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银锋 张正林 潘庭安 王甘霖
前列腺癌是一类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其发病较高,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6位,多数情况下患者病情进展缓慢,一旦发展为中晚期,病情会迅速恶化,转移至全身淋巴、血液和骨组织,严重降低生存质量[1]。早期诊断是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前提,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肛肠指检及影像学等[2],然而早期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假阳性的可能。另外前列腺癌的病灶较小且多发,上述各种检查仅仅作为前期筛查方式,最终确诊仍需要活检病理支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声辅助下前列腺穿刺也呈多样化,经会阴和经直肠穿刺均为实时、相对安全及全程监测的穿刺方法,不需要特殊、复杂的仪器设备。有学者认为这两种不同途径的穿刺方式各有其优劣,穿刺术中及术后的恢复也存在一定差异[3-4]。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陆续开展了经直肠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均作为常规项目推广。本次研究回顾性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术前资料。通过对比两种途径前列腺穿刺的优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指导穿刺方案的选择,具体如下。
回顾性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术前资料。患者均因PSA>10 ng/ml,或直肠指诊可疑结节,或B超、CT和MRI异常影像来诊,检查前征求患者的签字同意,并初次行穿刺活检。排除标准: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或高血压危象、难治性糖尿病;严重凝血功能异常,或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颅内出血;特殊人群,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障碍性疾病,或下腹部手术史;有药物成瘾史或戒断史。共计158例符合入组标准,年龄 45~71岁,BMI 20.12~28.03 kg/m2,PSA 12.56~104.78 ng/ml,前列腺体积 35.68~81.02 ml,直肠指诊结节阳性105例,按照穿刺的不同途径进行分组,其中110例采用经会阴穿刺活检(经会阴穿刺组),48例采用经直肠穿刺活检(经直肠穿刺组),两组术前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资料比较
1.2.1 仪器设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Affiniti50型),直肠双平面探头(配1把穿刺架);bard 18G一次性活检穿刺针(穿刺槽22 mm)、全自动活检穿刺枪,均为同一厂家、批次和型号。
1.2.2 操作步骤 对怀疑有前列腺癌患者,穿刺前完善各项凝血、血尿常规和心电图检查,综合评估患者状态,符合前列腺穿刺的指征。伴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糖尿病者,控制血压<140/90 mm Hg,餐前血糖<8 mmol/L和餐后2 h血糖10 mmol/L,连续3 d;术前有尿路感染,积极采用抗生素治疗,待尿培养转阴后进行穿刺;穿刺前向患者讲明注意事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缓解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情绪剧烈波动者,待病情稳定后再行穿刺。(1)经会阴穿刺组。嘱患者取截石位,将臀部垫高,会阴部及肛周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用胶布向上牵拉阴囊,1.0%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根据B超下前列腺体积的大小,分为12个区域并穿刺8~12针,有超声异常区域或可疑结节者,加穿刺1~2针,穿刺点加压止血10 min后,包扎。(2)经直肠穿刺组。术前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低分子肝素,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停用1周后进行穿刺;术前2 h静脉用抗生素。嘱患者左侧卧位,尽量屈膝屈髋,充分暴露肛门,充分消毒肛周、直肠下段,将直肠探头置入,观察前列腺体积大小、血流及异常信号,采用“10针”穿刺法(两侧叶的基底部、中间部和尖部各3针,外周2针,共计10针),有超声异常区域或可疑结节者,加穿刺1~2针,穿刺结束后按压2 min。
取出针槽内的病理组织,用10%福尔马林浸泡后,送检,上述操作均由同一组经验丰富的泌尿系医师执行。
根据病理活检结果,比较两组前列腺癌阳性率,同时记录患者术中观察指标和术后1周内并发症情况,包括术后发热(术后3 d体温>38.5 ℃)、血尿(肉眼血尿)、血便(肉眼血便)、尿潴留、一过性晕厥等,均由专业人员操作。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会阴穿刺组阳性率(38.18%)与经直肠穿刺组(4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理活检结果比较 例(%)
经会阴穿刺组穿刺时间长于经直肠穿刺组,疼痛评分高于经直肠穿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针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中观察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术中观察指标比较 (±s)
穿刺针数(针)组别 穿刺时间(min)疼痛评分(分)经会阴穿刺组(n=110) 18.24±2.67 3.54±1.27 10.51±1.23经直肠穿刺组(n=48) 16.10±2.35 2.30±1.15 10.35±1.50 t值 4.799 5.804 0.637 P值 0.000 0.000 0.525
经直肠穿刺组发热、血便发生率(12.50%、22.92%)均高于经会阴穿刺组(1.82%、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穿刺组与经直肠穿刺组血尿、尿潴留、一过性晕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附属生殖腺,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几十年来人们的生存状态正在不断改善,却仍然面临着高龄及不良性行为、病原菌感染等更多的高危因素,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多[5]。据报道我国50岁以上男性50%以上受到前列腺疾病的困扰,70%前列腺癌患者年龄高于65岁,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6]。由于前列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具有隐匿性和易混淆性的特点,而且部分城镇居民的筛查和医疗意识不足,没有作定期体检,随着病情恶性进展,当出现明显的下腹部不适、排尿异常及骨、淋巴结转移症状时来诊,因诊治时间不当或延误时机,预后往往欠佳。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与方法选择、诊断时机、基础状态密切相关[7],2017年相关指南中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方案较多[8],通过及时合理的治疗,患者5年内生存率高达99%,一旦发展至晚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十分局限。美国肿瘤协会建议50岁以上男性需要定期复查泌尿系彩超及PSA,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治,对于怀疑为前列腺癌者,前列腺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9],最初采用盲穿和直肠指诊引导穿刺,对患者损伤较大。目前常用的B超下前列腺穿刺方式有两种,包括经会阴和经直肠途径,二者的实际应用存在差异,尚未有统一结论。
关于二者前列腺穿刺效果的探讨,包括穿刺准确率、术中及术后安全性等3个方面。经会阴穿刺在我国开展较早,也最为常用,往往需要两人配合来完成。近十几年来随着仪器设备的改进和医务人员水平、穿刺技能的提高,经直肠标准6点活检的出现,一定程度取代了经会阴途径。传统意义上认为经直肠穿刺在准确度方面更具优势,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也更高,有学者亦认为当肿瘤病灶位于前列腺前尖部,经直肠穿刺容易导致漏诊现象,假阴性偏高[10]。本次研究发现经会阴穿刺组阳性率38.18%低于经直肠穿刺组41.67%,但统计学上并无差异,说明二者在阳性率诊断上大体相同,推测与经会阴穿刺可有效覆盖前列腺前尖部,避免了一些假阴性有关[11]。
另外不论是何种途径穿刺方式,不可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前列腺穿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发热、感染、血尿、血便等。近年来临床实践逐渐增多,经直肠穿刺技术逐渐呈现一些不足之处,术后血便、发热及感染率高,有报道直肠出血占全部并发症的1.3%~45%,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12]。经直肠穿刺往往需要肠道准备,高龄患者自身生理代谢和免疫功能较低,如果直肠内污染较重或消毒不彻底,导致穿刺术后的感染风险上升,严重时可出现脓毒症、败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多数学者主张预防性静用抗生素。另外对于痔疮、直肠狭窄等肛周或直肠疾病患者,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往往难以实施,由于经直肠穿刺过程容易损伤尿道和肠道,患者术后血尿和血便的概率也大大增加[13],部分高龄患者一般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穿刺前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又进一步加重了出血风险。与经直肠穿刺比,经会阴穿刺可有效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出现[14-15],一方面穿刺途径不经过肠道,不需要肠道准备,术后不发生直肠出血,经会阴部穿刺方向与尿道平行,减少尿血的风险,另一方面,穿刺进针路径为会阴部皮肤,消毒更为便捷、彻底,因此不建议穿刺前常规口服抗生素,经会阴穿刺未面临直肠出血的问题,穿刺前不需停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2016年前列腺穿刺指南中也明确表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前不需预防应用抗生素,也不易导致感染、发热等并发症[16]。本次发现经直肠穿刺组发热、血便发生率(12.50%、22.92%)均高于经会阴穿刺组(1.82%、1.82%),也证实了上述理论。
尽管有上述优势,但经会阴途径穿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采用截石位和针道较长,常常因为发生偏离而需反复调整,因此费时相对较长、疼痛明显,部分患者难以耐受[17]。本次研究发现经会阴穿刺组穿刺时间长于经直肠穿刺组,疼痛评分高于经直肠穿刺组。近年来双平面超声的不断发展,医生能更精确穿刺和操作,将穿刺针数和手术时间明显减少,患者因穿刺而导致的痛苦也降低。
综上所述,经会阴穿刺相对于经直肠穿刺活检的优势明显,对患者损伤小,患者并发症少,恢复速度快,随着MRI技术的发展,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有更广阔的应用;而经直肠穿刺的时间短、疼痛较轻,这两种穿刺方法各有利弊,可参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