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昱森
2 0 2 0年12月3 0日,洛南岭南生物科技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员工在香菇大棚里为菌棒疏蕾(新华社 陶明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离不开科技力量。科技为贫困地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贫困户带来了知识与希望,成为脱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技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6年就已经确定的十大扶贫行动之一。
科技扶贫的核心就是把科技成果与地区自然资源、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式扶贫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相比“送米”“撒钱”等简单直接的做法,科技扶贫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效果实在长远但收效慢,因此更需要以“绣花”的好性子,沉心静气地坚持下去。
科技扶贫是从根本上打开困难群众致富之门的钥匙,是治本良药,但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困难地区脱贫,不应指望简单的“输血”疗法,“依靠外力”不如“自力更生”来得长久。乡村全面振兴路上,要彻底送走贫穷“瘟神”,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更离不开脚踏实地,长期付出的决心和恒心,要因地制宜,一村一村地做好科学规划;因户施策,一户一户地传授种养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让科技之花在贫困地区常开不败,才能让被帮扶的贫困群众真正掌握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不再为贫穷所困、脱贫返贫。
科技部牢牢把握精准扶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自2017年深入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以来,着力补齐贫困地区科技和人才两大短板,创新部际协调、东西部科技扶贫协作、部省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四级联动三项机制,充分展示贵在精准、重在产业、根在创新、要在合唱、恒在坚持五大特色,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精准脱贫之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本期“特别策划”从科技扶贫的角度分享脱贫攻坚路上的优秀方法和案例。选拔培养科技特派员派驻到贫困地区,带领广大困难群众脱贫攻坚发挥作用;在定点扶贫县组织基层干部和科技特派员农业技术转移专题培训班;组织流动科技馆进基层活动开展科普宣传培育大众科学素养和兴趣……探索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意愿和能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