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陇东戏剧运动论述

2021-03-02 17:25胡文建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宣传队陇东秦腔

胡文建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与传媒学院,甘肃 成县 742599)

抗日战争期间,甘肃陇东兴起了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轰轰烈烈的戏剧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庆阳、环县、镇原等地先后组建了陇东剧团、庆阳县(今庆城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民教馆、庆阳抗战剧团、三八五旅文艺宣传队等戏剧团体。作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抗战时期陇东的戏剧运动始终受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与延安文艺运动紧密相连。目前,学界对陕甘宁边区戏剧的研究多集中在延安,对陇东的关注较少。

一、抗战时期陇东的戏剧运动

抗战期间,陇东戏剧运动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旧秦腔班社活动多,二是红色戏剧团体大量涌现。

1. 抗战时期陇东秦腔戏剧班社活动

陇东地区在宋、明时期已有戏楼、戏台,如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的环县卢家湾白马城戏楼、明朝万历年间的环县兴隆山戏楼等。但那时候的戏班是随聚随散的民间自乐班,班社名称和演出剧目都无从考证。较早有明确记载的陇东地区戏曲班社活动是从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开始的,当时有陕西周至县李聚财带领的戏班在宁县宇村庙会上演秦腔《曹夫走雪》《三娘教子》等剧目,还有正宁县的王祖戏班、宁县早胜三胜班等。从辛亥革命到民国时期,戏班和演出逐渐增多,绝大多数为秦腔剧团[1]。

从表1可以看出,有记载的28家戏剧班社分布不均匀,其中宁县12家、镇原8家、庆阳2家、西峰2家、正宁4家。除西峰市马家班为商界联办,其余都为私营,演的绝大多数为秦腔旧戏,主要靠卖票收入维持。陇东地区民间戏剧班社主要集中在宁县和镇原等南部地区,其中宁县振兴社科班是陇东地区最早的民间戏曲科班,于1932年组建,班主杨振藩,主要演员有张庆梅、马冬生、张新敏、钟世亮等。振兴社先后招收学员50多名,在艺术上出类拔萃的有刘振中、李德山、屈海山、李兴寿、王兴民、陈如意、杨德山等艺人,这些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镇原一带最活跃的戏曲骨干,他们有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剧团的业务负责人,如刘振中、李德山、杨德山等。其中,刘振中还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曾当选为剧协甘肃分会理事[2]。

表1 抗战时期陇东各地秦腔班社活动

续表

影响较大的班社还有庆阳仁兴社,是新中国成立前陇东地区活动时间最长的秦腔班社,前后活动33年,董志塬较有名气的艺人都先后在该社从事过演出活动,为发展庆阳地区的秦腔艺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秦腔班社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陇东地区,个别班社到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和宁夏的固原等地也进行演出。从演出剧目来看,前期的演出全是旧戏,以三国戏和列国戏居多,对宣传动员抗战的作用不大;在马健翎等人进行了秦腔的改造之后,秦腔的宣传抗战作用才得到了突显。

2. 陇东红色戏剧团体概述

抗战时期陇东的戏剧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共产党人的领导和红军文艺队伍的影响,陇东地区红色戏剧团体活动日渐增多,戏剧成为宣传抗战、教育民众最主要的文艺方式。

(1)红军教导师宣传队。1936年6月,红军西征进入陇东,红军文艺队伍中的红军步兵学校宣传队在队长蔺子安的带领下,在环县河连湾、木钵和镇原县等地进行文艺宣传。他们第一次把《放下你的鞭子》《活捉蒋介石》《抓白匪》等形式新颖、战斗性强、革命性强的剧目带到陇东大地。红军步校进驻庆城后改为红军教导师,步校宣传队也随之改名“红军教导师宣传队”。宣传队进驻庆城以后,宣讲党的政策,消除百姓顾虑,动员群众起来与地主恶霸作斗争。1937年4月14日,庆城县各界民众召开斗争冯家父子大会。宣传队上街书写张贴各种“反冯”标语和漫画,为群众表演了揭露“八大家”反动罪恶的大型活报剧、快板以及宣传减租减息、反对高利贷、号召团结抗日的剧(节)目。还帮助县民教馆和县女子完小排练文艺节目,主要剧(节)目有《不识字害处多》《不当亡国奴》《爱中华》《送郎当兵》《小放牛》《二流子转变》等。1937年8月宣传队奉命撤离庆城。宣传队在庆阳期间,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传授了许多文艺节目,对庆阳戏剧活动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3]8-9。

(2)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队。这是陇东解放区以及陕甘宁边区成立较早的文艺团体之一,三八五旅于1937年10月底到达庆阳,同时组建宣传队。早期演出的剧目活报剧《纪念列宁》、话剧《抗日》、歌剧《松花江》、歌舞《参加红军好》等红军时期保留下来的主要节目。宣传队还结合当时陇东革命老区真人真事,创作了一些剧目,比如康志强在曲子驻地体验生活,以该团二营战士为题材创作的《两兄弟》,表现国民党军队里面的兄弟俩不堪忍受虐待,弃暗投明。在合水县丑家川,康志强以当地劳动英雄爱民模范徐怀义的事迹为题材创作了眉户剧《徐怀义与仇家川》,杨华在西华池望宁堡连队深入生活时,以模范班长文世贤带领全班战士练兵、生产、学习方面的事迹创作了大型秧歌剧《送喜报》等。

宣传队成员一部分来自红军宣传队,最早的队员中如苏林、罗挺、张星点等都是30年代参加革命的四川籍红军战士。后来从部队及团属宣传队调入约30余人,其中有770团的鲜春、向荣、郭锦华等。还有鲁迅艺术学院调来的周炳忠、李敏、刘秋山,延安烽火剧团调来的和贵友等[3]160。三八五旅创作演出剧目比较复杂,有记载的88部戏中,话剧30部(其中多幕剧2部,苏联话剧1部)、歌剧16部、讽刺喜剧1部、哑剧1部、秧歌剧3部、歌舞剧3部、活报剧5部、京剧7部、京剧现代戏1部、眉户剧7部、秦腔传统戏7部、秦腔现代戏8部。戏剧的形式多样化,传统戏比重小,话剧和秦腔现代戏、京剧现代戏占比重大,与生活关系紧密。宣传队诞生于陇东,驻守陇东,在陇东的戏剧活动对陇东革命根据地文艺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三八五旅政治部皮影戏团。1944年底在庆阳县城正式组建,组长田益荣,组员李义、李圣海、刘光第、胡文博、王文才、陈建海等人,先后编写演出一些历史题材的皮影剧本,如《文天祥》《洪承畴》《屈原》《盗虎符》《河神娶妻》等,还有一部分反映陇东军民生活的,如反映进步战士的《张存志》、写挖甘草大王《张治国》、劳动英雄《郝树才》、描写排长徐怀义《改造丑家川》等。从1944年组建到1946年合并,深入几十个部队驻地和村庄,先后演出240多场[3]257。

(4)陇东剧团。这是在陇东活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戏剧团体,其前身是成立于1939年的庆环农村剧校,后因庆环分区并入陇东更名为“陇东剧团”,新中国成立后被整体改编为甘肃省文工团。其在抗战期间演出的主要剧目都是取材于抗日战争的现实生活,如《慰问队》《血战平阳》《苛岚县》《送郎上前线》《那台刘》《张培谟除奸》《兄妹开荒》《保卫牛家堡子》《官逼民反》《模范城壕村》等剧目。

陇东剧团在抗战期间演出的有记录的83部剧中,表演唱的10部、歌剧4部、活报剧1部、秦腔现代戏35部、秦腔传统戏18部、秧歌剧10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剧目占了多数,新形式的戏比旧形式的戏多。创作、演出剧目中没有一部话剧,秦腔戏则有53部之多。

抗战时期在陇东地区活动的戏剧团体除上述四个红色戏剧团体外,延安红色戏剧团体如延安烽火剧团、延安抗战剧团、延安民众剧团、联政宣传队等也先后到陇东演出,延安《解放日报》对陇东地方戏剧组织活动也有零星记载。

庆阳三十里铺社火队在陇东分区民间新秧歌比赛中获得了全分区新社火第一奖[4]。别的村办冬学,群众不积极。史家店村只有八个人报名。黄润领导的庆阳三十里铺社火队,通过排戏、扭秧歌办冬学,识字效果好。有些村学习黄润的办法,教学员唱曲子、扭秧歌,学生感到有趣,回家宣传:“冬学真美气,识字不算,又唱又玩。”柳树湾冬学也转成识字组,采用唱曲子识字的方法进行学习识字[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陇东革命老区戏剧运动,作为陕甘宁边区革命文艺运动的一部分,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使红色戏剧成长为陇东革命文艺运动中的主力军,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对于继承和发扬革命戏剧的优良传统,繁荣今天的社会主义戏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抗战时期陇东戏剧运动的价值与意义

抗战时期,陇东的各类戏剧团体特别是红色戏剧团体的演出活动,为宣传抗日、动员群众支援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1. 推动了陇东抗日运动的蓬勃发展

由于陇东老区群众爱看戏,戏剧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教育吸引观众,更容易被群众接受。陇东红色戏剧团体充分利用群众爱看戏的特点,从实际生活出发,把富有地方特色的秦腔、秧歌、社火等形式的戏剧活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紧密结合,使得这一时期的戏剧运动在利用戏剧教育民众、组织民众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陇东剧团、三八五旅宣传队等常年活动在农村部队,陇东的各县区以及广大山村、连队驻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逢年过节、集市贸易、庙会、骡马交易会等,都是他们为工农兵服务、宣传演出的大好时机。他们还配合当地政府和军队开展各项实际工作,例如减租减息、抗旱救灾、支援前线、动员粮草等。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与工农兵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群众热情地唱道:“鸡娃子叫狗娃子咬,咱们的剧团进村了。”

三八五旅宣传队队员康志强回忆,在演出《夫妻逃难》时,该剧写一对夫妻在国统区受不了反动派的残害,背井离乡逃向解放区,揭露蒋介石、胡宗南为抓打内战、抓壮丁,欺压老百姓的罪行。由于演员表演逼真,特别是女演员演得活灵活现,看戏的群众都被这对夫妻的表现感动了。一个老大娘流着泪走进场子说:“你们太可怜了,胡宗南该杀,把你们欺压到这步田地,今晚就住我家给你擀面吃,明天找政府安排你们的生活,咱边区政府是乐意帮助穷苦老百姓的。”看戏的群众都以为这对夫妻真的是从蒋管区逃来的,都争着把他们往自己家里拉[3]345。镇原县民教馆联合秧歌队演出的戏剧使群众深受教育,一个农村青年看了《参加游击队》之后感动得哭了,随后就报名参加了游击队。一位农会主任连看三遍《秦学义翻身》,并对演员们说:“你们演的斗争恶霸地主的戏,可以让这些地主们来看,让他们知道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3]311据不完全统计,环县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参军6131人,牺牲有案可查的烈士398人,征粮14.2万石,征草153.78万公斤[6]。而1936年环县人口只有39375人,到1948年人口也只有50536人[7]。可以说,陇东红色戏剧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在陇东的抗日救亡革命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陇东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中能做出巨大的贡献,与红色戏剧运动的开展是密不可分的。

2. 丰富繁荣了陇东的戏剧创作

抗战时期,陇东戏剧运动的发展不但宣传了党的抗日救亡政策,也有力促进了陇东戏剧的创作,涌现了一批受大众欢迎的、由著名剧作家(柯仲平、马健翎、黄俊耀)、本土作家(黄润、袁静)甚至不识字的农民姚文睿、刘志仁等创编的以秦腔、秧歌、眉户为主的戏剧作品。

如三八五旅宣传队编演的歌剧《逃难曲》、话剧《抗日》《送郎上前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直接为抗战现实服务,还排演其他戏剧如歌颂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活报剧《纪念列宁》、宣传妇女解放的《莫缠小脚》等。三八五旅宣传队编导人员在合水县仇家川深入生活,与排长徐怀义和群众多次座谈,与村民同吃同住,很快创作出大型眉户剧《徐怀义与丑家川》,排练时还邀请徐怀义和仇家川村民仇新学到场指导,该剧在当地公演时受到热烈欢迎[3]299。国统区的史老汉到丑家川来看亲家,看了《徐怀义与丑家川》演出后,对丑老汉慨叹地说:“你们有个徐排长,白天生产,下晚给群众办事,忙得很。我们有个刘排长,白天拦路,下晚抢人,也忙得很。瘟神送不走,佛爷也请不来啊!”[8]陇东剧团鹏飞编写的秦腔《慰问队》写一个从日本来华慰问战士的姑娘,在战争前线见到自己的哥哥,兄妹二人悲愤异常,写出了日本军民的反战情绪。赵守一编写的大型秦腔《上前线》写妻子受身为特务分子的干爹的挑唆,反对自己的丈夫参军,其干爹又勾结土匪包围村庄。最后军民团结奋战,打退了敌人,处决了特务。这些剧目在当时群众中影响很大,发挥了很好的宣传、组织、教育群众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陇东新创作的秦腔现代戏有40多部,秧歌剧有《货郎担下乡》《二流子偷鸡》《山神算卦》《夫妻开荒》《黑牛耕地》《种棉花》《秋收颂》《养胖娃娃》《不用法币》等10多部,歌舞剧有《松花江“九·一八”》(蔺子安作)、《小放牛》(高波改编旧戏)、《王金成转变》(余朝文)、《张治国》《徐海水防奸》(翟强编剧,贺绿汀作曲)、《烧炭英雄张德胜》(荒草编剧,贺绿汀作曲)、《邯郸起义》(王植庆)、《王木匠进城》(翟强编剧,丁洪作曲)、《李福堂》(王文才编剧,张星点作曲)等10多部。

《甘肃戏曲志》中收录抗战期间甘肃省新创作剧目26部,包括秦腔现代剧14部:墨遗萍的《阎王寨》《张凤娇》《苛岚县》《田胡子过泾川》,赵守一的《新三娘教子》《转变》《上前线》,田益荣的《有田敏子》《新柜中缘》,康志强的《马杏儿》《钟专员》《裴锦章回家》,程秀山、穆柯夫的《保卫牛家堡子》等;秦腔历史剧4部:《卧薪尝胆》《河神娶妻》《文天祥》《洪承畴》;眉户剧8部:《丑家川》(范景宇)、《大家喜欢》(马健翎1943年创作于庆阳县)、《模范城壕村》(柯仲平1944年创作于华池县)、《破奸案》《二斗粮》(程士荣)、《大脚好》(黄俊耀)、《坚壁清野》(慕容科)、《小两口》(程士荣)等全部出自陇东地区。

陇东地区有些剧目像《减租》《刘巧告状》等还演到了延安。庆阳三十里铺农民黄润创作的《减租》被《解放日报》全文登载,并在延安上演,由贺敬之、王家乙、黄润主演。黄润在回忆录《我给毛主席演过戏》中记载,毛主席在看《减租》后对他说:“你们的秧歌演得很好,以后还要好好干,要多演多唱多宣传,把你们周围的群众都发动起来。”[9]宁县盘克乡南仓村的刘志仁带领村民对旧社火进行改革,编演人民群众的新生活,创造了大量新秧歌剧如《日本太狠心》《交公粮》《保卫边区》等。记者朱平在1944年6月2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以《社火头刘志仁》为题,用1500多字的篇幅报道了刘志仁编演有关抗战和生产的新秧歌在老百姓中受欢迎的情形。周扬曾高度评价刘志仁是“新秧歌运动的先驱与模范。”1945年1月,刘志仁被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授予“特等文教英雄”称号。

3. 有力地促进了陇东社会文化向现代转型

陇东红色戏剧团体充分利用秦腔、秧歌剧、社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挥了强有力的战斗作用。同时,他们还通过戏剧活动对群众进行扫盲识字、宣传科学卫生运动,反对封建迷信。抗战初期,陇东群众文化水平极低。“陇东老区所辖地域,在革命胜利之前,只有5所完全小学,农村中文盲占90%”[10]。陇东革命党人从1934年底在南梁建立第一个列宁小学开始,就积极开展革命文化活动,以教唱歌曲,演歌舞剧、活报剧等形式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全体民众参与的陇东红色戏剧运动有力地促进了陇东落后的农村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突出表现在共产党人领导下开展土地革命、教育民众反对封建迷信、支持妇女解放等戏剧的创作与演出上。如眉户剧《十二把镰刀》中为生产连夜打镰刀的玊小二;《模范城壕村》中领导全社组织变工队积极生产的张振财;《牛永贵负伤》中为掩护我军伤病员和敌人进行机智斗争的赵守义;《军民互助》中动员母亲多次为战士提供住处的青年农民桂生;《马杏儿》中积极响应边区政府号召,带头生产劳动,获得丰收,并勇于和坏人作斗争,积极帮助游手好闲的懒汉转变思想的马培恩与马杏儿父女;《三妯娌》中积极参加共产党举办的接生训练班,讲究卫生,用新方法接生的老三媳妇等。庆阳县民教馆工作人员苏仁带领团队在十五里铺桃花山庙会演出自编剧目《种棉花》《讲卫生》,还将自己制作的几百条卫生巾分发给群众,讲解使用和制作方法。

这些剧目内容和人物形象源于生活,贴近现实,塑造新农民形象,表现根据地民众突破了保守狭隘的农民意识,接受了革命思想,革除传统陋习。这样的戏剧演出吸引了陇东群众,充分调动了民众的情绪,让民众在看戏过程中受到教育。

三、结语

抗战时期陇东戏剧运动不但教育娱乐了当地驻军和民众,宣传了抗日救亡政策,更为陇东地区乃至延安培养了戏剧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甘肃乃至全国戏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陇东剧团为代表的陇东戏曲表演团体的历任负责人和业务人员,绝大多数同志在甘肃和其他省市担任了戏曲或其他文艺部门的领导人或业务骨干(据不完全统计,陇东剧团成员在新中国成立后任省级文化部门负责人的有15人,有7人担任过省剧协主席或副主席)。陇东剧团更是在1949年9月被整体改编为“甘肃省文艺工作团”,《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收录甘肃省抗战时期创作剧目25部,全部出自陇东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延安戏剧团体的帮助和陇东剧团、三八五旅文艺宣传队等戏剧团体的带动,陇东各地剧团和村社秧歌队等团体组织得到了充分发展,创作和演出活动活跃。陇东戏剧工作者深入抗日军民中体验生活,把戏剧作为武器,在戏剧作品中反映广大民众的喜怒哀乐,反映大后方的生产和建设,真正将戏剧运动与民族解放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戏剧真实反映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日的战斗精神,这些都有力地配合了边区政府的工作。可以说,抗战时期陇东的戏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文艺斗争的成功,在改造民间戏曲艺人、发动群众集体创作与演出中,党的革命政策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深化。在丰富军民生活的同时,有效地传播了红色意志、红色精神,在当时的陕甘宁边区乃至全中国播下了红色戏剧的种子,种下了红色戏剧的基因。这不仅丰富繁荣了陇东的戏剧创作,推进了波澜壮阔的陕甘宁边区文艺运动,为推动抗战革命文艺运动、为陇东和甘肃乃至全国革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宣传队陇东秦腔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陇东皮影:刻在牛皮上的脉脉乡情
关于长征时期红军“宣传队”的功能探究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从80年办报史看《陇东报》的全媒之路
THE PEOPLE’S ’ SQUEEZEBOX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活动掠影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路线图
宣传队的跳舞骨干当年风韵今朝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