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耀东 潘贺 弋永杰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宣传部)
东华水泥公司
一辆满载熟料的运输货车,缓缓从山东能源淄矿东华水泥公司无人值守的地磅驶出。货车司机将IC卡片插入自主退卡终端,自主打印磅单,顺利完成了此次熟料装车过磅。
“伴随着‘智能工厂’的持续推进,各个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也逐步跟进,地磅无人值守系统不仅提高了过磅效率,也为公司节约了人工成本。”该公司智能工厂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孙冲看着这一幕感叹。
在淄矿集团大力支持下,东华水泥公司同阿里云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成立山东东华智能制造研究院,全力研发全国首个水泥“工业大脑”,着力建设“智能工厂”。通过将大数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融入到生产,从磅房的无人值守到供料现场系统的自动布料、取料,再到水泥“工业大脑”的上线运行,使得生产线的智能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他们也逐步实现了“制造”到“智造”的传统产业新升级,不断显示出水泥“工业大脑”在提升产品品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应用价值。
完成地磅无人值守、熟料自动装车等运输环节的智能化升级后,该公司开始着力于原材料进厂后的堆取布料的智能化改造。“我们先后对辅料堆棚、原煤堆棚、输送皮带等重点设备进行了智能改造,利用设计好的数控模型实现了设备的智能控制。”该公司熟料公司副经理、供料车间主任弥书军说。
东华水泥公司同阿里云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成立山东东华智能制造研究院
货车司机将IC卡插入自主退卡终端
中控调度室的员工正通过手中鼠标控制着整条生产线运行
生产现场
同时,他们在重点设备全部安装摄像头、温度传感器等监控设备,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安全预警管控能力。
“现在一线职工不必再进入现场启停设备,中控操作员远程一键操控,既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又防止了职工接触粉尘、噪音等职业危害因素。”弥书军说。
在完成运输、布料等基础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升级后,最重要的就是实现生料粉磨和熟料煅烧的智能化控制。“我们通过DCS网络、工业传感器采集等方式获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利用采集的历史数据进行优化模型建立、训练与验证,通过DCS等工业自动化控制,实现数据模型的智能控制。”东华水泥副总经理徐路说。
通过建立的能耗优化和质量稳定两大算法模型,实时分析生产数据,精准计算控制参数,他们利用DCS系统代替操作人工进行自动控制,在不改变生产设备的情况下实现节能降耗,稳定质量。该公司生产指标创出30个季度纪录、50个月度纪录,吨熟料综合电耗、煤耗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75%、4.9%,标准煤耗、综合电耗、单位产能利用率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在“智能工厂”的建设过程中,培养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也不可或缺。“在学中干、干中学,通过参与各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参加专业培训、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经历,现在我基本能做到厂内各智能设备的基础操控及简单问题的处理。”该公司智能工厂建设办公室技术员苏军说。
“培养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技能人才,才是‘智能工厂’持续建设与维护的根本。下一步,我们要在‘以用育人’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化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徐路说。
现在,该公司每天物料进出厂多达3万余吨,七八百辆车进出,从原材料的入棚、入库、入窑到出厂无一人在现场,全部实现了大数据精准管理,成功迈出了“智能工厂”建设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