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京莲
(井冈山大学图书馆,江西 吉安 343009)
目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即“双一流”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规划,不少实力雄厚的高校纷纷投入到“双一流”建设的实践中,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责无旁贷,以“双一流”建设任务,创新服务内容,不断地提升其服务能力,全方位支撑高校教学科研活动。在国家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开始进入质的提升阶段,由传统的信息服务跨越到知识产权服务、学科服务、知识咨询、智库服务、智慧服务等方面[1]。ESI(F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已经成为国际上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工具之一,因此很多高校纷纷利用该数据库提供各种学科服务,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例如刘雪立等[2]应用ESI 和InCites 数据库对中国C9 高校学科建设进行了绩效评价和发展趋势预测,并根据C9 高校入选ESI 学科的分布,对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姜华等[3]应用ESI 和InCites 数据库从科研生产力和科研影响力两方面对中国“C9”联盟高校和澳大利亚“G8”联盟高校的学科进行评价。可见利用ESI 来为本校学科提供服务,双一流高校的动力更足。而普通院校由于是非“双一流”建设项目,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不多甚至没有,加上其本身的经济实力等因素对ESI 的关注程度明显小很多,开展ESI 学科评价服务的动力不足。但是普通院校图书馆开展ESI 学科服务是有必要并且是可行的。
大多数普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了多年的学科服务工作,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的学科馆员,这些学科馆员致力于为学院和教师提供学科服务,这些学科馆员长期密切联系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具有强烈的主动服务意识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具备了开展ESI 学科服务的知识和能力基础[4]。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学科服务经验,和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院系、骨干教师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动向。
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图书馆都购买了不少电子资源,其中包括进行ESI 学科分析需要的数据库主要是Web of Science、InCites、ESI 等,大多数普通高校图书馆也购买了这些数据库,具备开展ESI 学科评价服务的工具,并且这些数据库本身带有数据分析功能,有利于对科研绩效进行呈现。例如InCites 就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机构系统报告,各种可视化图标,实现了与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的无缝链接,对检索到的数据和图标可以导出至Excel 表格,使用起来非常便捷。
各高校的学科馆员都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具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多数具有图书情报学理论知识,掌握了知识检索的方法和技术,具备数理统计和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外语水平,具有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和经验。有的学科馆员还有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有利于为特定学科提供服务。熟练掌握了Excel 表格、Cite Space 可视化分析软件、SPSS 统计分析工具、DDA 模拟软件的使用,能够利用Openrefine、Pa-jek、Python、Citnetexploer 等工具,高效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5]。
普通高校图书馆可以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开展能反映学校学科发展状况的工作,促进学校ESI学科的发展以至学校整个科研水平的提升。
学科发展态势报告是指学科的研究方向、趋势、热点、前沿,规划科研方向时选择学科的研究热点、前沿,对于提高论文成果的被引频次至关重要[6]。图书馆学科馆员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学校相对优势的学科,进行定量的分析,检索某学科在WOS 里面的数据,对比本校和某“双一流”高校在该学科的发文量、作者、关键词,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总结出该学科目前的研究方向、热点,揭示该学科的发展态势,提供给本校相关学科的教师。这样教师们可以根据此研究热点去从事研究,发表研究前沿的论文,提升科研影响力。例如方红玲等[7]根据ESI 数据库中的眼科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数据,分析了论文的期刊分布、国家分布、合作情况、基金资助、机构分布、热点主题词等信息,揭示了全球眼科学发展态势和研究热点,为本校相关研究者选题提供参考和帮助,更利于发表高被引论文。井冈山大学图书馆在2019 年根据学校学科办的要求,对本校优势学科材料科学和化学利用ESI、WOS、InCites数据库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井冈山大学的论文产出量、引文影响力、发文作者情况、合作国家/地区、合作机构、基金资助、发文期刊分析、研究前沿分析、省内同学科的对比分析等,为学科办的工作安排和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人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只有拥有一批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带动学科的发展。因此学校在人才引进、评优、评奖时,图书馆可以从著者的学术影响力、科研绩效等方面建立人才评价标准,为学科制度建设、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咨询。例如井冈山大学图书馆受学校委托,对引进的人才进行评估。具体做法是:利用SCI、JCR、ESI、InCites、SciVal Funding 等数据库,检索出老师的科研产出情况,然后进行影响力评价,选取10 年的时间窗,比较Web of Science 中该学科C9 高校、985高校、211 高校、井冈山大学、拟引进教师的篇均被引频次,最后得出拟引进教师的具体排位,从发文量、被引频次、h 指数、ESI 高被引论文等多角度呈现拟引进教师的科研影响力和创新力,为学校引进人才提供定量的、准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数据。
对全校教师和研究生、博士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数据库培训,教他们掌握Web of Science、InCites、ESI 解数据库使用的基本方法,能自己随时进行检索获取信息。根据有需求的用户进行实用有效的培训,例如如何利用SCI 进行国家基金的申请,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如何利用ESI 数据库寻找科研合作者;查找自己的论文是否为热点论文、高被引论文或高水平论文等;引导用户熟悉并使用在线管理文件的小助手——EndNote Basic,提高论文写作效率;专利和基金情报分析;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文章的期刊投稿等。
ESI 数据库将11000 多种期刊分到22 个学科,学科馆员可以将期刊按学科进行多指标分析,根据期刊的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期刊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影响因子、5 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立即指数、分区情况等制成表格,挂在图书馆网站上以供老师随时查找和下载。也可以直接发送给重点科研教师,引导教师向对应期刊投稿,提高优势学科的发文量,增强学术影响力。由于JCR 期刊分区和中科院期刊分区标准不一样,有的学校需要参考2 个不同的分区情况,JCR 里是将某学科的期刊四等分,前25%为一区,依次类推共分四个区。中科院JCR期刊分区(又称分区表、分区数据)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从2000 年开始设置,目的是纠正当时国内科研界对不同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数值差异的忽视。具体做法是:根据期刊引证报告中该期刊在学科内3 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的,包括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由于两种分区方法既有重叠又有不同,很多教师都不明白两者的差别以及具体某刊对应的分区,因此学科馆员将两种分区方法解释清楚并做好相应的Excel 表格发放给教师,引导教师投稿和使用。
这种学科分析报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本校的总体情况进行检索和分析,另一种是某个学科进行分析。对本校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本校各个学科的总体发展情况。比如刘玉婷等[8]应用ESI、InCites 数据库,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各ESI学科Web of Science 论文数、被引次、论文被引百分比、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H 指数以及论文合作情况。为学校的学科布局、学科建设,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于红玮[9]基于ESI 和WOS 引文数据对北京服装学院的综合科研竞争力以及重点学科材料科学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计量分析,主要从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发展力、创新力等角度进行了论述,并与同类院校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本校学科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由于普通类高校入围ESI 学科的数量不多甚至没有一个学科进入,但是不管入围与否,都可以针对本校的优势学科进行分析。邱均平指出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应由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以及科研发展力4 个部分构成,普通大学也可以以此为方向来对本校的优势学科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了解本校优势学科离ESI 的距离,可以根据学校有关部门的具体要求,从总体上分析学科发文总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论文被引百分比、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基金情况、发文期刊情况等,也可以具体细化到学科的学院贡献、作者贡献、发文领域、合作关系等,总之,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优势学科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高校的学科建设不可避免要和其他学校相互往来,这就要了解对方的学科建设情况,来往最多的是同一层次的兄弟院校,这样和兄弟院校之间就形成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友好关系,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除了和同类院校进行比较和交流,还要选择一些目标学校赶超,那就要选择一些强于自己的学校进行分析,这样就要选择既强于自己又有超越的现实可能的学校。有了既定目标,进行学科的具体比较分析就能吸取别的院校可操作的经验,引领本校学科的发展。
这类有对标机构的报告可以从教师队伍、科研产出数量、入围全球前1%学科数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基金项目、高被引论文数量、热点论文数量、高水平论文数量等分析,对于暂时未能入围ESI 的学科,则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具体数值,确定离入围的距离有多远,形成同一学科的横向比较。例如潘香岑等[10]研究了我国17 所农业类高校ESI 学科的产出情况,并进行了均值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论述了各校的科研总体水平,指标间的交互作用及相应规律。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入围ESI 的学科可能只有少数几个甚至没有,但是即使暂时没有能入围的学科,开展潜力学科的测评工作,能够定量衡量出学校各学科的相对水平,有助于创造新的科研绩效增长点,合理引导科研规划和学科建设,制定政策扶持优势学科尽早入围ESI 前1%学科。对于潜力学科的预测,目前各高校开展得比较普遍,也有学者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如董政娥等[11]设计了基于学科被引次数与ESI 基准线中学科总被引次数的“学科比重”指标;刘雪立等[12]利用学科被引频次和阈值计算的接近值;陈仕吉等[13]根据学科发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引文阈值等提出了“学科欠缺度综合指标”。下阶段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构建功能齐全,评价直观的学科评价质指标体系。目前尽管方法可能不尽相同,但是目的都是相同的,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各个学校根据情况自己决定,但是都可以大致预测出本校各学科距离ESI 入围学科的数值,以判断各个学科的实力。
例如,井冈山大学图书馆从2018 年开始,采用被引频次和阈值计算出各个学科的潜力值,根据ESI 数据库每2 个月更新一次的频率,每更新一次就重新预测一次,然后以简报的形式上传至图书馆网站,供全校师生浏览。具体做法是:登录Web of Science 下载被引频次和机构阈值,利用相对固定的学科系数,计算出学科的模拟被引频次,然后得出距离ESI 学科门槛值的百分比数值,数字越大越接近ESI 入围。
目前,大部分双一流高校都注重本校的ESI 学科建设,将ESI 学科建设做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重视入围ESI 学科的数量及具体排名,期望学科做大作强,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行列,随之图书馆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投入核心力量从事ESI 学科的评价工作。因此,从现有对ESI 研究的成果来看,大部分研究都来自双一流院校的学者,研究内容也是围绕双一流院校的学科评价工作,对于普通类院校来说对此项工作重视得不够,因而相应的研究文献鲜有报道。因此,普通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基础上,主动为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老师提供此项服务,努力推进ESI 的学科评价在学校的开展,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