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桂森,林玉婷,宋倩倩
(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广东 茂名 525200)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指的是患者的出现1 条或是1 条以上脑血管缺血后,导致该区域的神经控制机能受到损伤后所引起的[1]。有相关研究治疗显示[2],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安全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心脑血疾病中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因素,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来讲,疾病发生后会表现出意识障碍、失语等一系列症状,这不仅会对患者机体的各项功能造成障碍,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3]。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但不同的治疗方式所获得的治疗疗效也有所差异。因此,为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短期死亡率,本文主要将我院诊治8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探析采用介入术治疗后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本次实验共有80 例实验对象,为我院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研究开展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药物方案治疗,男患者占比57.50%(23/40)、女患者占比42.50%(17/40);最小者年龄43岁,最大者年龄84岁,平均(62.78±2.53)岁;疾病类型:多发脑血管狭窄者有16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有10 例,脑梗死者有11 例,其它疾病3 例。观察组(n=40)采用介入方案治疗;男患者占比占比62.50%(25/40)、女患者占比37.50%(15/40);最小者年龄45岁,最大者年龄83岁,平均(62.81±2.56)岁;疾病类型:多发脑血管狭窄者有18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有8 例,脑梗死者有12 例,其它疾病2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家庭成员均在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指导下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在相关文献上签字;②均符合《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4]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③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对本研究治疗方式存在禁忌证者;③其他疾病引起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者;④治疗中途死亡者;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⑥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⑦对造影剂过敏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方案治疗:①给予患者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口服阿司匹林药物(国药准字J20080078),每次服用50mg,每日服用3 次;②给予患者由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口服氯吡格雷药物(国药准字H20056410),每次服用25mg,每日服用3 次。连续服用12 周。
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①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3 天,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剂量100mg)与氯吡格雷(剂量75mg),每次1 次;②给予患者局麻,待麻醉起效后将引导管安置在患者的颈动脉远端分叉或是锁骨下动脉部位;同时给予患者肝素化(剂量3000U);③确定患者的病变部位后置入微导丝(0.014 型号),并沿着导丝将球囊送至到患者的病变部位,扩张球囊,使其达到命名状态之后,快速抽瘪球囊,同时退出球囊;④在选择球支架的时候,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部位来确定;将选取的球支架送至患者的病变部位,注意确保患者的狭窄区域被完全覆盖;缓慢释放支架,然后将推进器撤除,复查患者动脉正侧部位的造影;⑤固定好动脉鞘,手术完成5h 后将其拔除,并密切监护患者24h。
(1)临床治疗疗效评估: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功能障碍等症状基本消失,且病变血管显著减少;②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但未完全恢复;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
(2)采用NIHSS 量表[5]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内容包括意识水平、肌力、失语、共济失调和感觉等13 个方面,总计0~42分,分数越高,评定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采用改良的mRS 量表[6]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分为0-5分,①1分:有症状,但功能障碍不显著,不会影响工作与生活;②2分:轻度残疾,无法自行完成病情全部活动,但可自我照料;③3分:中度残疾,日常生活需要别人协助,但可独立行走;④4分,中重度残疾,无法行走,大部分自理能力丧失;⑤5分,重度残疾,持续卧床、大小便失禁,完全丧失自理生理能力。
(3)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估:采用三维经颅多普勒仪检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7]。
研究数据录入Excel 2010 校对,用SPSS 23.0 软件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 <0.05 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表1 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5.0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 <0.05)。
表2 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恢复情况评分较为接近,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功恢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表2 对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恢复情况评分(±s,分)
表2 对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恢复情况评分(±s,分)
表3 示,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
表3 对比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s)
表3 对比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s)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指的是在供应脑的血管血壁病变或是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基础上,引起患者的脑部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后,导致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因缺血、缺氧使脑组织坏死、软化,并引起短暂或是持久性的局部或是弥漫性脑损伤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症候群[8]。有相关资料显示[9],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心脏病、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之一。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因素较多,例如:血管管壁病变、心脏病、侧枝循环功能不全等;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显著,且采用常规的影像学进行检查,是无法准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进而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最终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0]。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目前,临床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多采用常规药物方案进行处理,通过降压、改善脑动脉血流等方式来稳定患者的病情,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获得的总体疗效并不理想[11]。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恢复情况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其原因分析可能为:①脑血管介入术作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创伤小、效果显著、恢复速度快等优点[12]。脑血管介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科技,虽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时间相对比较短,但发展却非常的迅速,从治疗方式、患者筛选以及术中术后用药等方面,均已在临床应用中进行了系统性的规范[13];②脑血管造影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患者术前指导以及术后评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能它清楚显示出患者机体脑内血管的情况,反映出患者动脉狭窄的具体呛咳,有助于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制定最佳的方案。而结介入术则是通过球囊扩张、支架介入的方法,以此来扩张患者狭窄的动脉,帮助改善患者的脑组织血运,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采用脑血管介入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影像学的相关器材,在透视的辅助下用相应的手段向股动脉或是颈部动脉,对患者注入相应的药物和器械,通过血液循环使这些物品到达病变的血管部位,最终达到治疗目的的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促使患者加快神经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的病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