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
名称:中华蟾蜍
发现地点: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中国境内潮湿的生态环境
简介:体型肥大,头吻圆润,四肢粗短,吻棱明显,瞳孔横椭圆形,耳后腺发达与吻棱相连,背面布满圆形瘰疣、腹面疣粒
没有在池塘抓过蝌蚪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但当我们满心欢喜地把蝌蚪带回家,以为能养出一只只大青蛙时,却发现蝌蚪摇身一变,成了长相可怖的“癞疙宝”(川渝方言)。它们体态丰满,满身瘤状凸起,还会分泌毒液。这些看上去丑丑的家伙,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却是多福的象征。
在距今3.6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早期的两栖动物克服了重重困难开始陆栖生活。这些困难是它们对自己身体结构的改造,如呼吸、循环系统以及四肢、皮肤等。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我们能够发现其改造的痕迹:蝌蚪完全不能离开水,要靠鳃呼吸,而蛙类或蟾蜍却可以靠肺呼吸。
目前,被称为“癞疙宝”的蟾蜍只有三种,它们是中华蟾蜍、华西蟾蜍和黑眶蟾蜍。前两者广泛分布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而黑眶蟾蜍则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
三者从外貌上很容易区分。黑眶蟾蜍吻端钝,黑色骨质棱。相比之下,中华蟾蜍和华西蟾蜍的吻显得圆润多了,没有黑色骨棱,全身有花斑。黑眶蟾蜍腹部疣粒的顶部有黑色角质刺,中华蟾蜍和华西蟾蜍的腹部疣粒无黑色角质刺。
早前曾有科学家认为华西蟾蜍是中华蟾蜍的一个亚种,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华西蟾蜍应该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种。他们指出二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鼓膜不同:中华蟾蜍的鼓膜大,华西蟾蜍的鼓膜小。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遗传学证据表明它们没法分开,仍然为同一种。
人类记录两栖动物的历史悠久,比如原始圖腾崇拜和对其习性的观察,但这些都停留在自然观察阶段。直到西方博物学的发展,人们才开始系统性地收集研究自然的各门类物种。1933 年,西部科学院(重庆自然博物馆前身)对本地动物开展调查并收藏了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等两栖动物标本。
蟾蜍的皮肤粗糙,四肢粗短,散发出一种特别的臭味,还会分泌毒液,这样的形象又是怎么和祥瑞之物联系起来的呢?
人类早期的崇拜与生殖需求相关,并且会投射在对自然生物的认识和想象上。雌蟾蜍每次产卵数千颗,大腹便便如同孕妇的外形。“多子”即“多福”,蟾蜍因此被奉为多福的象征。另外,人们还把蟾蜍背面圆形瘰疣想象成铜钱,于是蟾蜍又成为富贵的象征。
我国《神农本草经》《本草拾遗》等典籍中记录了蟾酥的使用。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毒液干燥后制成的药物,能起到杀虫止痒的作用。
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身上会覆盖一层黏黏的液体保护。如果带有伤口的皮肤触碰到这种黏液,会产生刺痛感,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蛙皮肽②起到了消炎杀菌的作用。这种物质的提取与利用,也成为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方向。
蟾蜍以捕获蜗牛、蛞蝓、蚂蚁、甲虫与蛾类等动物为食,同时又被其他的爬行动物等捕食,彼此间也构成了一个食物关系网,生态防治就是利用了这种关系网。被捕食的生物数量往往大于捕食者的数量,食物多的时候蟾蜍的后代就多,相反就会减少,避免了群体泛滥成灾。
但蟾蜍的生存空间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城市化进程造成它们的繁殖地逐渐丧失。蟾蜍繁殖地需要水塘,但城市的水体景观,不是水太深缺乏浅水区,就是没有合适的堤岸,蟾蜍入水后无法上岸最终死亡。而农村的蓄水池对蟾蜍来说就是一口深井,下去了就很难再爬上岸了。
水源污染是两栖类数量减少的另一个因素。两栖类对环境变化,尤其是水源的敏感度极高,若水体被农药、工业生活污水等污染,那么蛙类幼体将无法存活,成体数量也随之减少。环境气候的改变也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周期。
地球上的自然生态和城市生态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更不应该让彼此成为孤岛。城市生态中的许多物种是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缩影。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从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物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