对更多责任,谢秀荣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公司的決定。她恶补管理知识,细化分解指标、加强考核等方法,在减少了近40人的情况下仍完成了原定的生产指标任务,效率提高了16%,车间员工收入增长了12%。
“用制度管人不如用心管人”,作为企业的基层管理者,谢秀荣在工作中更展现出女性的细致和温柔。自担任车间主任以来,她跑遍了所有员工的家,对谁家几口人、谁家老人在生病、谁家有婆媳矛盾、谁家孩子考大学、谁家儿女要结婚都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谢秀荣通过组织竞选将群众信得过、有技术、敢管理的一帮人安排到关键岗位,建立了一支以班组长、入党积极分子、生产技术骨干为班底的骨干队伍,从而使车间政令畅通、执行有力。针对各人情况的因人施教效果非常明显,如今,200多人的团队真正做到精、气、神拧在了一起。
谢秀荣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不仅仅是“养家糊口”,即使只是一个平凡的缝纫女工,也能为守护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2015年和2019年两次大阅兵服的生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谢秀荣带领缝制车间员工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加班加点生产,确保阅兵服生产任务的完成。
2008年汶川大地震,谢秀荣急灾区所急,带领班组姐妹连续作战36个小时,成为集团14家企业中第一个出产品并且在后续生产中工效最高的车间。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谢秀荣听闻公司要紧急转产医用防护服的消息,立即主动联系车间骨干,向公司党委、领导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参加抗疫生产,同时抓紧时间了解防护材料的性能、制作工艺标准和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谢秀荣每天加班加点,冲锋在前,带领一群制衣人,用手中针线,为医护工作者们织就生命安全的最强防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们生产出35万套件医用防护服,其中绝大部分都发往疫情最重的武汉地区。“他们守护着祖国和人民,而我们的防护服保护着他们。”每每与前线的援鄂医疗队视频连线,看着写在防护服上的一个个医护人员的名字,谢秀荣总是备受鼓舞。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集团军副政委李剑锋得知谢秀荣的故事后特别关心,经常和她交流心得。2020年春节,95岁高龄的李老还特意给谢秀荣写了一副春联,上联:优秀品质传天下,下联:光荣业绩永流芳,横批:荣光普照。嵌进了“秀荣”二字,寓意是因优秀而光荣,鼓励谢秀荣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谢秀荣用行动告诉我们:即使微小如一根缝纫针、一缕丝线,只要有忠诚坚韧的初心,凭借一股钻劲拼劲,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