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志刚
我大学毕业不久,通过考录进入公务员队伍,并且一步步从最基层的乡镇政府到县级部门,再到省直机关工作。16年来,我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始终坚持学习奋斗,这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还得归功于我学习上的“导师”、工作上的“益友”——《奋斗》杂志。
初识《奋斗》,还是全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的时候。当时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对于起草相关材料还很陌生,一时间手足无措,无从下手。虽然,很多人都说机关文稿自有其固有的章法,但对于初出茅庐、涉“文”未深的我来讲,绝对是一个十分困难,而又极具挑战的任务,感到压力很大。当时,电脑和网络还不是很普及,一筹莫展的我,从办公室找来一堆报纸、杂志,挖空心思想从中寻找能够激发我灵感的闪光点。办公桌对面的党务老前辈实在看不下去了,顺手递给我一摞杂志,语重心长地说:“志刚,你可以看看近几期《奋斗》里有没有能借鉴参考的。”打开杂志,映入眼帘的是每页密密麻麻的红色横线标记,同事认真学习《奋斗》的劲头,深深地吸引了我。不久,在其中一篇关于基层先进性教育如何开展的文章中,我找到写作的灵感,材料成稿后得到领导同志的认可。
从此,《奋斗》成为了我的好伙伴。多年来,我深深地感受到她的不凡,她既有高层领导声音,又有基层生动实践;不但有政治家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的深入思考,还有理论家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深度分析。她内容丰富,视野开阔,融政治性、思想性、权威性、时代性、前瞻性为一体的特质,让我爱不释手,乃至在我几次工作调动中,她始终是我案头理论学习必备的资料。
多年来,我从《奋斗》中汲取了大量理论养分,提高了我业务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本领。在我从事党务工作的一段时间里,把从中学到的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总结提炼出一系列经验做法,如“总支抓支部、支部抓党小组、党小组抓党员中心户”的“四级框架”党建新模式,乡镇党代会常任制一项基本制度加“X”项相配套单项制度的“1+X”制度体系,大学生村官组建一个协会、实行双岗轮训、进行三级考核、做到四级帮带、实施五项管理的“12345”管理机制,等等。这些从《奋斗》上学习到的好经验、好做法让我不断充实自我、创新工作,快速成长。
《奋斗》伴我十六载,我与奋斗情尤酣。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美好日子里,希望《奋斗》能够在风雨兼程中行稳致远、奋进有为。我也将继续关注《奋斗》、学用《奋斗》,永远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