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杰 李刚 孙贵新 李昕 李钦传
2020年至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1],许多国家按下暂停键,各种大型体育赛事停办。随着疫情的稳定,部分国家和地区相继恢复了一些体育赛事。因此,如何在人群聚集的情况下对呼吸道疾病进行防疫是摆在赛事管理者和医疗保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上海市于2020年11月29日举行了上海马拉松赛(以下简称上马),指派上海市东方医院中国应急医疗队(暨)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负责终点区域医疗保障,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2],顺利地完成了上马终点区域的医疗保障和防疫任务,并在赛前和赛后进行了2次演习,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共享。
上马终点区域(图1)包括比赛终点线前100~500 m、终点线、食品发放区、奖牌发放区、赛后服务区(或称休息大厅)及上述区域沿线[3]。在终点区域,完赛的马拉松参赛者、裁判员、组委会人员、医疗保障及救援人员、武警及警察等安保人员、新闻媒体人员、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均聚集在终点区域主会场,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区域,人口密度大、近距离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极易传播;且完赛的马拉松参赛者刚刚经历40余公里的长跑,呼吸和心跳增快[4],不宜佩戴口罩,也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2020年上马在11月29日举行,终点设置在徐汇滨江西岸艺术中心。本届上马医疗保障特点包括:(1)赛事遭遇COVID-19肆虐,防疫压力大。(2)参赛人数少,医疗保障压力小。(3)大赛终点更改,需要重新部署医疗保障点。(4)天气情况:晴间多云,5℃~12℃。
1.参赛者的防疫措施
(1)参赛者赛前防疫措施:①所有参赛者进行实名制注册登记报名,并签署《参赛防疫承诺书》。②仅接受来自低风险地区的参赛者报名,如参赛者赛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所处地区的疫情风险指数上升为中、高风险地区,取消其参赛资格。③注册“随申码”,且“随申码”证件号与报名证件号一致,赛前2周内对所有参赛者进行“绿码”核验,出现异常者取消参赛资格。④坚持每日健康自查有无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2],并在上马APP打卡记录,填报体温。⑤提供有效的赛前72 h内核酸阴性检测报告。⑥提前预约装备领取时间,并准时前往现场。
图1 2020上海马拉松终点平面图
(2)参赛者赛中防疫措施:①赛事当日在主会场区域设置红外线测温仪和“随申码”核查健康通道,参赛者如有体温异常或(和)“随申码”非绿码,将由防疫人员采取进一步措施。②从进入集结通道至起跑前,保持口罩的正确佩戴,排队和集结期间,注意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③集结区内的地面上将按照安全社交距离打好点位,候跑过程中听从现场指引,按照一人一点站位并保持口罩的正确佩戴。④起点将严格控制分区,无论升区、降区都是禁止的。⑤赛事分区起跑。⑥起跑后,不可随地丢弃口罩,赛事前3 km均配备废弃口罩回收志愿者。⑦赛道各处补给站拉长服务线,取用补给的过程中避免聚集,减速及离开补给区挥手示意后跑者,以避免发生碰撞,并时刻注意与其他参赛者保持安全社交距离。⑧参赛者一旦感觉身体不支,离开赛道寻求赛道医疗救助及收容后禁止重返赛道。
(3)参赛者赛后终点区域防疫措施:①参赛者冲过终点线后,要求其尽快离开终点线区域,避免人员聚集。②终点区域提供一次性口罩,参赛者在适当放松约3 min、心率下降至正常水平后及时正确佩戴。③终点区域提供免洗手消毒液,参赛者及时清洁双手,尽量避免与其他参赛者的肢体接触,彼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④参赛者做好个人防护,尽快离开赛事终点区域主会场,不做长时间逗留。⑤减少或停止赛事终点区域主会场的赛后相关庆祝、宣传、娱乐、放松活动,避免人员聚集。
2.工作人员的防疫措施
上马的裁判员、小马达和工作人员,上岗前提交《健康安全责任承诺书》;一线工作人员,即急救跑者和志愿者等直接接触跑者的工作人员,在赛前72 h内接受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才可服务上马的参赛者;比赛期间,全体裁判员、小马达和工作人员做好全方位的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在各个岗位上尽职尽责地提醒参赛者遵守赛事各项防疫要求。
3.观众及陪同亲属的防疫措施
上马起点终点和赛道沿线均不设观赛席,亦不允许现场围观、私下补给;陪同亲属不得进入赛事主会场区域。
4.终点区域医疗保障的防疫措施
(1)设备与物资配备:除常规医疗设备与物资配备以外[3,5-6],增加一次性口罩、N95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手术帽、一次性鞋套、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和非一次性防护面屏、护目镜、免洗手消毒液、红外线测温仪、过氧化氢表面消毒湿巾、含氯消毒片(泡腾消毒片)和可背式喷洒器等防疫物资。
(2)医疗保障人员配备:除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后勤人员、志愿者以外[3,5-6],配备一定数量的疾控人员和感染科医师、护士,以指导和协助防疫。
(3)医疗点设置:在距离终点线50~100 m处设置终点医疗救护中心,负责指挥协调、危重伤病抢救、普通伤病处置、物资设备支援等及防疫。除指挥协调区、危重伤病抢救区、普通伤病处置区、物资设备支援区以外[3,5-6],设置隔离区,以备留置COVID-19疑似人员。
(4)人员分组及职责:除指挥协调组、冲刺区域现场抢救小组、转运小组、危重及内科伤病抢救小组、运动伤病处置小组、中途医疗保障点、休息大厅保障组、机动巡回小组、物资设备支援小组、伤员分类及登记小组、信息支持小组、志愿者和各定点医院联络员以外[3,5-6],设置防疫组,由疾控人员、感染科医师和护士组成,负责指导、执行防疫措施和监督其他人员的个人防护。取消宣传组,减少人员聚集。
(5)工作流程及规范:所有医疗保障人员佩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防疫组人员要求戴N95口罩、穿防护服、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图2),接触每一名跑者后及时进行手消毒;如发现疑似人员时,由防疫组护送至隔离区并及时联系专用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疗救护中心,转运后及时使用可背式喷洒器喷洒含氯消毒片(泡腾消毒片)配置的消毒液,过氧化氢表面消毒湿巾擦拭物体表面。
图2 防疫组人员着装规范
医疗保障和救援是保障马拉松赛参赛者生命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环节[3,6-9]。马拉松赛终点区域是医疗保障和救援的重点区域[3,6,8],也是包括COVID-19在内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最高危区域。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发生与传播,应做到赛前、赛中和赛后全流程防控;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多位点干预。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赛前强化资格审查,严防患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参赛;在赛中教育与监督每位参赛者做好个人防护,切断传播途径;虽然随着国内疫苗接种率的普及、群体免疫的提高,仍然不能忽视预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