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消毒。(资料图)
1月20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导公路、水路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装卸和运输相关作业单位和人员做好新冠病毒防控和预防性消毒工作,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要求,交通运输部制定了《公路、水路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预防性消毒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预防从事公路、水路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装卸和运输相关作业人员受到新冠病毒感染,防止新冠病毒通过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运输渠道传播。
《工作指南》指出,企业需按照“谁的货物谁负责,谁作业谁组织消毒”的原则,货主或受其委托的装卸货作业单位负责组织或委托消毒单位对进口载货集装箱在首次掏箱卸货作业时实施预防性消毒。对进口空箱在装运货物、清理维修时实施预防性消毒。非冷链集装箱物流企业,应主动向货主或货代确认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是否来自高风险国家或地区,负责组织或委托消毒单位对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国内运输段装运前后的装载运输工具实施消毒,做好一线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作业单位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标准要求,按照本指南要求做好新冠病毒防控和预防性消毒工作,执行当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项工作部署。
《工作指南》明确,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督促指导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承运单位落实运输环节的主体责任并实施相应的消毒处理措施,在国内运输段落实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运输工具消毒、一线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配合检查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倒箱过车(从进口集装箱换装至国内运输车辆)过程中的消毒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工作指南》还对装卸、运输过程防控要求,装卸、运输过程消毒要求,从业人员安全防护要求,应急处置要求,装卸运输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退出机制等内容做出了明确指示。
1月18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根据新修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交通运输部组织对2016年印发的《从事港口危险货物储存作业的港口经营人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大纲》(以下简称《大纲1》)《危险化学品港口经营人的装卸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考核大纲》(以下简称《大纲2》)进行了修订。
《大纲1》适用范围为从事港口危险货物储存作业的港口经营人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港口危货储存单位主要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由设区的市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交通运输部《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从业人员考核和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和《大纲1》的要求组织实施。
《大纲2》适用范围为危险化学品港口经营人的装卸管理人员。要求危险化学品港口经营人的装卸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考核,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交通运输部《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从业人员考核和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和《大纲2》的要求组织实施。
两部大纲还细化了考核方式及合格标准、考核内容及要求、具体内容及分值分配,提供了考核样题作为参考。要求各有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根据考核大纲尽快修订考核题库,组织开展危险货物港口从业人员考核,严把危险货物港口从业人员准入和能力适任关,并督促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开展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考核。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0年版)》(简称《指导目录》),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
《指导目录》梳理了交通运输领域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以及部门规章设定的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事项。对列入《指导目录》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按照完整、清晰、准确的原则,列出设定该事项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具体条款内容,明确实施依据。
综合交通运输。(资料图)
《指导目录》对相关执法事项的实施主体作出了规范,明确了“第一责任层级建议”,同时要求按照“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原则,把查处违法行为的第一管辖和第一责任压实。
《指导目录》印发后,各地可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和地方立法等情况,进行补充、细化和完善,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事项的责任主体;研究细化执法事项的工作程序、履职要求、自由裁量标准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