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华 熊永翔
在现代,广播影视媒体的互融交流,是文化产生浸润影响力最为自然和有效的方式。在中南半岛上,老挝是个内陆小国,但是,它对中国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通过建立良好的中老双边关系,连接虽与中国不接壤,但关系亲近的泰国和柬埔寨,促进中老泰柬市场、经济的连片和一体化,对于改善中国在亚洲或世界的战略环境极为重要。因此,中南半岛国家在中国长远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了特殊、重要的地缘优势的今天,结合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国家战略,构建互融共鉴的中老影视合作关系,有利于中国与这些国家发展的战略要地建立良好的周边关系,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随着2019年4月30日《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签署,老挝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命运共同体计划的周边国家。中老两国未来的各方面交流,尤其是两国未来在文化交流的领域将极具潜力。
在20世纪进入21世纪之交前后,亚洲电影界出现了共同的期待:以合作为前提的、文化意义上的“亚洲电影”,是更具亚洲认同感和价值观,也更有包容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亚洲新电影。在亚洲新电影的形成过程中,东方民族的思维——“诗性智慧”蕴含其中,因此,亚洲新电影自然而然呈现出相应的诗性风格。18世纪意大利的维柯解释了“诗性的智慧”:早期的人类思维是用创造的想象力,最根本的特点在于“以己渡物”的认知方式,相当于中国文学中常用的“托物咏志”“借物言情”。诗性的智慧通过想象、比喻、象征,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思维意向,富有情感。正因为诗性思维中包含着象征、意向、情感、直觉等难以量化的因素,因此当这样的思维运用在影视创作中时,影片的内在思想都显得含蓄而模糊,有了多意性的表达和空间,从审美的角度而言,增加了神秘、感性、难以言说的美,这已成为亚洲影视艺术的一个鲜明特色。
在亚洲影视的支系中,东南亚电影在文化根基上表现出的“多元聚合,和而不同”,形成了独具东南亚特色的文化基因,这是东南亚独特的地缘文化孕育的。这片地域仿佛是文化的大熔炉,使得它的文化复杂而多样:这个熔炉积淀了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天然分割的地理条件,海陆形成的交通渠道,让处于这个区域的国家难以形成一种主导文化。这也导致了中南半岛上唯一的内陆国家,被周边多个国家包围的老挝,呈现出文化的多元性。因为地缘东方的关系,这些驳杂多元的文化,最后都归流在东方诗性智慧的长河之中,在鲜活生动地抛起浪花、弄潮成长的同时,又与瑰丽的大河融为一体。
因此,尽管东南亚各国影视的族群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影像中流淌的诗性情感,向世界表明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的东方立场。这也让东南亚国家的影视与中国影视有了重叠的文化和审美。中国是东方诗性智慧的典型代表,千百年来,中国文明韵养的诗性智慧也浸染着周边的民族,让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形成了相似的诗性文化语境。如何在相似的历史文化语境背景下,找到影视合作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在相互理解的共性之中呈现特色和个性,这就是中老两国影视达成默契的基石。
图1.中挝合拍片《占芭花开》剧照
东南亚目前有六亿多人口,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影视工业的振兴区。同时,又地处桥梁地位,向南接通大洋洲,向西连接印度、西亚,向北对接中国,向东辐射日本、韩国。所以东南亚一定是未来影视格局调整的战略地带。由于地缘关系,中国融入东南亚影视共同体有着天然优势。及早介入东南亚电影共同体,符合中国与东南亚影视文化交流互鉴的长远利益和现实要求。尤其是中国与老挝,彼此之间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地缘政治、经济关系,并且山水相连,有着相似语境的民族习俗和信仰,能够找到影视艺术创作的共鸣点和移情点,以老挝为互融共鉴的一个关键结点,融入东南亚,从而搭建起文化、经济、政治沟通、互融的桥梁。
中国与老挝交往历史久远,双方山水相连、情感相通、命运与共。在2020年初新冠病毒抗疫的紧张时期,虽然名列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老挝仍向友邻中国援助了70万美元和多批防疫物资。
中国和老挝两国之间的交往,记载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黄武六年(即227年),老挝遣派使者到东吴进贡。唐高宗时,真腊分为南北两国,北部的文单国建都于今天的万象。文单国曾经先后四次向唐遣使,和唐朝关系十分友好。历史上两国边民之间的贸易也十分活跃。明朝时已有中国人移居老挝;清朝雍正时期,南掌(即老挝)归化中国。1893年,南掌成为法国保护国,终结了与中国的关系。18至19世纪时,华侨贸易在老挝经济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在老挝生活的华侨,带入了大量中国文化。
1961年4月25日,中国和老挝王国正式建交。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越南对老挝的影响日益加深。随着中越关系恶化,中国和老挝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淡,曾一度中断了官方贸易。1989年,中老两国关系正常化,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及国际影响力的上升,老挝加强了与中国的互动,自此后两国在不同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2009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后,中国逐渐成为投资老挝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资本的推动和老挝的努力下,老挝经济发展快速,年平均增速达7%以上。2019年4月30日,老挝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命运共同体计划的周边国家。
自1961年建交至今,中老关系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如何继续与老挝巩固联系,强化友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有序推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为周边国家做好经济文化交往的示范,是中老关系发展的重要议题。
基于共同文化圈的熏染,再从历史关系和现在的关系来看,随着两国经济领域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文化、影视方面的交流也必将深入和频繁。《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到:深化中老在新闻、出版、电影领域交流合作。利用好双边媒体交流合作机制,开展联合采访、联合制作、人员培训等合作。历史几经曲折,目前已在中老两国影视发展交流之间形成了高度默契,互信合作的基石。
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受限于曲折的历史和滞后的经济,老挝的影视发展一直是缓慢曲折的。1893年,老挝沦为法国的殖民地。1940年9月,老挝被日本占领,直到二战结束。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后不久,在法国的支持下,琅勃拉邦国王西萨旺·冯合并其他王国,在1946年建立起独立的老挝王国。从1953年开始,以王室、法国为一方,以老挝人民革命党为一方,双方开始了长达22年的内战。1975年,老挝人民革命党攻占首都万象,随即宣布废除君主制,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1953年至1975年期间,老挝内战的双方都以做政治宣传片为主,经济状况稍好的王国政府同时拍摄了商业电影,而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直到20世纪末期,老挝都缺乏代表性的商业电影问世。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建国初期,老挝百废待兴,国家没有能力扶持电影业。更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对公有制理解片面,老挝境内所有私营部门的电影制作和发行都被新政府取缔。刚刚萌芽的老挝商业电影就此戛然而止,给老挝电影业的发展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从1975年建国到20世纪末期,老挝的电影遭遇低迷和停滞。当20世纪的尾声接近,历经波折的老挝电影业才开始出现了“春”的迹象,一些具有艺术性的电影创作开始出现。随着老挝电影创作逐渐恢复、发展,2008年,老挝政府重新设立了国家电影局。同时该国政府开始放松对电影的管制,允许国家以外的实体和个人投资拍摄电影,由此,老挝的电影事业开始展现出了一片希望的田野,但人才及资金的缺乏仍是发展的瓶颈。
和电影的发展一样,受制于封闭政策和滞后的经济,老挝的电视发展姗姗来迟。1983年,在老挝建国8周年之际,在前苏联的帮助下,老挝国家电视台开播。1986年,老挝政府出台了革新政策之后,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运行框架下,老挝国家电视台随之得以发展。直到1993年,老挝国家电视台才成为一个独立机构。老挝的电视发展,严重地受到了老挝经济发展和前期政策以及人才缺乏的制约:老挝教育中长期缺乏影视学科,人才极度缺乏;老挝民众消费能力有限,电视机对于多数农村和山区的老百姓来说无异于奢侈品;再加上前期政策封闭,老挝国家传媒业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激活机制。老挝的电视诞生姗姗来迟,并且发展较为缓慢。
1993年,老挝人民革命党政治局通过第36号决议,为老挝传媒业的发展开启了“改革之门”。从20世纪末开始,老挝国家电视台与中国、日本、泰国、越南等国在电视领域进行积极合作交流,获得了设备、资金、培训的支持,得到了相对较快的发展。
老挝的电视行业发展,虽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但因为政策的催化,启动了发展的引擎,因为多方合作,解决了部分人才和技术问题,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老挝目前影视人才依然短缺,大量他国支持的电视前后期制作设备无人使用;电视的发展仅仅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品牌栏目、节目,市场意识才刚刚萌芽,缺乏经营理念和经营人才。老挝影视本身也没有把人才的培养作为合作的重点内容和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更多偏向于项目与资金,国家对影视学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建设都远远不足。长远来看,老挝的影视发展依然面临后劲乏力的问题。
在老挝与他国的合作中,中国对老挝的电视行业发展给予了很多支持,同时中国也有企业投入老挝的传媒行业,虽然有一定成效,但仍有很大的合作、发展空间。
在老挝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目前有50多个国家的影视广播节目落地,包括中、美、英、德、澳大利亚、法、东盟十国等。老挝对广播影视节目的落地管理,比起很多国家,持有比较宽松、开放的态度和政策。
2016年11月4日,老挝修订的国家《传媒法》,正式执行。老挝传媒法中明文写着:国家对大众传媒的政策——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大众传媒事务;国家促进、支持各方面的新闻媒体组织,依法为新闻媒体产品的生产、传播和发行提供便利;国家在国内和国际上对个人、企业和组织依法参与和投资大众传媒的发展实行开放政策等。
从《传媒法》的这些规定可以看出,老挝政府加强了国家对传媒行业的重视,打开了传媒行业的市场之门,也打开了国际合作的大门。这是老挝政府试图加快传媒行业发展,多种形式、渠道建设国家传媒行业的一个信号。再加上特殊的地缘关系,老挝成为多国媒体竞争之地。
老挝有700万人口,国土面积仅23.6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云南省稍多一点。然而,仅在这一地域,就有多个国家和多个公司参与了媒体的运营和竞争。老挝本身的经济实力很弱,2018年GDP约为180亿美元,国家多种建设依靠外援援建的力度和广度也催化了老挝发展过程中的包容性:仅影视相关行业就有泰国、越南、日本、中国、法国及多国公司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
早在传媒法实施之前,中国的影视企业就与老挝国家电视台合作,进入了老挝。老挝数字电视有限公司(老数公司)是云南广播电视台下属企业云南无线数字电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海外合资文化传媒企业,是目前老挝最大的电视运营商,涉及14万老挝电视用户,其中万象8万户,琅勃拉邦、占巴塞、沙湾拿吉6万户。由老数公司负责,2007年中老合资的万象地面数字电视网开始建设,使老挝成为东南亚各国中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数字电视的国家。
中国驻老挝的国资海外公司就有两家,除了老数公司之外,还有老挝亚太卫星有限公司(老星公司)。针对老挝80%国土面积为高原山区,原有电视运营商信号范围覆盖极其有限,2016年10月,老星公司卫星电视业务投入运营,解决了电视信号全境覆盖的难题。老星公司通过卫星,引进了包括老语频道9个,还有包含中文、泰语、柬埔寨语、越南语、缅甸语、英语、韩语等9种语言,共175套电视频道节目。其中,中文节目频道69个,包括CCTV4等17个中央电视台频道和湖南、江苏、浙江、北京等各个地方卫视国际频道以及HBO、CINEMAX、BBC、NHK、KBS等国际知名电视频道。
老挝对电影、广播电视新闻、娱乐节目的管制也非常宽松,其中泰国通过大大小小的锅型接收器,就在老挝输入了200多套电视节目,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老挝的首都万象与泰国仅湄公河一河之隔,两国语言相近,习俗相同,再加上泰国的影视行业发展较快,电影、娱乐、广播电视节目,对老挝民众都有着深远的影响。2020年,老星公司也取得了老挝信息文化与旅游部签发的电视频道独立运营牌照,目前老星公司的测试频道已上星播出,节目类型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新闻(转播老挝国家电视台)等。
老数公司是较早进入老挝的影视文化企业,老卫公司通过卫星,也在老挝转播175套电视节目。正因为他们先建输出渠道、平台,再输出节目内容,才得以在逼仄的竞争之地赢得了生存的空间。
2 0 1 0年老数公司将万象网络传输技术转换成为中国标准(DTMB),首次将具有中国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DTMB技术标准推广到老挝。这也是中国标准第一次在海外落地。这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第一次先建输出渠道、平台,再输出节目内容的有益尝试。但是,这些早期融入的影视文化企业在内容制造,节目有效传播中,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中国的影视如何更好地融入老挝,在交流互鉴中发挥自己的魅力和影响力,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骨感:老数公司及老星公司正在实施的“老挝全国广播电视数字化”这一目标,由于得到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应该只是推进的时间问题。但是通过渠道传输到老挝境内的中国影视节目及即将开播的内容频道如何获得老挝民众的青睐,增强自身的影响力,首先需要解决译制和配音的问题。译制人员和资金都是这个简单问题解决的现实难点:谁来投资?投资之后的产出从何而来?老挝目前的影视广告收入十分稀薄,全国少有投资广告实力的企业和单位,市场化程度低,几乎没有任何利润。
目前在老挝,广播影视几乎没有政策壁垒,是完全自由化的市场。老挝对待广播影视的进入持开放的态度。老数公司与老挝国家电视台合作,建塔需要向政府批地,经营需要向政府交税。但是周边的越南、泰国等区域的小锅盖直接就倾销过来,其中也有中国湖南的经销商。泰国人搞小锅盖销售,越南人也进行小锅盖销售。这种自由市场式的状况,让照章办事的老数公司没有办法找到保护自己正当竞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老数公司在老挝实施的全国网项目,老挝的整体工作效率相对较低,项目的推进已经超过了十年的时间,目前仅在万象、巴色、琅勃拉邦、沙湾纳吉落地。相较于老挝全国的十七个省和一个直辖市,这个两国签订的项目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沟通的成本较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这些问题,都需要老数公司在实践中探索并解决。
中国影视文化企业虽然入驻老挝时间较早,在科技上占有一定优势,但发展也并不容乐观:近几年是东南亚、南亚各国模拟电视转数字化的高峰时期,也是中国广播影视交流走出去和中国DTMB技术标准海外推广的重要窗口机遇期,在老挝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目前有50多个国家的影视广播节目落地,包括中、美、英、德、澳大利亚、法、东盟十国等。还面临着日本、欧洲、泰国等广播电视机构的激烈竞争。中国国内各机构也争相进入东南亚,如CRI、老挝卫星公司、老数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广西广播电视等,亦同时形成了内部、外部双向竞争的态势。特别是在国土面积仅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仅700多万的老挝,经济发展排在中南半岛国家末位的国家,显而易见,这块蛋糕并不大。这也是引发课题组思索的一个问题: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国外交流的过程中,如何站在国家的视点中来协调,统筹布局,避免内部的消耗,也是值得研究探讨的。相较而言,电影的竞争十分平和,尚待开发:目前老挝仅仅保持了年产1-2部电影的产量。
在建设传输渠道的基础上,中国影视剧在东南亚的确打开了一些传播窗口,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化运作体系。
图2.老挝电影《你好,老挝婚礼》海报
老挝国家目前宽松的广播影视管理政策和环境,在增加、丰富了老挝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同时,也在老挝引发了较为混乱的传媒竞争。而各国进入老挝媒体的竞争中,语言、文化相似度更高的泰国媒体及节目,拥有较多的老挝观众,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在中老两国领导签订的《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中,中方鼓励有关省(区、市)发挥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对老合作方面形成各展所长、互补互助的良好态势。依托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等平台和机制,努力将云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区打造为对老合作的高地。
目前引入老挝播放的中国影视频道、节目大多为中文,老挝民众文盲率较高,即便是相近民族的影视故事,翻译为老挝文字,能看懂的也是寥寥可数。因此,即便中老边境有相近的民俗、生活习惯,甚至有共同的传说故事,以中文、中方语言呈现的影视片对老挝绝大多数民众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唯一能够让老挝民众感兴趣的影视节目是那些经过了老挝语译制、配音的节目,通过老挝国家电视台的审查、修改后,在老挝国家电视台LNTV3播出。但是,这些译制节目由于故事讲述方式及译制质量参差等原因,也很难得到老挝民众的持续关注。电影也一样,但中国电影发行老挝的大多通过电视播放。
中国与老挝在云南形成了山水相连的地缘关系,云南与老挝在民俗文化、语言上有高度重合性,老挝北部地区的很多民众与西双版纳州的傣族还有渊源流长的亲属关系,相互之间也经常来往。以云南为影视合作交流的基地和前沿,以昆明自由贸易区为依托,结合国家政策,制定优惠影视企业扶持地方政策,建立平台思维;鼓励一些中国影视文化企业入驻,建立中老影视合作平台;政府投入一定的启动经费,通过企业市场运作,面向全国融资,形成资金保障;从高校影视人才培养、一线人才培训交流、中老影视项目合作摄制、共建文化影视公司开始,形成以老挝为中心的东南亚影视节目内容创作、人才培养、企业合作交流基地。
首先依托国内一带一路等政策、市场吸引资金,形成制作内容的有效平台;节目制作发行面向老挝及东南亚国家。随着运作资金筹措、节目发行逐步向外围扩散,通过项目的双方合作来促进文化交流与发行;人才培养,依托云南高校,与老挝唯一建有传媒专业的国立大学建立人才委托培养、招收研究生、假期游学的合作教育,推动云南高校与老挝国立大学组织高校教师团互访,云南组织高校教师援助交流、讲学、教学;一线人才培训,以中国影视艺术家协会为依托,组织全国专家到云南中老影视合作基地讲学,根据实际情况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进行实战训练,快速提升中老两国一线人员业务能力;政府主导,鼓励两国文化企业、单位进行影视项目的合作,或者组建影视文化公司,以市场为契机,建立牢固的文化交流合作关系。
在这个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中方影视人应深入老挝,了解中老两国共同的文化语境建立默契的合作交流。以人文平等的交流心态,触摸老挝,体验老挝的民情风俗和真实的生活场景、状况,充分理解老挝的历史文化,理清老挝的媒介语境,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将融资和票房的重点放在中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将影视的影响力侧重在老挝和东南亚,根据侧重点,创作出中老两国观众都接受和喜欢的影视作品,促进老挝影视文化的发展,进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区域影响力。
最后,通过介入东盟国际电影节、老挝琅勃拉邦电影节,或在云南举办东南亚影视交流活动扩大中国影视的影响力,引导各种民间资本介入,加强影视人才培训交流,推进影视项目的策划与合作,构建中国影视与东南亚国家、与老挝的关系和合作,从而搭建东南亚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
中国目前年产电影数量1000多部,电影票房约90亿美金,但中国与全球电影人的合拍影片数量很少,每年仅为三、五十部,占比极低。从长远的文化浸润,传媒文化影响的角度而言,中国应加大与东南亚电影业的接触、交流及合作,在这片期待合作的地域展开梦工场的创意翅膀,与东南亚国家的电影人一起,以多种合作方式,开拓这片潜力巨大的,拥有六亿人口、文化多元的周边市场,在与他们合作、交流之中,赢得尊重,推动周边发展,影响周边,从而影响世界,真正以自身的魅力去构建自己的影响力。
目前大量受老挝民众欢迎的是泰国的影视节目。很多泰国的节目,虽然融入了自己的文化元素,但同时考虑到了东南亚国家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民俗风情习惯,大部分制作精良,感染力、共情能力很强,因此泰国影视人的作品确实很受东南亚国家的欢迎,尤其在老挝。相通的语言,加上相似的文化习俗,精彩丰富的内容,让泰国的电视节目,在老挝民众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老挝有电视的家庭,收看的节目大多是泰国转播的节目,或者是其他渠道转播的泰国节目。要吸引老挝电视观众移情于中国的电视节目,首先要解决语言的译制问题,不是转播了事,需要实在地做好影视节目的译制,尤其是高质量的声音译制、同期配音,才能解决收看的基本问题。
从2012年起,国家每年划拨约7000万元用于国产影视剧的外译工作。截至目前,云南文化企业每年向老挝、缅甸、柬埔寨、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译制播出的电影约2-3部,电视剧约1000余集,纪录片约2-3部,部分节目在对象国播出后受到当地观众的热切关注。老挝语版的《木府风云》在老挝国家电视三台热播,掀起了中国影视剧的观影风潮。但大部分译制剧因为译制质量和影视剧本身的质量,反响平平。在对东南亚推广中国译制影视剧的过程中,版权也是一个大问题,优秀的、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影视剧由于高额的版权费,无力在老挝和东南亚国家播放,这在前期需要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其次,最终的竞争都会落到节目内容的制作上。怎样制作、设计出老挝人感兴趣、能产生共情的作品和栏目,是核心的竞争力。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民俗文化上具有很多共性,云南的民族与老挝、东南亚的一些民族有着共同的语言和习俗,在影视作品中怎样运用这种文化圈的共性,创作出适合中国和老挝观众,双方都能喜欢的影视作品,是所有进入老挝的中国文化单位面临的难点和焦点。
建立老挝人喜欢、粘性较强的节目频道,需要做到中国的内容,老挝化的表达。频道建设以节目品牌的建立为核心,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高质量译制老挝语节目和制作新的老挝语节目,先让民众看得懂,看得明白,喜欢看,才有利于品牌的建立。从这些角度出发,建议自制节目从娱乐节目和社会类纪实节目入手,来树立节目、频道品牌。
娱乐永远是人类的刚性需求。不管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欠发展国家,就像美国和中国,占据话题最多、流量最多的一个是体育明星,一个是娱乐明星。美国就是好莱坞和NBA,中国也一样。东南亚各国热衷于选秀综艺节目,参与人数很多,民众对这类娱乐节目的消费热情和关注度也很高,但是目前此类节目的制作方式单一,而且与互联网少有联动,缺乏互联网营销方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中国电视创造了很多类似的成功栏目,模式可以在老挝本土化的前提下引入。
其次,在老挝建设内容频道时,可以多从纪实类短视频的创作开始,设立特色栏目,关注老挝社会现实和变迁,讲述鲜活的当下故事,将老挝文化、传统融入其中,突出老挝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方面的特色,吸引老挝观众关注身边的故事,再以国际化的包装和讲述方式,拓展节目的海外市场。目前老挝及东南亚国家的纪实影片创作都是少有而稀缺的,可先以老挝特色形成品牌,也可以通过云南中老影视合作平台找节目制作合作单位。这样的节目既符合老挝国家的外宣需要,也能将同类的中国题材节目融入其中。例如,讲述老挝万荣传统织布艺人的故事,同时讲述中国云南织布手艺人的故事,形成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故事,又能在后续中设计双方艺人互访、互动的娱乐文化节目。从短视频开始,可以节约成本,快速形成合作、制作规模,而且能够很快与互联网新媒体形成联动。
在当前各自的媒介语境环境下,如何把中国的文化与东南亚各国的民俗文化融合,在娱乐节目和文化节目中,找到彼此的共情点,润物无声地输出中国的文化,在电视频道和互联网APP当中,树立起影视文化品牌。
现在,互联网的互动、联动、开放性思维,撬动了整个传媒业态的重新构建,甚至影响细致入微地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未来就有可能碰到更大的问题。
老挝的新媒体近两年发展较快,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多进入老挝,老挝年轻人几乎都有自己的社交FACEBOOK和YOUTOBE。中国的抖音,在老挝和很多东南亚国家都很流行。但是,老挝知识阶层对抖音在少年儿童当中的流行普遍表示了忧虑。而老挝年轻人大量的信息,都来源于FACEBOOK。很多年轻人,也上传文字、音频、视频到FACEBOOK。在老挝年轻一代,尤其是80后之后的人群,FACEBOOK是他们主要的社交工具和获得信息的工具。FACEBOOK发布的信息,对他们的影响巨大。只有少数与中国有更多交流的老挝人选择使用微信作为社交工具,并且使用频率都比较低。在融入老挝影视行业的过程中,针对老挝新媒体发展的现状,在建设老挝化的电视频道时,在适合的社交网站上建立相应的互联网电视频道APP,创作适合互联网逻辑的影视片,增强线下影片在互联网上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根据大数据进行节目分众化设置,通过互联网首先连接老挝年轻人及更多的人群。在新媒体本土化操作方面,借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与老挝合办广播调频FM94.3的经验:CRI节目内容丰富,了解、尊重老挝习俗文化,注重中老两国文化的交流,人员的培养和交流,收听率稳居当地调频台前三。本土化的广播节目通过语言、短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上传网络APP,海外社交媒体粉丝达60余万,居老挝主流媒体首位。在互联网新媒体打开了新天地,成为老挝广播中颇具影响力的国际传播力量。
其次,尝试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中国老挝本土化融媒体。融媒体的建设、融合有赖于数据团队的参与,在各类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实现新闻、报道的“聚光灯”“探照灯”功能,娱乐节目、文化节目的分众功能。聚光灯式的发现问题,探照灯式地点出未来方向。老挝民众对新闻节目及娱乐节目都保有很高的关注和热情,通过分众化的娱乐、文化节目吸引老挝民众,通过融媒体的建设,发掘新闻的多种角度和不同层次的报道,满足不同阶层观众的需要,通过议程设置,激发老挝观众对“中国化内容,老挝化传播”的兴趣和关注。以此自然吸引与老挝接壤的周边国家,对这些互联网影视内容的关注。目前进入老挝的中国媒体及文化企业都是各自为政,这就需要中方从国家层面聚合力量,形成海外媒体及文化公司之间的融合,海外公司与云南基地平台单位、公司的融合,通过强强联合,集中人才、技术、投资的力量,实现渠道融合、技术融合、节目内容的创作融合,强化互联网的开放、互动、沟通逻辑,开辟众包节目内容的创作方式,凝聚老挝、中南半岛国家、及至东南亚受众,形成中国的老挝本土化融媒体平台,逐渐开辟成东南亚文化圈融媒体平台,在数字领域的未来更好地发挥中国影视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
【注释】
1习近平总书记与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本扬·沃拉吉于2019年4月30日签订。
2李道新.从“亚洲的电影”到“亚洲电影”[J].文艺研究,2009(3):79-88.
3李东娜.论东方的“诗性智慧”与亚洲新电影[J].语文学刊,2007(S1):7-8.
4章旭清.论构建东南亚电影共同体的可能性[J].当代电影,2018(7):94-98.
5真腊(Kmir)又名占腊,为中南半岛古国,公元705年~707年,真腊国分裂为北方的陆真腊(又名文单国)和南方的水真腊,水真腊国都婆罗提拔,陆真腊国都在今老挝境内。公元9世记初,水陆二真腊又归统一,且又重新取得了独立地位,并于公元802建立了吴哥王朝,与唐元明三朝接壤。
6 1353年建立,为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