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2021-02-28 21:46:54张春香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8期
关键词:疗效观察冠心病高血压

张春香

摘要:目的:评价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5月,经纳入、排除、退出,观察组完成研究55例,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完成实验52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浆脑钠肽、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心电图正常、心绞痛消失、血浆脑钠肽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较于单独应用氨氯地平疗效更好,但危险因素控制效果仍有待提高。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8--01

心血管是人类第一杀手,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保守估计现存患者约4.3~4.5亿人[1]。控制危险因素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主要目标,用药是主要治疗方法。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一种复方制剂,常用于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对于未合并血脂紊乱者,是否可应用该药尚无明确定论。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4年5月,医院住院部或门诊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完成研究55例,其中男44例、女11例,年龄45~71岁、平均(57±5)岁,高血压病程1~20年、平均(9±2)年,高血压等級轻度34例、中度21例,冠心病病程1~5年、平均(2±1)年,仍工作28例。对照组完成实验52例,其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44~72岁、平均(58±7)岁,高血压病程1~19年、平均(8±3)年,高血压等级轻度31例、中度21例,冠心病病程1~5年、平均(2±2)年,仍工作2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次,2次/日,上午8点、10点各服用1次,口服。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1次/日,睡前顿服。医嘱规律作息、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劳逸结合。连续用药3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血压、血浆脑钠肽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血压控制、血脂控制率、心电图正常率、心绞痛消失例、血浆脑钠肽达标。

1.4疗效判定

血压控制:收缩压/舒张压<120/80mmH。血脂控制:TG<1.7mmol/L、TC<5.72mmol/L。心电图正常:ST段回声>1.0mm,T波倒置或直立。血浆脑钠肽达标:<463pg/ml。

1.5统计学处理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2.1 计量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浆脑钠肽、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危险因素控制

观察组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心电图正常、心绞痛消失、血浆脑钠肽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相较于普通高血压,需提高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控制质量,提高治疗标准。氨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常用药,有效率在90%,但单一用药血压达标率不足60%,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血压控制率仅为21.2%,处于正常水平。除控制血压外,控制血脂也是冠心病一级二级治疗的重要目标,许多因素分析显示血脂紊乱是心脑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因素,而冠心病发生、进展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2]。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复方制剂,本次研究显示,相较于单纯应用氨氯地平降压、调脂、控制心绞痛效果更显著,两种药物具有协同降压效果,可能原因为:①阿托伐他汀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血管收缩舒张能力降压;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黏附分子、细胞因子、凝血纤溶物质等血管活性因子分泌,抑制动脉硬化,抑制栓塞因子产生,减轻心肌缺氧缺血损伤。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是反映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氨氯地平还有助于增强阿托伐他汀调脂效果,通过抑制阿托伐他汀代谢相关酶灭活,延长阿托伐他汀平台期,进而增进调脂效果。

需注意的是,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仅含有一种直接降压药物,血压控制效果仍难以让人满意,研究中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不足40%,血压控制效果仍有待提高。同时考虑到阿托伐他汀疗效还明显受基因多态性影响,有必要加强指标监测,若早期未获得显效疗效,需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较于单独应用氨氯地平疗效更好,但危险因素控制效果仍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1.

[2]王雅琼,高平进.他汀类药物的血管保护作用[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1):18-20.

猜你喜欢
疗效观察冠心病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西部医学(2021年10期)2021-10-28 08:25:50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中药熏蒸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52:14
ZZ型肛肠综合治疗仪HCPT治疗混合痔60例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6:05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