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是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抓好关键软件供给能力的提升,着重培育产业生态,加强资源集聚,实现园区的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和高端化发展。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将充分发挥纽带作用,通过联盟这一新型的信息通道,加强政策宣贯,组织业界交流,进行实地走访,开展专业评估,推广成功经验,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更丰富的手段,推动名园创建和试点推进工作,并确保工作成效和质量。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的指导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工作推进会暨高质量创建研讨交流会近日在线上成功举办。
激发新动能 建设新名园
会议以“奋进新时代、激发新动能、建设新名园”为主题,旨在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任务要求,稳妥推进中国软件名园创建,部署重点工作,引导推动地方工信主管部门积极开展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工作,明确创建目标、形成发展特色、完善产业生态、优化政策环境、交流典型经驗。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发表讲话。各地方工信主管部门领导、中国软件名城代表、各省市软件园区代表、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全体成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近万人在线观看会议。会议由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秘书长宋波主持。
谢少锋在讲话中指出,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是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面向中国软件名城,选取一批软件园区开展先期试点工作。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加强政策宣贯,组织业界交流,进行实地走访,开展专业评估,推广成功经验,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更丰富的手段,推动名园创建和试点推进工作,并确保工作成效和质量。
构建新生态 筑牢数字经济之基
刘文强在讲话中指出,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部署的“高质量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和软件名园,加快培育软件名企、名品”这一工作重点,赛迪研究院做了一系列支撑工作,下一步,将充分利用联盟与各地软件园区的有效联动机制,强化衔接,继续有力支撑信息技术发展司开展软件名园试点推进及创建管理工作。
会上,宁波市经信局副局长戴云、北京市经信局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处处长尤靖、武汉市经信局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谌斌、广州市工信局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处副处长朱裕忠、深圳市工信局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副处长邓自安、上海市经信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何炜、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赵配才围绕“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工作开展的难点与诉求”主题进行了汇报分享。同时,其他地方工信主管部门领导、软件园区及企业代表参加了线上会议。
各地方工信主管部门领导发言后,宋波秘书长表示,下一步联盟将依托赛迪研究院的优势资源,继续密切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开展工作,联动各地工信主管部门、重点软件园区,聚焦名城、名园建设,在思路谋划、资源整合,推动园区动能提档升级、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等方面,提供专业咨询、辅导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园区进行点对点的资源对接。在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联盟也将结合各地工信部门、软件园区的实际诉求,依托优势资源、发挥平台作用,为园区及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软件名园高质量创建研讨交流会在当日下午顺利举行。倪光南发表题为“坚持自主创新,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讲话。未名金石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合伙人黄鸥翔聚焦“用一流的投融资服务助力软件名园建设”做分享。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理事长窦凯峰、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助理邓延嵘、深圳软件园管理中心主任王辉、沈阳国际软件园产业服务集团副总裁李辉、成都天府软件园总经理何蕾、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主任李凯、长沙中电软件园董事长张晗、重庆软件园董事长杜婷婷等软件园区代表分享了软件名园申报准备工作及诉求,并从智慧软件园区建设经验、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以优势资源构建软件产业生态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会议为各位地方工信部门领导、各位园区主管领导畅所欲言、分享交流、互通互鉴搭建了平台,为进一步推动软件名园创建、相关政策落实落地、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聚焦名园建设 推动软件产业迈上新台阶
做大做强软件产业,一要尽快补齐短板,二要拓展长板优势,三要深入推动融合发展,四要优化发展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发布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软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显现,软件产业的韧性和潜力进一步凸显。
一是产业增长拉动作用明显。软件产业增加值的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国民经济前列,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在疫情期间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2020年1月—11月,全国实现软件业务收入7.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利率总额9009亿元,同比增长7.1%。二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软件著作权登记量突破148万件,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30%以上,在5G核心网的虚拟化、云计算、第三方支付系统等方面,形成了全球领先的解决方案。三是融合发展呈现新的发展格局。截止到2020年底,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了73%,关键工序受控化率达到了52.1%。四是集聚效益日益显现。软件产业集中度逐年提升,2020年1月—11月,全国各类软件园区数量达到了268家,实现软件业务收入超过5.5万亿元,为软件产业贡献了75.7%的收入。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变化形势,我们要在危机中遇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数字化产业培育新动能,以产业数字化孕育新动力,做大做强软件产业。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务实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尽快补齐短板。关键软件受制于人是我国产业生态构建薄弱的根本原因,着力发展关键技术软件,整合产业力量,培育龙头企业,推进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中间件等各应用软件的集成、适配、优化,着力突破CAD等工业软件,引导重点领域企业先试先用,推进产业突破,提升中高端软件的供给能力。二是要拓展长板优势。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软件领域,加快发展平台软件,集中力量实现创新突破,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新型基础建设,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三是要深入推动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软件赋能、赋值、赋智作用,强化软件技术在工业互联网、5G等新兴领域的应用,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进程。四是继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营销环境,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和《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20]8号文件),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完善软件价值评估机制,加快破除重硬轻软的惯性思维,加快推进特色化示范性的软件学院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软件人才队伍。
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是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抓好关键软件供给能力的提升,着重培育产业生态,加强资源集聚,实现园区的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和高端化发展。为稳妥、扎实推进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总结中国软件名园创建经验,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面向中国软件名城,选取一批软件园区开展先期试点工作。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通过联盟这一新型的信息通道,加强政策宣贯,组织业界交流,进行实地走访,开展专业评估,推广成功经验,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更丰富的手段,推动名园创建和试点推进工作,并确保工作成效和质量。
全力支撑软件名城、名园创建管理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支撑信发司开展软件名园试点推进及创建管理工作。
高质量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和软件名园,加快培育软件名企、名品,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围绕这一重点,赛迪研究院作了一系列支撑工作。在支撑软件名城创建管理方面,抽调智库软件信息服务研究所精干力量形成专业团队,重点围绕三个方向展开支撑工作。一是推动《中国软件名城创建管理办法》的编制、修订及出台,为其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汇集整理名城创建政策、资讯,支撑名城创建政策宣贯,编制软件产业发展半月报,跟踪各地软件名城创建动态,开展名城创建实地评估调研。三是积极对接软件名城及创建城市工信主管部门,为地方以名城创新为抓手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确保名城创建工作实效。
在支撑软件名园创建管理方面,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开展了很多工作。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发展司指导下成立编制小组,在了解全国各软件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的基础上,组织撰写并多次提交软件园区管理办法建议稿,同期也多次组织专家对促进软件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讨论、细化。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发展司指导下多次组织召开软件名园创建工作座谈会,实地走访重点园区,围绕《中国软件名园创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各地工信部门、软件园区、重点企业的建议。
下一步,赛迪研究院将充分利用与各地工信主管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联盟与各地软件园区的有效联动机制,强化衔接,更好地支撑信息技术发展司开展软件名园试点推进及创建管理工作。首先,基于地方工信部门及各地软件园区开展名园创建的实际需要,提供专业的规划及运营咨询服务,协助制定《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工作方案》及《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方案》。其次,在信息技术发展司指导下,开展名园试点推进“城市行”“区域行”等活动,通过政策宣贯、培训交流等活动形式,有效推动各试点单位明确目标、强化执行,确保试点工作成效。再次,在信息技术发展司指导下,组織专家支撑名园评估工作,定期形成评估报告,确保名园创建的实效和质量。此外,进一步发挥赛迪传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及影响力,对名园试点、名园创建的典型经验展开深度报道,树立典型,形成示范。
宁波:聚焦工业软件 开展名城、名园创建
推进产业发展生态优化,组织产业链系统项目,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和创新性。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与宁波市共同推进宁波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宁波聚焦工业软件方向,开展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路径,通过两化融合促进两业协同,积极培育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软件、工业APP、嵌入式软件等工业领域软件集群,打造软件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宁波软件园于2018年9月建园。自建园以来一直围绕建设特色性软件名城,高水平推进软件园建设。目前软件园内规模以上企业300家,2020年1-11月份,宁波软件园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33.6%。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先后引进中科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华为生态创新中心等资源,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带动创新工作推进。下一步,宁波将基于自身基础,补足短板,聚焦特色,深化数字赋能,不断创新发展,打造名城名园。
一是抓住软件产业的发展做重点提升,宁波将继续以工业软件为重点方向,重点关注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工业控制相关软件,比如汽车电子相关软件,打造特色化软件名城。
二是不断扩展软件园区载体,突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聚焦汽车工业互联网领域,聚集一批高水平项目。
三是深化数字赋能,推动市场培育,大力推动一批核心软件攻关,比如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同时重点推进软件在两个转型中的重要意义,一是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重要应用,二是在政府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针对不同领域加快促生新业态、新模式。
四是推进产业发展生态优化,组织产业链系统项目,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和创新性。
对软件名园创建工作的建议是:
一是希望软件名园创建参考软件名城创建模式,以综合+特色的培育模式推进,将扶优扶强与特色集聚相结合,分级分类组织开展软件名园创建,采取先认定试点园区、再评估授牌的方式,有效引导产业集聚,带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希望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业互软件系统攻关、工控安全等领域获得更多试点示范相关的支持。三是希望部属高校、事业单位能够进一步落实地方合作,在细分领域试点、探索系统攻关和人才培育等方面,为名城名园创建提供支撑。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戴云
北京:构建“一主多分”模式 实现协同发展
以“一园四带”的多点产业布局,推动中关村软件园建设成为一流的软件名园。
基于产业未来发展,北京市提出“一园四带”多点产业布局,推动中关村软件园建设成为一流的软件名园,加速海淀区互联网创新带、朝阳区数据服务提升带、通州区网络安全发展带、北京经济开发区信创园基础应用带等四大产业建设的带动步伐,以“一园四带”为中心,加快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其他区多点位协同发展、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完备、生态环境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況和中关村软件园地发展现状,提出四点诉求和建议:
第一,以“一主多分”的模式申报软件名园。北京市各区的产业特色明显,已经形成各区的产业布局,如在海淀区、通州区和北京经济开发区布局的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信创园、北斗产业创新基地等,都是为了更好破解卡脖子问题,希望北京软件园不局限于一个区域,建议构建“一个主园带几个分园”模式,加快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协同发展。
第二,加强场景建设。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动央企及行业龙头企业与北京市名园对接,发挥央企的带动效应,推动制造业领域的央企与北京市创新型企业的协同发展。鼓励联合共建协同创新平台,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建设智慧园区、特色园区,推动开放更多的应用场景,促进软件名园、重点企业融入央企产业链,通过软件名园建设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争取多渠道资金支持。根据软件名园建设相关部署,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大国家级重大工程和专项向软件名园及园区企业倾斜的力度,优先引导相关资金、基金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优先服务软件名园企业,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保障试点的任务顺利推进实施。
第四,希望加强对软件名园试点品牌的宣传力度,围绕软件名园的品牌策划推广活动,加强要素集聚和产业生态建设,活跃创新氛围,提升软件名园的影响力和软实力。
下一步,北京市会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落实软件战略,持续深化软件名城建设,积极配合做好软件名园试点工作,不断提升北京软件产业实力,完善产业生态,强化自主创新,筑牢数字经济发展之基,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赋能。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处处长 尤靖
武汉: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集群
光谷软件园是在“基础软件”“互联网+”领域具有显著发展优势的园区。
201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武汉“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称号,光谷软件园是武汉产业聚集度高、综合实力最强、入住率高、创新氛围最活跃的专业化软件园区,也是在“基础软件”“互联网+”领域具有显著发展优势的园区。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市软件产业完全停工达三个多月的情况下,光谷软件园整体业务收入达530亿元,仍然实现了5%以上的增长,体现出不屈的精神和强劲的生命力。园区除拥有达梦数据库等多家基础软件知名企业,还入驻了直播行业龙头企业斗鱼、网吧管理软件龙头盛天网络等多家互联网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此外还有金山WPS、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的分公司和研发机构。
2020年,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要求,在省市区的共同支持下,达梦数据库等多家园区企业积极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正在积极筹建聚焦基础软件的示范性软件学院。
同时,立足武汉市优质教育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启动了国家信创人才培养基地,基础软件协同攻关与体验中心等符合软件产业发展方向、需求的重点平台项目。
下一步,武汉市将以中国软件名城建设为目标,坚持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集群;继续以深化创新体制建设为工作重点,坚持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双轮驱动,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力争到2023年,园区在“基础软件”“互联网+”等领域进一步夯实,基础软件协同创新攻关中心、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信创基地等建设初见成效,园区实现业务收入850亿元以上,2025年争取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200亿元。
借此机会,提几点建议:
第一,恳请尽快出台《中国软件名园创建指标体系》和工作流程,帮助各省市园区明确目标,细化举措,提升创建工作实效。
第二,对各地的软件名园申报、创建工作,加强辅导和指导。针对不同地区、园区的产业特色,给予更多的优势资源导入和政策支持。
第三,适当给予地方软件名园建设、试点工作配套资金支持。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 谌斌
广州:培育以大型行业应用软件为主导的特色化发展格局
推进关键急需领域软件工程化攻关,提升技术创新的策源能力。
经广州市相关部门多次研究,选择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作为试点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希望通过相关工作的推进,在园区内培育形成以金融、能源、通信、交通、教育等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占主导优势的特色化发展格局,成为全国领先的高端行业应用软件发展高地。下一步,将具体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打造特色鲜明的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基地,聚焦1+3(即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工业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安全软件),推荐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推进关键急需领域软件工程化攻关,提升技术创新的策源能力。三是深化软件融合应用赋能,逐步构建产用衔接,开放开源的产业生态。四是优化园区软件整体发展环境。
广州市将进一步加快中国软件名园建设推进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仍然需要更多的指导:
一是目前试点园区在各个细分行业领域里都有众多优质的名企名品,但是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技术协同攻关方面还有不足,急需在协同攻关中心、体验中心等方面的建设上加强指导,在基础软硬件的研发上提供更多支持。
二是在《中国软件名园创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当中,虽然对各个指标体系都做了明确,但是部分指标,比如软件产品在国内及全球产业生态当中的影响力等较定性化的指标,难以界定和核实,也需要进一步给予明晰指导。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处副处长 朱裕忠
深圳:加强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和配套能力建设
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加强产业链、创新链的配合,推动建设更多科研机构创新载体。
深圳市申报软件名园推荐的是深圳湾科技园区。截止到2020年底,园区入住优秀软件企业200多家,其中全国软件百强企业2家,软件类上市企业2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00家。在此,对名园申报工作提五点建议:第一,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对企业多次提及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对于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面临研发、攻关周期长,风险大,投入大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探索建立国家级软件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持续投入研发工作。
第二,加强软件园区服务平台建设。提供设计咨询、知识产权、产品适配测试、人才培养交流、赛事展览展示、投资融资、法律服务等企业所需的配套服务。对高端公共服务,需进一步加强建设。
第三,坚持协同创新。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加强产业链、创新链的配合,推动建设更多科研机构创新载体,比如创新中心,攻关基地等。
第四,做好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软件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创新领域人才缺口逐步扩大,特别是复合型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希望能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在满足高端人才供给的同时,缓解小企业人力资源日益紧张的压力。
第五,加强数据安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企业对数据确权和应用需求非常旺盛,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合法合规地使用数据。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处副处长 邓自安
上海:发挥资源集聚优势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发挥上海科创资源集聚优势,以研发设计类软件为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上海市经信委经研究确定,软件名园工作申报主体为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园区为浦东软件园,申报优势领域为工业软件。高质量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工作开展的难点有三个:一是要突破工业软件核心技术难。工业软件研制首先要拥有工业知识、工业经验和技术诀窍的积累,然后再通过应用进行不断的迭代。要探索突破创新的方法和路径,发挥上海科创资源集聚优势,以研发设计类软件为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二是构建高质量产业创新生态难。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创新生态,需要各方长期的努力。上海将以创建中国软件名园为契机,以张江科学城、浦东软件园为基础,聚焦集成电路、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联合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打造协同攻关和企业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集聚一批工业软件企业打造工业软件特色园区。
三是软件名园专项政策执行难。根据要求,要处理好不同园区、不同企业关系,在扬长补短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兼顾公平与效率的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弥补市场缺失,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上海将加强工业软件产业在园区的布局和发展,联合各方力量打造协同攻关和检验推广中心,积极布局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企业集聚发展,不断优化园区产业生态的打造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浦东软件园的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 何炜
济南:推动软件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把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创建作为济南市软件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抓手。
此次開展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工作,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协作水平,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有利于实现特定产业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济南市和齐鲁软件园夯实了软件名园试点的基础。济南是第二个被授予中国软件名城的城市,基础软件链条相对完整、行业应用软件种类丰富、信息安全软件能力突出。
近年来,济南市从顶层规划、载体建设、项目谋划、政策保障等方面全面发力,着力打造一流产业生态。特别是在优化政策环境发面,先后出台了数字经济、软件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了“1+N”的政策和产业规划体系。齐鲁软件园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4大软件园之一,国家首批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济南2020年1—11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业务增速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增速。齐鲁软件园在2020年初率先提出“争创首批中国软件名园”的目标。
目前,济南市成立了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三方组成的中国软件名园试点推进工作专班,中国名园创建试点方案已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济南市工信局和齐鲁软件园将按工业和信息化部试点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细致、全面总结和梳理,把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创建作为济南市软件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济南软件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 赵配才
加强软件自主创新
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成为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的强大驱动力。我国软件产业可以通过持续创新,拥有和发达国家同台竞技的能力。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中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极其有利,中国巨大的软件内需市场将成为我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的强大驱动力。
经过2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软件业产值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软件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是新型产业,与汽车等传统产业相比,我国有更多的机会在短时间内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
凭借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中国软件产业在国际上已经拥有了足够大的体量和影响力。虽然我国在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等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但是有足够优秀的应用案例能够证明,我国软件产业可以通过持续创新,拥有和发达国家同台竞技、分庭抗礼的能力。
目前,“重硬轻软”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对投资大、研发周期长的软件,开源软件等,存在使用多、研发少的情况,大家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还不够。希望大家多总结中国软件产业这些年发展的经验,改进不足之处,争取进一步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汇聚智慧 创建名园
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汇聚集体智慧,提出特色取胜、创新机制、接轨市场、结果导向等建议。
据统计,2020年1-11月,全国各类软件园区累计完成业务收入超过5.5万亿元,为整个产业贡献了超过七成的收入规模。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质量地建设软件园区,实现园区的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智能化产品,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共享化生产,服务化延申等为特征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十分重要、非常必要。
联盟围绕中国软件名园创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积极汇集联盟精干力量,组织撰写并多次提交软件园区管理办法建议稿,实地调研7家重点园区,为软件名园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汇聚集体智慧,对下一步名园创建管理工作提交意见建议。
2021年,联盟将继续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指导下,贯彻落实《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紧紧围绕软件名园、信创产业、产教融合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加强政策宣贯,开展专业评估、推广成功经验,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更丰富多样的手段形式,来推动各项工作。
——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理事长 窦凯峰
投融资服务 助名园建设
企业需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可持续研发能力、优秀的管理团队、明确的目标客户、清晰的商业模式。
投资机构能解决入园企业融资的诸多需求,除了为融资企业提供资金之外,还能对所投资企业进行赋能,帮助企业成长。投资机构可以帮助园区做产业规划,机构的从业人员对产业、经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专业判断和理解能力,可以帮助园区做产业规划。
投资机构的从业人员在投融资业务开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资源,可以根据不同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来推荐相应的企业入园,也可以帮助园区来甄别准备入园的企业是否符合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建议园区在创立初期考虑引进投资机构或与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助力园区招商、培育龙头企业、增大产业量。园区的孵化器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帮助企业梳理商业模式,优化管理团队、股权结构、发展规划等,做好这些中小企业和投资机构对接的前期工作,让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更高的成功率去对接投资机构。
现在,企业只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可持续研发能力,优秀的管理团队,明确的目标客户,清晰的商业模式,就会受到投资机构的持续关注。从创业融资到IPO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未名金石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合伙人 黄鸥翔
打造未来核心引擎
中关村软件园在深度学习平台、计算能力平台、计算框架、知识图谱、行业应用等核心攻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网联、工业互联网和量子科技等四大新兴领域已成为智慧信息产业创新高地,园区立足四大领域打造未来核心引擎。中关村软件园人工智能企业在深度学习平台、计算能力平台、计算框架、知识图谱、行业应用等当前核心攻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软件园集聚了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和创新平台,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未来,软件园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继续发力,打造中国工业互联网集聚新高地,为经济增长、科技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中关村软件园已经与北京市石景山区强强联合,建设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从项目源头、服务体系、专业平台和金融服务等四个方面发力,助力产业集聚发展。 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等三大领域,软件园共有8家企业,别为IBM、腾讯、百度、国盾量子、国科量子、神州信息、北京量子体系科技和国开启科。此外,园区还拥有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等量子领域领先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中关村软件园企业资源优势明显,各类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端、技术端、延伸服务端、测试端等各环节积极布局,整体优势明显。
——中關村软件园副总经理 邓延嵘
抓资源 建平台 树品牌 做服务
深圳软件园吸引企业、吸引产业并不是仅依靠亮眼的经济数据,打造园区服务品牌也是一个核心的要素。
深圳软件园主园坐落在深圳高新区,整体产业空间面积近500万平方米,以深圳高新区各园区为基础进一步推进产业空间发展。园区于2002年获批的科技部的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同时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首批的国家软件出口基地。
2019年园区整体收入1.42万亿元,增长的幅度达238.91%。其中,软件和服务业的收入6263.07亿元,从业人数超过50万人。同年的科技部的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评价结果为综合排名全国第一。
园区服务的核心是通过“抓资源、建平台、树品牌、做服务”,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将每一个要素按照平台化的思路去实践,并将由此形成的平台打造成品牌。园区致力于推进建设以国际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转化与应用示范基地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和企业总部特征的新一代产业园区,成为深圳未来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新平台和创新“高地”。
除此之外,园区还推出“Meetup”人文主题文化活动,包括Meetup品牌文化活动:总裁有约沙龙、羽毛球、篮球、户外登山、户外拓展等旨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丰富园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业余生活,促进交流、互通有无。——深圳软件园主任 王辉
服务定义发展 数字引领升级
园区未来的发展目标是:破解产业困局,聚焦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发力建设中国软件名园。
沈阳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沈阳国际软件园区的进一步完善,以产业链创新创业平台,生活服务配套为基础的发展环境,为园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人才招聘、产业对接、创新研发、利益成果转化、宣传推广等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服务,推动园区在产业规模、公共服务能力、综合配套水平,园区形象等方面达到国际水准。
沈阳数字经济产业园依托现有的基础服务支撑、企业的预算服务支撑、孵化服务支撑、经营服务支撑、创新服务支撑,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导入创新培育产业集群,打通园区内产业链上下游,进而实现了园区以数字经济为特色的产业聚集。
经过10年的培育,园区已经拥有30余家辽沈本土成长的全国细分行业领军企业以及22家拟上市的培育企业。园区未来的发展目标是:破解产业困局,聚焦发力建设中国软件名园。预计未来5年实现园区整体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入驻的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超过1500家,预期园区的员工规模达到10万人以上,计划培育100家左右的本土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推动20至30家的企业成功上市,打造2至3家独角兽企业。
——沈阳国际软件园副总经理 李辉
把握主线 协同发展
在整合资源、协同支持、应用牵引、创新驱动、人才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
2020年对大家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挑战,不断在疫情防控和园区发展之间权衡取舍,在统筹的过程中都收获了各自的成长和转变。天府软件园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为主线,突出抓好工业软件供给能力提升这个重点,在整合资源、协同支持、应用牵引、创新驱动、人才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关键技术协同攻关、解决方案应用体验、典型软件优化迭代的工业软件发展闭环,提升工业软件供给与服务能力,着力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推出一批拳头产品。打通覆盖研发设计、工艺仿真、原型测试、生产制造、运维服务、金融保障、人才培养等各环节的工业软件产业链条,促进全要素协同。下一步,天府软件园将着力推进7个方面工作。第一,坚持工业软件产业特色化发展,打造行业品牌。第二,坚持工业软件领域创新驱动,实现关键软件攻关。第三, 集聚优势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同产业生态。第四,坚持优化工业软件产业环境,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专项政策保障措施。第五,加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传统特色领域产业与工业软件产业交互式发展。第六,积极推动工业软件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链上下游整体布局。第七,认真总结名园创建工作的典型经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推广。
——成都天府软件园总经理 何蕾
赋能赋值 打造转型新格局
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提前做好规划部署,努力实现打造中国软件名园发展要求。
山东省济南市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挖潜力,强化担当乘势而上,加快构筑软件产业发展新格局,增强发展新动能,激发发展的新活力。
齐鲁软件园区以加快推动软件产业发展为宗旨,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引导产业聚集,优化产业生态,扎实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现已形成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包括以应用软件大数据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大数据产业,以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为方向的人工智能产业,以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为核心的集成电路产业,以自主创新为方向的信创应用产业。未来,要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提前做好规划部署,努力实现打造中国软件名园发展要求,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助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首先,要规划引领前端布局,全力营造名园创新的新生态。其次,要树立软件园区目标定位,树立共同愿景,以加速数字的产业化和把产业数字化为双轮驱动,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夯实研发平台支撑,加快融合应用推广,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为关键举措。同时,要用项目支撑产业升级,聚力打造名园产业新高地,国家大数据产业基地,重点引进大数据技术研究机构、研发应用企业、众创空间交易平台、大企业总部等。
——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主任 李凯
创新引领 打造区域 特色产业生态
长沙中电软件园的产业特色集成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为湖南、长沙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提供了核心支撑。
多年以来,长沙中电软件园充分利用固有优势,并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实现了园区的快速成长和发展:一是以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国防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园区依托中国电子与国防科大等高校的战略合作,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的三方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径,围绕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由国防科大承担科技成果的源头创新,政府出台规划政策引导产业发展。社会资本发挥专业化、市场化的优势,形成了军政产学研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畅通了前沿技术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成果利益分配、成果孵化成长的四个渠道,实现了科技成果到高校、到市场的关键逾越,推动了高性能计算机、北斗通信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二是以科技协同创新,构筑央企双创的组织平台。园区作为中国电子、湖南省、长沙市共建的产业服务平台,以构建央企为龙头的信息安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抓手,形成了央企对接、产业聚集、协同创新三大双创平台。三是以资源开放共享,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加技术创新联盟的服务平台。园区依托央企资源自建或联合共建湖南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示范中心、中电工业互联网数据可控联合创新中心、北斗开放实验室、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中心等20多个公共技术平台。
——长沙中电软件园董事长 张晗
多维认知能力 提升软件园区硬实力
软件园区不应该完全基于物理层面去考虑,而是应该基于产业发展的情况,探索如何配合软件产业快速弥补短板。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支持下,开展中国软件名园的创建工作,对于软件园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撑和产业规划支持。根据自身的实践对于中国软件名园的创建提出几项建议:一是希望在中国软件名园的创建过程中,在侧重点或者目的性上,与中国软件名城要有所区分。比如在很多城市,软件园区其实都承载了整个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是不是能够更多地考虑增长率的指标,或者比重和份额进行一定调整。二是除了创建综合的大型的园区赛道之外,还可开辟特色园区的赛道。在这样一个赛道当中,可以通过对比每个园区的特色优势以及每一年在关键指标上的提升,考察园区的成长性和提高率。
对于软件园区的运营应该是to B、to C以及toG的。而对于软件园区的建设来讲,不应该完全基于物理层面去考虑,就是按照1.0到2.0,再到3.0,按部就班去发展,而是應该在目前特殊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下,基于现在以及未来的产业发展情况,探索如何配合软件产业快速弥补短板,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庆软件园董事长 杜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