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作家协会诗歌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作品发表于《诗刊》《作家》《星星》《文学自由谈》等刊物。出版《她传奇》《他传奇》《爱传奇》《去南边找北》等散文集、诗集20余部。编辑《中国散文诗——百年大系之<挚爱情愫卷>》。
你的身体 卡在轮椅上
比疼还具体 比一个婴儿的自由还小
你的灵魂 却比任何一个健康的身体
都更靠近神灵 替我们指出天上的秘笈
你就是王 果壳中的宇宙之王
现在的你就像黑夜 拥有寂寞和群星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了。
我很难过。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天才才是这个世界上的首富》。是的,我是个势力眼,就是对世界上智慧过人的天才们由衷地喜爱。在我的眼里,天才们有一双慧眼,他们能看到另外一些我们完全不可知更无法看见的景观。他们能看到三维空间之外的更多的多维宇宙。
当然,这个“看见”,用的是他们的智慧。
组成霍金传奇的当然还有他残疾的身体。他的身体疾病是那般的严重,离死亡近得要命。他得的疾病有一个医学上的名称:肌萎缩性脊椎侧索硬化症,通俗叫法为渐冻症。“渐冻人”的特征是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细胞(神经元)的进行性退化,表现为肌肉逐渐无力以至瘫痪,以及说话、吞咽和呼吸功能减退,直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感觉神经并未受到侵犯,它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记忆或感觉。病情的发展一般是迅速而无情的,从出现症状开始,平均寿命在2至5年之间。是的,霍金当初也被医生宣判了两年的活头,像是被判了两年死缓的死刑犯。那一年,霍金20岁。可是,他愣是不死。他很快就被命运判处在轮椅上生活。比起一个日常的凡人,他肉体的活动空间像一个大一点的果核。但他不仅不死,而且还活得喜乐执著,幽默达观,照样娶妻生子,照样离婚再婚再离婚,照样爱谁谁。他就是这样又活了50多年。他就是用这样残破肉体躯壳的支撑,为人类贡献了璀璨的宇宙学理论。
1942年1月8日,霍金在英国出生。
小男孩霍金相当的健康和正常,活泼好动,对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有着浓郁兴趣。正值青春反叛期的霍金也曾故意不用功,在牛津上学的三年间,霍金平均每天也就是学习一小时,所以,他的成绩至多算是中等。他的聪明却是公认的,被同学们称为“爱因斯坦”。他的同学回忆霍金,说他是傲气的。上学的第二年,他们就明白了,霍金的傲气,基于霍金是与大家不一样的,那是一种知悉了整个世界后的自傲。
德瑞克是霍金的同学。
忆及霍金,德瑞克是这样描述的:“按照霍金的标准,甚至在牛津,我们这些人是相当愚蠢的。而和比你愚蠢许多的人朝夕相处是十分困难的事。”
我过去对霍金在感情上的两次失意产生过困顿,尤其是和简的25年婚姻感情的断裂。读了德瑞克的这段话语,我释然了。一个平常的女人,哪怕是高学历的女人,与天才相处也是困难的。天才是让女人崇拜的,因崇拜而产生强烈的爱欲,这个是轻而易举的。婚姻却是天长地久地熬炼,熬炼于毫不诗意的红尘琐事之中。一个寻常的女人,在精神上是无法和天才水乳交融的,她等于买了一件自己消耗不起的奢侈品。这不是女人的错,也不是奢侈品的错。
简是外交官的女儿,中世纪诗歌研究博士,有書卷气。霍金与简育有三个孩子。医生当年判定霍金只能活两年,而简与霍金一共生活了25个年头,然后离婚了。霍金继续活,和一个叫依莲的女人结婚、离婚。再继续活,一直活到76岁。
霍金功成名就后,他的经历被拍成电影,叫《万物理论》,电影我看过,在霍金还活着的时候。霍金与简的扮演者演得逼真,形似又神似。尤其是扮演霍金的那个年轻演员,叫埃迪,外号“小雀斑”,让霍金看得也傻眼。电影的开头,是霍金和他的同学骑自行车回剑桥的场景,霍金健壮的双腿频繁地蹬踏着,与同学比试着速度,欢腾着,青春着。导演就是要告诉我们,霍金曾经是一个多么健壮的小伙子。电影在2014年秋天的多伦多电影节上举行世界首映,当时霍金本人就是台下的一员观众。电影结束之时,他的秘书从他的脸颊上擦去了一行眼泪。电影是比较诚实的,没有狗血情节,没有怨愤,伤感和破碎都是美学意义上的,不特意渲染。但是,我知道,电影没有办法拍出霍金的肉体的苦难和灵魂的孤独。不,是孤绝——世界上最深的孤绝,比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深。电影也没有办法拍出简的日复一日的细碎劳作与超然付出。每一个人都是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每一天把一块沉重的石头从山底推向山顶。
霍金和简,是两个更加例外的西西弗斯,上帝交给他们的那块石头比别人的更加沉重嶙峋。
一开始,小霍金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疾病的事实,沮丧透顶,心想怎么会有这么倒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想象自己很快就会四肢如死去的植物一般没有知觉,最后肺和心脏也会失效,想象自己很快就会死去,没有人会受得了。
在医院治疗期间,他亲眼看见一个小男孩去世了。这个事实让霍金震动,原来有人比他更加倒霉。他意识到死亡的邀请是不分时候的,人可以随时被死神邀请去。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处死。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没死。这让他忽然感到,如果自己是缓刑的话,还有许多事情值得去做。
与简的恋爱给了霍金活下去的动力。他感恩。她的爱,使他有了家的观念,也让他有了活头。他开始像个成熟的男人那样考虑着养家糊口的问题。爱情与责任让霍金变了样,时光的珍稀更让他绝不再无所事事。让霍金惊讶的是,他发现自己喜欢搞研究,尤其是宇宙学。他甚至觉得把它称之为工作是不公平的。对于热爱着的事物,其实完全不需要任何努力。选择理论物理作为研究课题是霍金的好运气,这是他的病情不会成为很严重阻碍的少数领域之一,而且,更加幸运的是,在他的残疾越来越严重的同时,他的科学声望亦越来越高,人们给了霍金许多荣耀,他只管做自己的研究就可以活得极好。
1985年,霍金去日内瓦参加一个国际会议,这期间霍金咳嗽病犯了。他做了大手术。当然,这场手术,也永远夺走了霍金的说话能力。
这场重大疾病,使得建立一个专业的私人护理机制成为必需。一些基金会愿意资助这个伟大的天才,甚至可以永久性地支付他的护理费用。霍金的身体恢复得也极快,像是凤凰涅槃。到了这年年底,他已经可以自个儿驾着轮椅出门去系里了,回到了科研第一线。有一个好消息:一种新型交流仪器在这个时候被发明。这是一套与大脑相连、能够计量快速眼球运动的神奇仪器。电脑里装了一个包含字典和词组的应用程序,通过运用控制装置,使用者能够在屏幕上浏览希望使用的单词。当他按下一个单词的时候,这个单词就会跳入屏幕下方的句子中,观看者就能读出使用者想说的话。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在以后的日子里,霍金写出了《时间简史》《果壳里的宇宙》等闻名世界的畅销书,带给了我们永恒的经典。
霍金开始世界各地游走。
有一回,霍金要去美国,他对简说,如果简不想随同他去,他敢肯定,护士依莲·梅森会很愿意取代她。
这个时候,简已经知道了依莲对霍金的情意。
霍金也爱上了依莲,依莲专业的护理能力让他受用,依莲对他的精神崇拜更让霍金那颗其实一直孤独乃至孤绝的心灵得到了滋养,他的身体和灵魂其实也需要一次骇人的爱情,他破损的身体,需要一种24小时随时守候的温情。简的心里早有一个叫乔纳森的男人,霍金知道这个。是时候说再见了,罗马的归罗马,凯撒的归凯撒。电影里面霍金与简分别得忧伤又从容,一别两宽,回眸中有肉桂色深沉的祝福。霍金与依莲、简与乔纳森,各自取回了温馨的生活。我们看了,又伤感又心疼,尤其是于霍金与简。简说:“我爱过你,我尽力了。”然后,霍金哭了。我们也跟着感动。
1995年,53岁的霍金与44岁的依莲结婚了。
1997年,简和乔纳森结婚了。
真实的剧情其实比电影粗鲁了很多。我们不知道霍金和依莲是怎么活过来的,却知道他们分手了。2007年,霍金和伊莲在分居一段时间之后离婚,这段长达11年的陪伴也走到了尽头。
64岁,这位残疾的英雄,成了单身。离婚之后,他与一位管家生活在一起,生活起居也依赖于剑桥大学为其提供的护理团。70岁生日的时候,他坦言:女人完全是个谜。这个可以与宇宙通天接地对话的宇宙之王,对于红尘中的女人,他是看不懂的。也许,了解女人比了解宇宙定律还困难。
与依莲离婚后,霍金又开始和简与孩子们有了联络。他经常去简和乔纳森的家里,或者去隔壁女儿露西家里参加家庭聚会,吃午饭或晚饭,一切好像回到了从前。大家围绕着餐桌打趣说笑,然后等着霍金做最后总结。简甚至受邀参加皇家学会授予霍金的奖章授予仪式,见证了霍金被授予了最古老的科普利奖。授奖那天,霍金竟然通过电台发表言论,说他要去太空。那是2007年5月,霍金果真去了太空,他尝到了失重的感受,说那感觉真是爽极了。全世界媒体都刊登了他成功完成太空之旅的照片。当他在失重状态下悬浮在空中,摆脱一切束缚时,他脸上的笑容几乎能让群星动容。
说霍金,《时间简史》是绕不过去的,霍金的一些宇宙学理论贡献是绕不过去的。
写作《时间简史》,当初最大的动机是为霍金与简的女儿挣点学费。一开始霍金就是想要普及版,让它面对大众,让它成为那种在飞机场、书摊上可以出售的书。
《时间简史》出版后,得到的反响是惊人的。它竟然成了全球最出名、销量也最好的科普书。这本书有多好卖呢?在畅销书榜上连续上榜237周,也就是四年半的时间,它都几乎在图书榜榜首。它被40多个国家印制。有人做过统计,全世界每75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拥有这本书。有人笑着说,这本书比麦当娜谈性的书都好卖。从相对论到量子力学,从宇宙膨胀到基本粒子,从黑洞到虫洞,这本书都有深入涉及。书的最精华部分,是霍金与彭罗斯共同研究的奇点定律,还有霍金研究的黑洞辐射,也称霍金辐射、无边界宇宙模型。
可是,这本书有多么难懂呢?
为了让普通人读懂它的基本道理,霍金又把《时间简史》写成了普及版,然而,普及版还是让人读不懂。后来,借助于哈勃望远镜和三维技术成像,这本书又推出了插图版,里面配上了二百多幅图片,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这本书。瞧瞧,我们多么像一群幼儿园里的孩子,霍金像个萌萌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可是,这样的书,怎么可能在全世界卖得如此之好?这真是一个让我们兴奋到抓耳挠腮的问题。
为了写作这篇文章,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研读霍金的书籍。仅仅是知晓霍金的生平是不够的,我必须知晓霍金对这个世界的科学和思想贡献,我才能知晓他的奇雄,他在何处奇雄?他的奇雄抵达了怎样的高度?我还在罗胖的“得到”上买了有关霍金的所有音频节目,包括《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这是我写得最慢的一篇文章,仅仅是阅读和倾听,我就用了数月的时间。这些音频,每一个我都听了近百遍。确切地说,我因为听不懂才反复地听。非常奇怪,这种听不懂让我非常兴奋,当年我读艾略特的诗集《四个四重奏》时,就是这样的感觉。是的,听霍金,就像是听难懂的诗,听雄浑的交响乐。果真是,听一遍就有一遍的进取,进一寸就有一寸的欢喜。慢慢地,我仿佛可以弄懂霍金理论的皮毛了。当然,仅仅是这个皮毛,也让我高兴得不知所措。
我喜欢的中国作家毕飞宇也说过读霍金的感受。毕飞宇说他也读不懂《时间简史》,但他依然反复地去读,仿佛很“变态”,可是,他一点也不认为这是自虐。毕飞宇曾和朋友说起这本书,通常交流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读得懂吗?”令人欣慰的是所有的回答都是“读不懂”,可是,没有人再问“读不懂你为什么还要读”,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说出这个询问的人是愚蠢的。每一回读《时间简史》,毕飞宇都觉得自己是在旅游,在西藏,在新疆。“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在毕飞宇眼里,爱因斯坦也是这样的可以反射出结晶体般光芒的雪峰,他的相对论据说全世界不超过五个人能读懂,连出版爱因斯坦书籍的编辑也没能看懂。可是,这又有什么要紧呢?既然看不懂,那就发表出来给看得懂的人看呗,哪怕只有五个!
我们就没有看见过这个人吐露一句认怂的话语,也没听见过他抱怨一句被败坏的命运。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除了这些伟大的洞见,还有他古怪的、迷人的笑容。我在诗句里把这种笑容写成“肉桂色的笑容”,我不在乎这是不是一个病句。这个人甚至肯定地认为自己“患病后比患病前更快乐,因为,我是要理解宇宙如何运行,这种病无法阻止我的意愿,所以,對我的损害比他人小一些”。他家里的墙壁上挂着玛丽莲·梦露的美照,与他那张经典的显得“恶作剧”的面孔搭配得如此炫目,让我们感觉到时间的鲜活。他发微博,演电影,活得通达又释然。这真是太励志了,让身体健全四肢发达却动不动就抑郁了的我们,都不好意思再去想死了。
如今,霍金死了。
人间再也没有这个叫霍金的人了。
可是,这个迷乱的人间,多么需要这个天才!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了,比科幻小说里的世界来得还迅猛。是的,人工智能已经像个绝对的神童从人类自己这个“娘胎”里生了出来。关于AI,我不懂,但充满了恐惧。我直觉这个孩子稍一长大,本事就会大得冲天,摁倒人类真的是小菜一碟。霍金活着的时候也对人类多次发出警告,说人工智能是自有人类以来最危险的发明,比原子弹的发明都要厉害得多。我们不懂得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后果,但我们乐意听霍金的,霍金的见解与警告比地球村所有的总统加起来的发声都让我们信服。但是,这么一个重要的时候,霍金没有了。我们再也听不到霍金对我们的忠告了。这是多么忧伤的事情。这是这个地球上多么尖锐的损失。
霍金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多重宇宙。我们只是恰巧生活在这个三维的宇宙里面,我们其实还有可能活在其他维度的宇宙中,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我希望在另一个宇宙里面,霍金的身体,没有运动神经元疾病,他只是和别的人一样,普通而健康,能走能动。他的空间不再是果壳那么小。我甚至希望霍金像毕加索那样有豹子一样的情欲,吸引女人像灯塔吸引飞蛾。如果恰巧有一份男女之间真实的疼爱,灵与肉的相惜相恋,好极了;如果没有这样的幸运,那么,他依然不会受伤于男女情感的小破事。是的,不妥当的男女情,对于这颗宇宙级的大脑来说,真的就是小破事,根本伤不着他。这个世间呵,欠他一份最基本的公允,欠他一份小提琴的腰那么美的女人的疼爱。
他是来人间说出宇宙的。
他代替神灵说话,替我们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