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中家国情怀的建构与现代书写

2021-03-04 13:31陈旭华
电影新作 2021年1期

范 蕊 陈旭华

主旋律电影不仅是文化的体现,更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主旋律”一词本意为一部音乐作品或一个乐章的旋律主题,后引申为文艺作品的主要精神和基本腔调。本文的主旋律电影主要是指能那些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弘扬正能量和时代主流价值观,体现时代精神、国家话语与文化自信的重大题材影片。30多年间,中国的主旋律电影承载着建构家国情怀、塑造大国形象、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功能,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商业化模式的发展转型升级,作为承担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旋律电影面临着挑战。

一是观众年龄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根据近三年的年度电影市场报告显示,我国电影市场的受众观影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主要是18至30岁人群。他们成长于全球化、现代化、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电影的内容和技术都有较高要求,观影动机比较复杂,除了娱乐、社交之外,还包括寻求心理满足和情感认同等,他们的认可决定着电影的命运。

二是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消费性日益突出。产品化、游戏化、娱乐化和生活化迅速主导了当代大众文化,加之商业大片的冲击,在与贺岁片、好莱坞大片的对抗中,一部分主旋律电影因为人物形象的扁平化、表现手法的单一、说教色彩过浓等处于下风。

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电影输入带来的挑战。文化产业一直都是中西方进行意识形态较量的场所。利用电影输出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是西方国家惯用的方式。近年来,我国市场大量引进好莱坞等国外知名机构的电影,在丰富了人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类西方文化思潮,特别是美国大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更是对我国一直宣传的集体主义和民族观念造成巨大的冲击。

面对各种挑战,主旋律电影一方面要保证电影对家国情怀的建构与承载,一方面又要考虑年轻受众的情感需求,力求在内容表达与叙事技巧上完美结合,通过影像叙事的方式构建家国认同感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传播,引发年轻观众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完成电影与国家认同感之间的双向建构,这不仅是主旋律电影要完成的课题,也是其必须肩负的使命。这几年,一些兼顾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和趣味性的主旋律电影不断涌现,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化之间平衡用力,在故事架构、演员选用、画面剪辑、艺术表达等方面力求突破,备受观众认可,创造了较高的票房成绩。如《战狼2》(2017)中家国情怀和武打动作的结合使得其一上线就成为最受关注的院线电影之一,成功跻身全球最卖座电影行列,引发了当年诸多的热门话题;《红海行动》(2018)中的英雄主义与军事题材的结合,收获了较高票房,在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上位居第五名;《我和我的祖国》(2019)首次尝试了七位导演联合创作,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经历的历史瞬间,书写出中国人最朴素而又伟大的家国情怀,在中国内地电影总排行榜上位居第八名;这些电影不仅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的家国情怀,继承了传统电影的家国认同主题,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进行艺术创新,通过叙事技巧让画面更有现代感,通过人物形象重塑和叙事策略的改变,成功突围,成为近些年电影发展的重要文化现象。

一、祛魅:性情英雄与平凡人物

人物是电影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电影主题表达和内容价值构建的主体。电影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塑造来传递国家意识形态。纵观近年来几部被广泛认可的主旋律电影,叙事都更加注重个体记忆的呈现,主人公开始从全能的英雄到有缺陷的英雄乃至到平凡的小人物,以他们的视角来见证历史,体察时代。在传统主旋律电影中,主人公基本都是高大全的完美英雄,是完美的道德楷模,他们对组织高度服从,为了国家和集体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个人话语权永远让步于国家利益。这种塑造虽然很好地宣传了正面事迹,但很容易让主人公失去鲜活的个性,形象趋于扁平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从集体意识变为个人意识,这种意识形态的宣导让年轻的观众群体难以接受,也更难被市场接受。在当代的主旋律电影中,这类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被重构,那些附着在人物表面的不真实的特质被抹去,也就是“祛魅”。同时有个性、有血有肉性格、有瑕疵的英雄开始占据屏幕,以此提升影片的好评与认可度。比如《战狼2》《集结号》等影片的主人公开始还原了英雄身上的人性,把全能的英雄人物重塑为观众可以接受的有缺陷的真实的性情英雄。他们的行为动机可能并不是完美的,但也正因为这种不完美的性情英雄让电影叙事有了丰富的戏剧张力。所谓的性情英雄指的是具有普遍人性的个体英雄形象。在电影《战狼2》中,冷锋就是这样一个有个性的性情英雄人物形象。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影片开头,作为特种兵的他护送战友骨灰回家,遇到拆迁队强拆战友的家,冷锋阻止后却听到拆迁队头目说:有你不在的时候,看我怎么弄死他们。冷锋立刻卸掉手枪,脱下军帽,教训了拆迁队的头目,自己也因此被除去军藉。但是在观众看来,这种“嫉恶如仇,除暴安良”的做法是当下语境中最合乎理性的选择,一个仗义、有血性的军人形象更让观众信服。在非洲,他一直在寻找杀害爱人龙小云之人的下落,在他即将驶离叛乱之地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流离失所,看到中国军队无命令无法支援,他毅然决然重返硝烟之地去营救被困的同胞。撤离的时候,因为直升机座位有限,冷锋大喊一句:“妇女儿童上飞机,男人跟我走……”一个小细节反映出冷锋略带痞气的性格背后的道德修养;而当冷锋无法解决所有的危机时,具有象征意义的后方“大部队”及时给予救援,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形象与担当;无论是重伤拆迁人员,还是寻找爱人的下落,冷锋的所有选择都是基于个体情感而做出的,他身上的桀骜不驯、玩世不恭、对爱情的执着都有别于传统的英雄,但是当他深入险地营救同胞的时候,他身上的坚韧与责任、智慧与善良又让观众看到一个中国特种部队军人的信念与担当;当冷锋用手臂挂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驾车带着救出来的中国侨民和各国难民驶过交战区的时候,当交战双方暂时停止开火时,相信每一个观影的中国人都会被那句“We are Chinese”而动容和感到骄傲,也更为片尾护照镜头中出现的那句“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与动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认同感在人物的塑造中得到了共鸣,宣示着主旋律影片的意义与价值。与之类似的还有《红海行动》中的蛟龙突击队,影片没有刻意去凸显每一个英雄形象,而是通过细节展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性格瞻前顾后的队长,傲慢不羁的顾顺、过度紧张的李懂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正是因为他们身上不同的真情实感、性格缺陷与不完美让英雄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个人话语与国家认同有效对接,更让观众理解与认同。导演林孝贤在一次采访中谈到:“《红海行动》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在这个中国故事里,‘超级英雄’不是众星拱月的个体,不是孤胆英雄,而是一群有血性、有担当的人。”

图1.电影《战狼2》剧照

图2.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剧照

如何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呈现得更细致,更让观众接受,选择平凡人物的视角是近几年的主旋律电影经常使用的方法。《我和我的祖国》(2019)是一部成功的主旋律电影,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七位风格不同的导演执导的七个影片再现了共和国发展的七个伟大瞬间,如开国典礼、女排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等。七位导演全部选择了平凡人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来再现重要的历史场景,描绘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在观众普遍熟悉的历史时空中,小人物的出现不仅让剧情更加丰满生动,也给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注入了情感和记忆,将时代的缩影投射在一个个典型的小人物身上。《前夜》中,林治远为了保证国旗在升起来的时候无论什么风力条件下都不会失控,克服恐高心理,爬上旗杆换上新的装备,宏大的事件用小人物的职业精神呈现。《夺冠》中,小男孩冬冬为了让全弄堂的人能够看上女排夺冠的现场直播,错过了与喜欢的女孩子小美告别的机会;站在屋顶举起天线,直到父亲回到家,冬冬才委屈地扑到父亲的怀中说:爸,我家的电视太烂了。举国欢庆的重大事件在一个孩子的眼里呈现出具体可感的私人体验。《相遇》中,高远是一名原子弹研究人员,他隐瞒身份去从事原子弹研究,因为挽救即将失败的实验成果而被辐射。当他回去养病的时候,在公交车上他与前女友相遇却因为保密原则而不能相认,只能通过眼神来交流。影片字幕介绍,“在最好的年华牺牲自我的无名之辈”,而正是这些无名之辈的默默付出,为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北京你好》中,出租司机张北京因为运气好抽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门票,正想当作生日礼物“讨好”儿子,却被一个四川来的小男孩强制“买”走。当他知道男孩不过是想进奥运场馆摸一摸父亲亲手制造的栏杆,而他的父亲已经在汶川地震中去世了,张北京让出了来之不易的门票。这些普通人作为个体在不同的语境中体验历史、解读时代。虽然每部影片风格都不同,但是主题却十分鲜明,个人命运与时代相遇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了历史叙事的现实感与真实感,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个体话语的表达已经成为宏观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话语资源。电影《我不是药神》(2018)随着小人物程勇的心路历程展开叙事。程勇开始为了钱贩卖药品,但是随着他的观察与遭遇,他的心情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最终他选择在癌症病人需要他的时候放下个人利益,为了救人去贩卖特效药。程勇并不是传统电影叙事中的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而是一个有个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有缺点,却并不影响他最后闪现出来的人性的闪光点,也正是在他的故事中,揭示出癌症病人对药物的需求和定价过高之间的矛盾,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社会现象。当这些电影与观众相遇,当观众想到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候,也会想起那些经历过历史的小人物,而正是这一个个小人物代表观众见证历史,参与历史,他用他们的喜怒哀乐汇聚成了整个中国人民对国家的期待与认同,触发观影者的家国情怀,强化观众的集体记忆及个体归属感。

图3.电影《红海行动》剧照

二、转变:内容叙事到视听叙事

除了人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深层主题内涵外,电影感性层面的叙事也是观众感悟理性层面的文化内涵的最佳途径。传统的主旋律电影因为技术原因只能单纯阐释故事,镜头语言比较单一,但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语境下,观众对电影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电影叙事模式不再适应电影的表达方式,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必须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叙事策略,借鉴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叙事方式,以丰满多元的人物形象和多元的视听语言增强电影的创新性和视觉观赏性,同时与本土文化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思想内涵丰富,艺术精深,能从整体上契合观众审美需求的高质量的电影。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认为,电影的奥秘在于借由影像表现出世界的丰富。作为现实题材主旋律电影,如何在影像叙事中建构国家形象是重点,作为承载电影美学特征的视听语言不仅是画面和声音的组合,也是推动情节发展,揭示电影主题的有利手段。传统主旋律电影因为技术的落后,在叙事的时候,经常是单一的讲述故事,画面单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的主旋律电影注重从特效场面的营造和镜头语言的运用丰富影片叙事方式。

首先,特效画面的使用是对电影叙事的有效补充。传统的主旋律电影在表现重大场景的时候,都是通过搭建摄影棚来还原,但随着电脑制作技术的提升,很多场景通过数字特效就可重现。相较于传统的搭建摄影棚,这种通过特效重现历史原貌与真实场景。可以呈现出气势恢宏的史诗风格。例如,《流浪地球》(2019)一共有2003个特效镜头,很多场景都是通过特效来完成的。宏伟的雪山、冰封的海面、庞大的发动机、巨大的冰墙等,逼真的画面营造出来强烈的未来感,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审美震撼,观众立刻产生了代入感,对地球的处境也有了非常宏观的了解。《红海行动》在非洲拍摄了四个半月,利用特效给观众带来感官体验,电影在实景的基础上使用了大量特效,哪怕是窗户都是用特效改出来,尽可能还原战场状态。《集结号》利用特效技术制造现场感,炸弹从天而降,大桥被轰炸,窑洞被焚烧,这些基于特效营造的真实场面迅速抓住观影者的注意力与思绪,让观众融入情境和历史中去,在战争的残酷中思考和平的来之不易。特效应用作为有效的视听叙事方式超越了传统内容叙事的限囿,突破了真实与虚幻的界限,营造出一种更深层次的叙事情景,冲淡了主旋律电影的政治说教,让观众感受到全方位的感官冲击和享受,在使观众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也对观众在心理和精神层面都对人类的生存处境、国家的形象担当有了更深的认知与认可。

除了特效场面外,镜头语言也可以帮助电影更好地呈现宏大场面,满足年轻观众对视听感官刺激的偏好,赋予作品无尽的深意。镜头语言是指通过运用镜头来表达拍摄者的意图,让观众感觉到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例如,《红海行动》就是运用镜头叙事的绝佳案例。有人指出,《红海行动》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高密度、高强度乃至带有轰炸性的视觉奇观”,而这些都是通过镜头呈现出来的。电影一开始就是蛟龙突击队在伊维亚共和国营救人质的情节,这一片段人物多、场景多,人物线和情节线相互穿插,十分复杂。但是镜头并没有通过快速切换营造紧张的气氛,而是冷静克制,使用多个镜头,转换不同视角,如主观视角(海盗的视角,狙击手罗星的视角)。在关键的时候,冷静、缓慢、克制的镜头语言反而彰显出情节的真实。例如,罗星射击海盗首领的镜头,“10秒内开始射击,数据稳定,稳定”,镜头开始慢了下来,从直升机到狙击枪上的瞄准器,一声枪响,慢镜头特写,子弹冲出枪口,穿过玻璃,停留在空中,最后朝着观众而来,静止,一声爆破,正中海盗首领。这段镜头节奏把控适当,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观众身临其境地看到子弹的稳准狠,用子弹的运动轨迹和一击而中释放出观众所有的紧张情绪。在《红海行动》中,打斗场面还运用了大量的手持镜头,镜头的拉近和抖动极大缩短了影片人物和观众的距离。在激烈的打斗中,人物的表情刺激了观众的紧张情绪,让观众身临其境,显示了场景的真实性。同时,影片使用了广角镜头去彰显广阔的场面,如宏大的中国海军舰队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与担当。《战狼2》对镜头的运用更是到位。影片开头是一个航拍的俯视镜头,然后用长镜头仰拍的角度来展现主人公和海盗在水下的近身搏斗,镜头全程聚焦主人公冷锋的拳脚动作,从特写到全景切换,配合摇、跟、移的镜头动作,把水下的打斗场面逼真地呈现出来,观众立刻从影院中的现实空间被带入影片中水下激烈的近距离搏杀中去,身临其境地想替主人公去战斗。随后镜头又随着冷锋的拳脚和枪战动作不断切换场面,如冷锋从医院救人后被雇佣军追杀,驾车在房屋密集的贫民窟中穿梭,镜头时而俯拍,时而平拍,时而仰拍,视角多变,节奏紧迫,效果逼真。镜头语言是表现人物特点与电影场景的方式,是容纳情绪和情感的载体,也是观影者感知情节和主题的主要途径,同时镜头运用得当可以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传达出观众认可的价值观。

此外色彩的选择,音乐与对白的巧妙设计与组合也是视觉叙事的一部分,为电影营造出优质的视觉效果。

主旋律电影从内容叙事到视听叙事上的变迁,不仅折射了科技的进步,也反映了创作者们创作理念的变化,叙事技巧的提升,通过视听叙事,影片更好地传递着主流价值观与民族精神,也更贴近观众的情感,使观众与影片产生情感共鸣,在无意识下接受主旋律影片所蕴含的主流意识形态。

结语

主旋律电影承载着构建家国情怀,传播主流价值观、彰显国家实力、慰藉国人心灵的重要责任。中国主旋律电影近几年成绩斐然,通过人物形象的重塑和叙事方式的有效转变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较好地把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在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和可欣赏性之间实现了平衡,不仅高效地传播了主流价值观,让主流意识形态有了丰富的趣味性和可欣赏性,也满足了大众文化需求,最终使家国情怀内化为个人信仰,对年轻观影人群的教育效果是其他教育渠道无法达到的高度。然而,主旋律电影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显现出自身的局限性。作为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和主要传播对象,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电影满足娱乐和心理满足需求,主旋律电影如何在立足当下中国的社会,将主流意识形态主流化、普遍化,成为年轻人自觉的道德和价值追求,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国家形象,也是广大电影工作者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此外,在全球化语境下,主旋律电影必须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大国形象,传递中国文化的任务,在国际电影市场上拥有话语权,得到全球电影市场对我国主流文化的认可和接纳,也需要创作者不断去思考和探索。

【注释】

1李俐.《红海行动》的价值不止26亿[N].北京晚报,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