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教育焦虑

2021-03-03 01:27高洁
新华月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家长孩子教育

高洁

探求内因

曾经踌躇满志要给孩子最自由、快乐的教育环境,为何孩子一上学就彻底放弃了呢?教育带给家长的焦虑感究竟从何而来?凡事须先从内在探求原因。

首先,是时间的有限性。

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人的上升通道与能获取的技能也是有限的。有限的能力与对成功的无限渴望构成持续性矛盾,使人對时间的流逝感到恐惧,进而产生焦虑。

时间的有限性使家长在规划孩子教育时总有一种“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紧迫感。同时,在家长眼中,孩子的全部生活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的成功是自己成功的一部分,所以,就像他们无法忍受自己事业的失败一样,他们也一样无法忍受随着时间流逝,子女没有实现教育目标的结果。

其次,是家长对亲子关系的窄化理解。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承担着如繁育、情感、教育等诸多功能。每种功能同时也体现着一种家庭关系。中国家庭自古重视教育,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后,知识和智力成为资本的象征,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比以前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中亲子关系的丰富内涵不知不觉被窄化为功利性的教育关系,人们一提到亲子关系,往往特指父母的教育职责,而玩伴关系、朋友关系、搭档关系等非教育性关系都被忽略与抛弃。

这种对亲子关系的窄化导致家长过分看重教育职责,产生巨大的教育压力,进而形成教育焦虑。那些关注孩子甚于关注配偶、以爱之名对孩子施行压迫式教育的行为,均反映着一些家长对亲密关系的无知与自以为是。

再次,是对教育改革的错误理解。

今天的部分家长在没能理解“素质教育”与“减负”真正意涵的情况下,便反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教育改革方案,误将素质教育等同于唱歌、跳舞等活动性的非知识教育,将减负等同于减少学习内容、缩短学习时间,生怕改革方案阻碍他们的孩子获得超越他人的机会。

对效率的追求使家长每时每刻都产生拖欠感,焦虑的家长甚至无需外在剥削,已主动进行自我剥削,既剥削孩子也剥削自己。希望孩子能学得更多、学得更快。一些家长甚至产生了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进而花费时间亲自投入到孩子的学业发展中,和孩子一起参加辅导班、读书会。虽然有些家长也知道要寻求“理性”“专业”的帮助,并开始进行反思,但依然绕不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维逻辑,内核仍是“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

认识外因

家长教育焦虑感的产生与一些外在因素深刻关联。首先是,教育回报与收入的不平衡。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马赛厄斯·德普克和他的团队就此做过研究,他们在对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者的收入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的收入进行比较后发现,一个地区的收入越不平衡、教育回报率越高,这个地区就越容易出现密集式教养方式。

这项研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孩子未来的经济前景,父母干预的强度以及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程度,会随着教育的经济利益增大而不断增加。所以越是收入差异大的地区,越容易出现教育焦虑与“鸡娃”现象。而收入相对平衡的地区,以及“大锅饭”时代,家长们则不容易产生教育焦虑。

其次,是对风险的警惕。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风险社会”中,食品、空气、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安全全方位考验着人们对风险的承受力。相比以往,如今的家长对教育风险更敏感,稍有风吹草动,便被不安全感和焦虑感裹挟。此外,与其他孩子的竞争也被家长视为一种重要风险。

越是感到风险,家长越容易焦虑,因为焦虑与恐慌正是他们抵抗风险的防御机制。家长们通过产生焦虑来提醒自己早着手、早准备,并时刻防患于未然。风险社会,每个家庭都在自保的基础上追求利益最大化。当时间匆匆流逝,孩子始终没有外显性的标志性成就,被他人甩在后面时,家长便依靠外力,如辅导班、学习机等消费性服务为孩子增加附加价值,随即落入消费主义陷阱。

最后便是消费主义陷阱。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会因难以获得自己期待的成功而感到自卑或不平等,由此借助消费来完成“你有我也有”的“表征性”平等,以此假装自己获得了期待的成就与价值感。教育领域的消费主义亦如此。

教育的消费主义宣扬各种所谓的教育“需要”,在物品极大丰富的消费社会中,物品以差别化的面目出现,消费成为区隔阶层的某种标志。家长通过教育消费,帮助孩子攫取知识与文化特权,以此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但这种看似缓解教育焦虑的消费行为,实质上带动了“剧场效应”,加剧了家长教育焦虑的产生与蔓延——当前排有家长率先站了起来,遮挡了后排的视野,人们便不得不陆续站起来,投入无序竞争的洪流。

一张“处方”

缓解教育焦虑,家长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首先是充实内在资源。

当发现自家孩子存在问题,或看到身边孩子取得优异成绩时,一些家长会感到焦虑、紧张,对自己和孩子失去信心。尤其当教育带来的挑战不断增加时,家长会更频繁地感到焦虑。这是内在资源匮乏的表现。

这里的内在资源,并非指拥有好的教育平台,认识优秀的教师,有学区房等,而是人在面对未知挑战、压力与冲突时保持自我意识、整合自我心理的能力。比如同样作为新手妈妈,不同的女性表现出不同的内在力量,其焦虑的程度也不一样。

面对全新、陌生而复杂的人生阶段,家长需要依靠智慧,用自我实现的态度而非“牺牲一切为了你”的无私情感来做父母。其实,在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之前,家长应先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父母为孩子四处寻找优质的教育资源,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时,孩子也许会认为家长对他/她不信任、没有信心。孩子还会认为家长只会将他/她推给学校或辅导机构这些“外人”来负责,孩子与家长之间天然的美好联系却在这个过程中断裂了。

其实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家长的行为与生活,家长自身的行为就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模板,而家长如何与孩子交往,解决孩子的问题等也成为孩子观察、模仿的内容。家长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无时无刻不在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影响着孩子。当家长因自己的热爱而感染孩子,因自己的顽强而打动孩子,因自己的思考而熏陶孩子的时候,家长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和探索,也悄悄在孩子心中留下了印记。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帮助每个生命逐渐绽放生命的能量,并获得感受幸福的能力。

其次,是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认知。

家庭教育不需要时时刻刻借助外界力量,以表象的忙碌、充实状态来进行虚假的自我安慰。其实,产生教育焦虑非常正常,焦虑与倦怠也是真实生活的一面。很多时候家长有意掩盖这种负面情绪,想在孩子面前呈现完美的状态与形象。但这恰恰阻碍了孩子面对真实生活的能力。如果家长向孩子呈现出自己与焦虑共存,一步步通过自我激励、思考、努力来化解焦虑的状态,孩子就会在家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同时,只有向孩子展现自己不完美一面的家长,才能看到孩子真实的一面,并接受其不完美的必然性。

家长与孩子并非家庭关系中的符号,家长需要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当他们共同经历认知困境、情绪起伏并一起获得成功,发现事情或生活的魅力时,家长与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就感,并获得成长。这才是家长们应该拥有的家庭教育思维方式。

最后,是构建健康的亲子关系。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无需成为完美的化身,时刻保持正确。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尽量爱孩子,并保持自我对世界的探索,就足够了。

理想的亲子关系是,家长与孩子能汲取彼此的生命智慧,孩子身上体现家庭的气质,其成长规划中有家长的影子,但这种规划并非家长的要求或强迫,而应源自孩子对家长发自内心的认同。

亲子关系是“共鸣”的关系,而非“单向付出”的异化关系。共鸣即指两种声音彼此呼应,并且在呼应过程中两者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音,不被对方占据、支配。所以,家长教育子女不应是一种完全的付出或牺牲,而应是作为孩子的守护者、陪伴者和知音,与孩子一起体验五彩斑斓的世界。

(摘自《环球》2020年第24期。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有删节)

猜你喜欢
家长孩子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家长错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