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解琴

2021-03-03 05:02梁圣易
参花·青春文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琴曲弹琴古琴

拜师学琴有一段时日,看到一些人既不弹琴、不懂琴,更甚者只会背半句《归去来兮辞》,却很武断地把陶渊明归类为“音乐盲”,遂想以一个置身于古琴中的人的角度,说说陶渊明与古琴。——序

琴棋书画中的琴,现代也称为古琴,有观点指出陶渊明其实不会弹琴,只是借琴以寄托其高尚的情致及思想,我以为不然。

其中沈约的《宋书·列传·隐逸》记有: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的《陶渊明传》载有: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他们的观点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李白的《戏赠郑溧阳》就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白居易的《访陶公旧宅》也写道“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而苏轼、黄庭坚也在《刘陶说》《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中提到过陶渊明的琴无弦。

但是陶渊明去世是在427年,他们中离陶渊明最近的沈约是在441年才出生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没见过陶渊明,也都是从口耳相传中开始认识陶渊明的。

首先,想要会弹琴,得先喜欢它,如苏洵有大才,却不喜欢有韵之文,故而考科举肯定是吃亏的。

陶渊明在诗文中常常提到琴,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的“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咏贫士》的“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和郭主簿二首》的“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还有《归去来兮辞》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无论是委怀于琴,欣然弹琴,还是息交弄琴,都表达了他对琴的喜爱。

兴趣可为师矣,既喜欢琴,这便是陶渊明会弹琴的先决条件。喜欢后还得学,陶渊明在《与子俨等书》中写道“少学琴书,偶爱闲静”,他在与五个儿子所写的家书中提到过自己“少学琴书”,想来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曾写过《乞食》的陶渊明,当不会在家书中虚言。

分不清五味的人,是无法品鉴食物的。对音乐过于麻木的人,显然也无法弹琴。陶渊明在《咏荆轲》里写“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他能区分不同的琴弦音阶其特点,也能通过听觉转换成文字表述出来,说明他对琴声是可辨识的,可体会的,可描述的。

在《拟古·其五》中有“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这里说上一曲是《别鹤操》,下一曲是《双凤离鸾》,陶渊明喜欢琴,学过琴,也能接触琴谱琴曲。

再说说琴的特点,自古便与文人士大夫为伴,千人千琴,指法并不难学到,熟练程度也可以通过练习来提升,进而连达,然每个人弹奏的区别在哪里?很多时候是在于操琴者的情绪表达,他对于这首曲子的理解,他弹奏这首曲子时心里所想所寄托的人或事,甚至他的呼吸节奏。因为每个人的阅历和理解不同,我所弹奏的古琴曲《归去来辞》,其轻重,停顿,吟猱便与我老师弹奏的不同。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向师襄学习《文王操》,弹奏悦耳后孔子还要继续体会这首琴曲的情感,最后终于感悟到这首琴曲里的人物思想,这就是古琴所承载的文化特点以及其魅力所在。

苏轼曾说:“欧阳公言,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陶渊明的文章一千多年来广受传颂,他的文化素养和文人情怀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把指法归类为“外功”,那么阅历、文化素养、心胸这类因素就应该称为“内功”。

陶渊明喜欢琴,學习琴,能辨识声音与曲目,文学素养极高,具备了这几点,我以为他是会弹琴的。

作者简介:梁圣易,就职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供电段,南宁局作协成员。作品散刊于《中国诗界》《神州》《参花》《鸭绿江》《牡丹》《南宁铁道报》及融媒体平台。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琴曲弹琴古琴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夜的钢琴曲(六)
寻访千年古琴
一曲低语诉衷肠
弹琴换牛
弹琴蛙
小蟋蟀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小水滴
趣趣相连赏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