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泽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的最好诠释。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期间,要求江苏要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年初,正是地方各级人大、政协“两会”召开的密集时期,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和出台“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和安排2021年工作计划的关键时期,民生问题再度成为高频热词。随着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各地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些民生实事关乎民生、顺乎民意、贴近民心,聚焦着老百姓的所需、所想、所盼,使民生福祉更丰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强烈。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无小事,民生连民心。办好民生实事是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方面,各地应该从吃、住、行、医、学等多个方面列出一批民生“问题清单”,要围绕民生诉求、回应民生关切,着力办好普惠性、兜底性民生项目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民生“负面清单”变成百姓“幸福账单”。要科学筛选民生项目,绝不能图“一时热闹”,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出现“半拉子”工程,否则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将“大打折扣”。
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一茬接着一茬、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百姓的幸福指数,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把民生实事项目做得更细、更实、更有效,才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