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益奮
利用澳門中西文化交匯的優勢,打造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形成澳門經濟的新增長點,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是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為更好地打造文化交流基地,需要依據“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內涵,確定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使命擔當。在筆者看來,澳門作為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最為主要和核心的使命是助力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這是國家所需、澳門所長。澳門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進程中,應從傳播內容和傳播機制上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实现文化交流合作和經貿交流的相互促进,在做好中華文化傳播的同时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進程。
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提升
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內在需要
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確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要實現經濟強國和軍事強國,更要實現文化強國;不僅要堅持推進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明高品質發展,也要推進文化高品質發展,增強文化軟實力。而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要求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加強文化事業建設,發展文化產業體系,同時也要強化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使中國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獲得更多更大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因此,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做好自己的貢獻,加速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進程。
加快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既是增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內在要求,也是消除西方國家對中國片面認知的迫切需要。長期以來,由於歷史積習與意識形態差異的影響,很多西方國家都無法全面而客觀地描述中國的歷史文化。不少國家的歷史課本在介紹中國的歷史發展時都有自身的主觀判斷與取捨標準,從而導致民眾形成對於中國的片面認識和負面觀感。例如,很多法國人對於中國的印象是“神秘”,他們對中國的儒家思想和漢唐文化瞭解甚少,而對於“紅色中國”及“毛澤東思想”卻都能略懂一二,很大原因就是法國的歷史教科書中對中國的介紹和評價非常片面,尤其是對中國“民主”與“人權”狀況橫加批評,導致法國有相當一部分民眾對中國存在偏見與歧視。
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凸顯了中華文化及中國方案對解決全球問題和人類衝突的有益啟示。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忠恕之道”、“和而不同”、“群己合一”、“相容並蓄”等博大精深的思想理念,有利於化解人與自然的緊張,有利於處理人與人的矛盾衝突,有利於解決個人與社會的矛盾,更有利於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中華文化不僅為中華民族的持續發展提供智慧源泉,也為世界文明進步貢獻豐富營養。正如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11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的重要講話所指出的那樣,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未來中華文化必定以更加開放和活力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向全世界更好地展示中華文化的深邃內涵和勃勃生機。
澳門中西文化交匯,
可勝任中學西傳角色
澳門是個有文化的地方,文化是澳門的城市名片。澳門文化屬於嶺南文化的支脈,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數百年來,西方文化與中華文化在澳門不斷地衝突、碰撞和融合,形成了澳門獨特的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多元文化並存的格局,開放而相容,多元而和諧,體現了澳門獨有的“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特殊秉性和優勢。
近代以來,澳門未經戰爭破壞,很多文化元素都保留完好。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文化遺產。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保留了眾多與海上絲綢之路關係密切的教堂、墓地、寺廟、碼頭、軍事防禦設施等歷史遺存,涵蓋數十座博物館及各類歷史人文景觀。2010年至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澳門聖保祿學院遺址內發現一處大型基巖坑,出土大量青花瓷器及建築構件,反映了澳門在陶瓷貿易方面的繁盛景象,證明了澳門的開埠與遠航通商在東西方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截至2020年6月,澳門共有70個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而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共有12個,分別是粵劇、涼茶配製、木雕─神像雕刻、南音說唱、道教科儀音樂、魚行醉龍節、媽祖信俗、哪吒信俗、土生土語話劇、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其中,上述12個專案中的前面8個項目更是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澳門“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正是中華文化對外傳播和走向世界所需要的秉性。這是因為,中華文化要走向世界,需要深諳中華文化的傳播者,需要具有多元文化平等交流對話意識的推廣者。只有充分尊重、理解其他文化來進行中華文化的教學與傳播,才能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因此,澳門獨有的中西文化交流歷史,賦予了澳門可在新時代下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傳播中擔當重要角色。這就正如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先生所指出的,澳門既完整保存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基因,又積累了西方文化交流的經驗,在與西方多年交流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話語體系,知道怎麼樣來展示和推薦自己的文化。因此澳門完全可以再次擔負起中學西傳、西學東漸的重要角色,為促進國際人文交流發揮獨特的作用。
改革創新,
助力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當前,中華文化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既迎來歷史機遇,也面臨重重挑戰。一方面,隨著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成功實踐,中國經濟社會取得的巨大進步,使得中華文化深受全世界的關注和矚目,世界掀起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的熱潮。另一方面,世界文化格局“西強東弱”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仍然是一項非常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由此,澳門在助力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進程中,要根據世界局勢和時代發展的變化,不斷改革創新,既傳播物質和非物質層面的文化,又傳播精神層面的文化。既傳播中華傳統儒家為主的文化,又展示當前中國文明、開放、進步、創新的形象。
一方面,澳門要充分發揮“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做好中華傳統文化的本土教育。這是澳門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重要內容。2020年9月,澳門啟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旨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樹立澳門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培育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精神。在推進基地建設的進程中,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應該不斷得到強化、發展和創新。中華傳統價值觀是中華文化的靈魂和內核,其中蘊含的“和諧”“仁愛”“道義”“和合”等觀念,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強化教育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親仁善鄰、講信修睦的優秀精神,不僅可以增進澳門居民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更可以夯實澳門政治穩定的社會基礎,為澳門“一國兩制”事業的持續成功實踐保駕護航。
另一方面,澳門彰顯“中西文化交匯”的獨有優勢,加強向包括“葡語國家”、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傳播和推廣中華文化。自2018年起,澳門特區政府已經連續成功舉辦“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建立了一系列常規化的文化交流機制,不斷提升“中葡文化交流中心”的影響力。在未來國際文化傳播的道路上,澳門還需要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提高文化傳播的頻率和成效。在傳播內容上,在向國際社會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向國際社會闡明當代中國發展理念,宣傳當代中國的發展道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理念,減少與沿線國家的認知對立和合作障礙。在傳播機制上,要構建文化發展與交流的積極互動與良性循環機制,建立完整科學的文化交流互動話語體系,滲透多元包容的文化傳播理念和態度。
在傳播中華文化中
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
歷史和實踐表明,良性的文化交流並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常常和經貿交流形成齊頭並進、相得益彰的關係。從歷史上看,文化的傳播交流向來是同經貿的發展密切聯繫在一起的。經濟往來和商品貿易的不斷延伸,便是文化交流的不斷擴大。文化能否走出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貿易是否暢通。比如,如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播和佛教文化的輸入就是與絲綢之路聯為一體。事實上,古代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同亞歐相關國家的商品貿易之路,也承載古代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歷史重任。
由此可見,澳門在推進文化交流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過程中,要不斷借助經貿合作活動來促進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形成“一基地”與“一中心”、“一平臺”的結合,實現文化傳播和經貿活動的相互促進,從而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進程。在政府的公共政策層面,要注重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出品牌文化產品,構建產業新體系,增強文化產品貿易實力。在文化產品的生產上,要注意國外民眾的消費偏好和情趣,以創意設計為手段,開發文化體驗服務。與此同時,要注意加強文化的“行銷”,要借鑒一些好的市場化做法,依靠多元化的傳播管道,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這就需要澳門契合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借助不斷擴展和延伸的新媒體平臺以及遊戲、音樂等娛樂化手段,實現對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要善於採用多元化、多管道的傳播方法,不斷搶佔新技術和新媒體下文化傳播的高地,利用新媒體便捷快速的傳播優勢,拓展資訊傳播的範圍,提高文化傳播的有效性,為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增添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