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景
1奥诺黛拉·有机,《世界并不小-1826 No.24》,2012,图片由之禾空间提供
1962年生于东京。1993年在巴黎设立工作室,并持续在世界各地开展艺术活动。她将玻璃球放入相机之中进行拍摄,根据事件与传说来构建故事,并据此来到地球的尽头进行拍摄等等。她运用所有的手法,创作了很多探讨“摄影是什么”“摄影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的实验性作品,并发表了很多独特的、不为摄影这个框架所限制的系列作品。而且,她还以掌握许多独特的手工技法而闻名,例如亲自印制2米大的银盐照片以及用油画颜料给黑白照片上色等等。她的作品被蓬皮杜中心、圣弗朗西斯科近代美术馆、保罗盖蒂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东京都写真美术馆等世界各地的多家美术馆收藏。并且在国立国际美术馆(2005)、上海美术馆(2006)、东京都写真美术馆(2010)、首尔摄影美术馆(2010)、法国国立尼普斯美术馆(2011)等地举办过重要个展。
2奥诺黛拉·有机,《看窗外No.19》,2000,图片由之禾空间提供
3奥诺黛拉·有机,《珍珠的制作方法No.19》,2000,图片由之禾空间提供
4奥诺黛拉-有机,《金日环食-熊》,2007,图片由之禾空间提供
5奧诺黛拉-有机,《二手衣服的肖像No.1》,1994,图片由之禾空间提供
6奥诺黛拉·有机,《二手衣服的肖像No.32》,1996,图片由之禾空间提供
7奥诺黛拉·有机,《二手衣服的肖像No.20》,1994,图片由之禾空间提供
奥诺黛拉-有机是一位以当代艺术的方式进行摄影创作的艺术家。她在摄影范畴内的哲学与实践致力于探索摄影术或照相机的本体论,在她看来摄影并非是一种记录性的工具,而是一种塑造性的工具。因此,她的艺术探索不断挑战照片作为现实世界的复制与记录的定位。从奥诺黛拉·有机的作品来看,其中涉及对相机机械装置、印相工艺、拍照行为等摄影概念或行为的探讨,尤其是这些概念或行为的塑造性效果。
《珍珠的制作方法》这组作品就是在强调相机成像原理与拍照行为的塑造性效果,奥诺黛拉·有机将玻璃弹珠装在相机中进行街拍,玻璃弹珠扰乱光线,最后的照片冲洗的结果就是每张照片中都有弹珠遮挡产生的影子。创作过程就像是珍珠形成的方式,故而得名。这组作品提示我们,摄影对现实世界的复制中,需要通过—种非常古老的机械结构——暗箱,这个结构也可以通过人为操作,产生扭曲现实的照片。
“我对以前,也就是摄影还没出现的那个时候的遥远地名充满了向往,东西南北,各个地方的名字,在那些地方究竟有什么样的风景呢?因为有这样的想象,所以就会想要计划一些规模宏大的旅行。地名中声音的回响以及那些文字,诱导着我,让我浮想联翩。而越是想象那些地方上的事情,那些地方就离我越远,这种不合理的遥远是非常惬意的。于是,我就会想,这个世界为什么会这么广大……地名就是距离,就是空间、时间、自然、历史、政治、关系。我们究竟要往何处去?到底要去什么地方呢?”奥诺黛拉·有机带着这样的问题,收集了世界各地的地名,并做成类似交通指示牌的装置,在有窗户且采光明亮的房间里拍摄它们,这便是《世界并不小-1826》。通过对这些地名的排列组合,奥诺黛拉有机将不同的地名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文字以及风土人情等,抽象化变成有着微妙联系的虚拟空间。由此产生了一种对照片的怀疑,图像带给我们对世界各地的认知与想象是否真的有意义?
20世纪90年代,奥诺黛拉·有机移居到巴黎从事艺术创作,她认为艺术家需要有他们的祖国以外的地方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另外一个原因是,90年代摄影作为当代艺术领域中的—种上升媒介,普遍受到欧美艺术家们的关注。同时,奥诺黛拉·有机也曾有时尚行业的背景,这些经历也影响了她的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