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广西 柳州 545006)
应变性鼻炎又可称之为过敏性鼻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春秋两季是应变性鼻炎的高发期,中-重度应变性鼻炎是此疾病的加重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新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中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四项措施:一是环境控制,减少或避免变应原的接触,例如尘螨、花粉、真菌、蟑螂、动物皮屑、职业性变应原等;二是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鼻用减充血剂及中草药等;三是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脱敏疗法;四是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AR的认识和治疗依从性。可以说,大部分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症状能得到满意或较满意的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虽经治疗症状控制不满意,或无法耐受长期的药物治疗[3]。这就需要选择其他的治疗方法,如外科治疗。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联合鼻腔减容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临床效果明显[4]。然而,由于患者对手术存在畏惧心理,再加上术后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使得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不高。综合护理干预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模式,其自出现以来变得到了患者的支持,在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上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5]。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了98例应变性鼻炎患者分组探讨,旨在为临床研究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8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且98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32~74岁,平均(58.26±3.45)岁;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34~76岁,平均(59.73±3.6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做比较。
两组患者均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联合鼻腔减容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则行综合护理干预,其具体措施为:①心理护理:通常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治疗都会出现害怕、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谈,对出现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的患者做好安抚工作;同时耐心倾听患者的烦恼与问题,并及时为患者解惑;告知患者本院疾病手术治疗的成功案例,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②健康教育:详细告知患者中-重度应变性鼻炎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手术治疗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手术对疾病的积极作用,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加深患者对疾病的理解。③6术后一般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结束后协助家属将患者转移至普通病房,告知家属术后注意事项以及护理方法。④出院护理:待患者出院时,叮嘱患者家属要维持家庭环境整洁、干燥、通风,经常清洗被褥和衣物等生活用品,叮嘱患者不可接触带毛的物品。
(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情况,积分与症状改善情况呈负相关关系。
(2)统计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QOL)作为评估标准,分数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CL-36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SCL-36评分对比(±s,分)
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应变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疾病,主要是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造成的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以及鼻塞等[6]。应变性鼻炎患者若是未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并发哮喘、鼻窦炎等疾病,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睡眠,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7]。据相关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大气环境的恶化,应变性鼻炎的患者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给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8]。因此,如何提高应变性鼻炎患者的治疗质量是目前此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近期有学者研究显示在患者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9]。
此次研究探讨了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联合鼻腔减容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效果。综合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了针对性的护理服务,通过多途径指导患者家属加强对家庭环境的控制,减少了患者与过敏源的接触;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缓解了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强了患者对手术方式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李晓玲[10]的研究报告一致。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重度应变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