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和
2020 年终于过去了。这一年,极不平凡,“黑天鹅”满天飞,“灰犀牛”满地跑,让人过得有点“心惊肉跳”且“疲惫不堪”,始终处于一种“惴惴不安”的状态。这一年,人们对“风险”,对“不确定性”有了新的认识,它们不再遥远和抽象,而是真真切切,并且“近在眼前”和“触手可及”,就连生死,也都在咫尺之间。
2021年终于来了。新的一年,人们有太多期待,期待能够重回安宁与自由的生活,期待着“新桃”能把“旧符”彻底压住,让不吉祥的“庚子”一去不复返。但岁末病毒的再次变异,不仅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更冲淡了人们心中对新年、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理性告诉我们:“世情”没那么“简单”,“居安思危”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老子讲过一个观点:祸福相倚。这既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智慧。2020年,肯定是“凶多吉少”,但也不都是“坏事”,它至少让“匆匆忙忙”的现代人有了一个重新认识生命、生活和自我的机会,懂得了什么是最需要珍惜和把握的。于是,人们的观念,特别是消费观开始改变,人们开始愿意为“确定并稳定”付出,更多地关注对健康的投资、对风险管理的投入,因为,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你自己。
于是,在2020年经济普遍“不好”的背景下,保险,有点“一枝独秀”的味道。前三季度,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达到3.7万亿元,同比增长7.2%。总资产为2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1%。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导致了人们的风险和保险意识普遍提高,投保意愿大幅提升,保险的数字化转型,为“线上”投保提供了便利。保险,特别是健康和医疗保险保持了快速增长。
当然,2020年保险业“一枝独秀”也不是“坐享其成”的,而是行业“每个人都了不起”的结果。在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行业就为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捐赠了专项保险,同时,大量一线员工,尤其是查勘人员“逆风前行”,坚守工作岗位。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转入复工复产阶段时,保险业迅速推出了“复工复产保险”,不仅为企业解除了后顾之忧,还打造了科技防控平台,成为政府防控疫情的得力助手。更重要的是,行业再次身体力行地向社会传播了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扶危济困、共度时艰的保险文化与精神。
在外人看来,保险,肯定且确定属于朝阳行业,2020年的“逆势增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但在业内人的心里,却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日子依然有点难,甚至是很难,而且是越到基层,越是一线,压力越大。只有“躬身入局”,并“当家过日子”的人,才知道“个中滋味”,才能体会“忠孝两难”。同时,大公司有大公司的难处,因为,基数大;中小公司则更难,因为,基数小。这些年,从数字看,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质量看,特别是从消费者满意度看,仍有点“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无论是“保险姓保”,还是“车险改革”,仍然在路上。
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难发现:保险业的所有问题均可归结为“知行合一”。首先,是“知”。“知”的核心是解决理论问题,都说正确理论指导正确实践,离开了理论的实践注定是盲目的实践。这些年行业出现的林林总总问题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理论的式微,于是,就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窘境,因此,行业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捋一捋,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学问,特别是要关注“基础理论”“中国特色”和“科技赋能”,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险经济学,为行业发展与进化提供理论引导和支撑。
“知”的问题固然重要,但“行”更重要。如果“学”不能“致用”,那么,再好的学问也是“枉然”。但有的时候,特别是在局部和具体层面,往往是“知”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行”的时候,依然是“身不由己”,究其原因其实是在“知”与“行”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行业文化,知行不能合一,往往是“心不正”,是文化的缺失。正如当年毛主席的论断: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一个行业,尤其是保险,如果离开了文化的涵养,是不可能真正“做大做强”的。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保险文化?保险文化,不是仅仅体现在“晨会”“文件”和“广告”中,更应当融化于行业的血脉中,渗透到行业的经营管理,乃至每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中。保险文化的精髓是“与人为善”的“成人达己”,是基于良知的“善”,这种“善”的出发是基于爱的给予、付出和奉献,这是保险的“根”与“魂”。有了这种“根”,保险才能够“根深叶茂”,而没有了这种“魂”,保险就容易“六神无主”,发展就没有了基础、根本和依靠。
保险文化的“初心”是互助与友爱,是人性中最具光芒的一面。保险的“群众性”是与生俱来的,“为人民服务”是保险的本真。保险有自己的经营逻辑,尊重规律,坚守轮回,不仅需要理性,更需要长期主义。保险卖的不是一张“纸”,而是“一纸承诺”,且“一诺千金”,它关乎社会与法律,更关乎行业道理与道义。保险,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的,他需要一颗善心、一份善意,同时,还需要信仰和定力,并知行合一地坚守与笃定。
王阳明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阳明心学”,强调“心即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觉悟并致良知。如果说,保险业的发展最缺的是文化,而保险文化的精髓是“善”,是“良知”,那么,保险业就需要在“不忘初心”的基础上,回到更根本和更绝对的层面,思考保险逻辑、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集体共识”,继而打造并发展“保险心学”,让“保险心学”成为照亮并指引行业未来的灯。
“保险心学”是什么,或者说“保险心学”应当是什么?“保险心学”应当是保险的“心灵之学”,是保险的精神与文化之学,关注、解决并夯实保险业的“三观”。“保险心学”的灵魂与核心是“善”,这种“善”应当是一种基于“人间大爱”的“大善”,因此,“大”应当是“保险心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包括“大道”“大局”和“大气”。但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过程中,行业的局限,乃至狭隘是一种普遍的常态。于是,就总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经常是自觉不自觉地就陷入“行业语境”,无形中自我局限了发展空间和境界。
2020 年底,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单喆慜老师过世,她曾以独醒的思考和犀利的言语,触及了当下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她说:你的“框框”有多小,决定了你的生活有多压抑。她还说:人类五千年的文明证明,不是竞争,而是只有合作才能够活下来。“保险心学”回答的是“心归何处”,如果你的“框框”太小,站位不够高,格局不够大,就容易陷入“我执”。“归”的就是“我”,就是“我”的发展速度、市场份额,甚至只是“KPI”,这种“归”的结果,往往是“不归”。仔细想想:“无我”,或许才是“保险心学”应有的“底色”。
“保险心学”的最大依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传承,古圣先贤的思想应当成为照亮中国保险前进的光芒,我们千万别“端着金饭碗讨饭”。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保险,需要有更大的襟怀,不是简单地选择风险,而是改善风险,减量管理,福祉社会。古人说:与人为善,和合共生。保险,需要心怀诚心善意,以善良之心,以合作之力,扶弱济困,共渡难关。作为前提和基础,是行业自身的“善”与“和”。古人说:成人达己,成己为人。保险,需要更好地理解人我关系,特别是先人后己的道理,应当避免“我执”,因为,当你放下自我,努力把别人渡到彼岸,蓦然回首,你已然在彼岸。
“保险心学”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为人之学”,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为人”,即“为人民服务”之学。“为了谁”始终是保险业的根本之问,相信每一家公司都说要“以客户为中心”,但这更多是一句口号,在大多数公司的眼里,业绩和保费,“钱”才是中心,客户只是“交保费的人”。行业需要真正理解并觉悟:大数法则决定了保险必须也只能是为人民服务,而且是先想着为人民服务,这是保险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前提和基础。二是“为人之学”,即为人处世之学。公司,也叫做“法人”,也面临如何“为人处世”的问题。都说“先做人,后做事”,法人也一样。为人的根本是诚信,不仅要“诚实守信”,更要“以诚相待”。客户买保险,是因为相信保险,相信保险公司,这种信任,既重要,更难得,也脆弱,保险行业要心存敬畏,心存感恩,好生呵护,切莫辜负。
“保险心学”的一个深层逻辑是“长期主义”,这不仅是从保险经营的技术层面,也是从人类社会的认知层面看,因为,无论是精算视角下的模型稳定,还是认知科学视角下的已知未知,都告诉我们一个基本道理,时间是最好的裁判。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够“见明月”,因此,保险,要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宏观尺度”,特别是要慎用“激励”与“考核”,尽量杜绝“短期行为”,不以“一时一事论英雄”,多一点“心平气和”,培养“荣辱不惊”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行业气质。时间,既是保险的依靠,更是保险的皈依,因此,“保险心学”的重要任务是涵养行业的“长期主义”文化,特别是对时间和周期的敬畏。
2021 年,无论是好,是坏,总是要来的。迎接并拥抱未来,不仅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理性,一种心态。当下,无疑是百年之大变局,面对变局,只有一种选择——在变局中开新局。开新局,不仅需要新能力,更需要新理念、新理论和新文化。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之年,是历史的交汇点,“十四五”是承上启下的五年,是关键的五年,是决定趋势的五年,更是影响命运的五年,因为,心态决定命运,趋势大于优势。未来的五年,也许会决定未来的三十年、五十年。
2021年是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更是充满想象和希望的,因为,无论新冠病毒如何变异和演化,也不管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做好自己的事”无疑是关键,更是基础和前提,正如古人说的: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国家如此,行业和企业亦然。因为,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无论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还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均给予保险业巨大的想象和发展空间,中国保险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时代。
2021 年是我国保险业基于深化改革和深刻转型的“开新局”之年,尽管在“十四五”规划中似乎找不到太多“保险”字眼,但如果站位够高,格局够大,就能够从字里行间看到保险的“无处不在”。保险与“十四五”,乃至中国未来的关系,是一种全面融入、广泛渗透和深度服务的关系,是一种“投影关系”,保险可以,更应当映射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继而感受、实践并体悟: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同时,在治理现代化框架下,“保险型社会”的理念和模式,将深入人心,并开花结果。“韧性城市”已写入“十四五”规划,保险无疑是“韧性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工具。因此,面向未来,保险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但与此同时,行业,特别是企业,要深刻知晓并觉悟:这一切都只是一种可能,如何把可能变为现实,理念至关重要,格局至关重要,能力至关重要。就说养老保险,这本是保险的“地盘”,但如果行业不能以更大格局理解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别是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不能培育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新能力,缺乏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高质量,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肯定它就一定是保险的“地盘”?要知道:“生命表”不是保险的“独家秘笈”,“养老金融”概念的“升温”,应当引起保险业的反思和深思。所以,我们没有退路,只有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以更新理念推动创新,才能更好地谱写保险的“新春天故事”。
面向未来,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此时,保险最需要的是:回归本源,清晰逻辑,敬畏道理,重塑自我。行业最重要的是:信心满满,自信足足,脚踏实地,攻坚克难,齐心协力,砥砺前行。因此,行业要共同努力,企业要尽早行动,特别是基于“保险心学”的真正觉悟、真诚合作和真抓实干,因为,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要把握根本,只争朝夕,时代需要保险。
保险,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它是一份事业,一份给人类社会带来安宁与福祉的事业。保险,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它是一种托付,一种基于信任的“身家性命”的托付。
保险,未来可期!把握未来,需要觉悟、格局和能力。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保险,你要好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