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李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 个节气,与夏至相对,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冬节”,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冬至这天朝廷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三九”是最冷的时候,“九九”时春天就到了。在北方民间,流行着九九消寒的习俗。
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每字九画,共八十一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每天填充的笔画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
还有“画九”: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画九”还有一种雅图: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
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后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建安初年,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辞去了太守官职,告老还乡。这时正值数九隆冬,回乡路上他看到那些为生存而奔波的穷苦百姓,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便让弟子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饱喝足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一段时间过后,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在冬至和年初一时吃,以纪念张仲景。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译文: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节,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灯前,与自己的影子相伴。想到家中亲人今日也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会谈论着我这个离家在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