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亮妹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2015年由国家教育部正式出台实施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强调了语言运用能力之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展现的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1]结合这一重要目标,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该如何适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他各项事业发展,成为当下亟需讨论的课题。当前,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数量上并不缺,但真正“专业”的英语人才可谓紧缺。笔者认为英语专业在新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根本在于缺乏明确的专业认同,而其认同的关键在于它的跨文化人文性。
专业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要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认同能力。戴晓东提出的跨文化认同理论是文化认同的延伸,包括独特性延伸和普遍性延伸。[2]独特性就是对自身内部亚文化的整合,从而使群体内部成员变得更为多元与包容。普遍性是双向延伸的过程,一方面是对他文化的欣赏和学习,另一方面让他文化了解自己。在文化内外延伸和互动的过程中,交际者获得整合不同文化视角及反思和自我转变的能力。英语专业所要培养的跨文化认同能力主要是指对自身多元文化的认知与包容、对他文化的赏鉴和学习、对自身文化的外向阐释以及对自身文化和他文化的整合、反思、融合、转化及创新的能力。
显然,跨文化认同能力培养的前提是文化自觉。作为一种文化的反省,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时代、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的时空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其次,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吸收。各种文化都自觉之后,这个文化多元的世界才能在相互融合中出现一个具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形成一套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守则。概括而言,就是费孝通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英语专业教育必须在明确其跨文化人文性认同的同时,理清其作为外语教育的世界文化观。国际关系领域有很多关于世界秩序的畅想:亨廷顿提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普世主义一元世界观;[3]认同全球多元主义的基恩认为,全球化良性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积极的宰制力;[4]与西方的帝国主义不同,赵汀阳的“天下体系”则把世界看作最大、最高的政治单位,用类似宇宙的视野来思考所有社会/生活问题;[5]许纪霖进一步提出“新天下主义”,强调去中心、去等级的国家天下观。[6]新时代的中国外语人才培养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关照下,胸怀宇宙,弘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共有的现代化价值追求理想,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谓的“宇宙胸怀”在文化跨越中可以具体落实为交际者的双向互动交流能力。然而,目前英语专业的培养情况如何?
戴炜栋和胡文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外语专业教育,发现外语专业缺乏特色,人才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矛盾。[7]外语专业语种相对单一,语种分布也不够均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8]而英语在外语专业教育中的比重高达95%以上。[9]从英语专业教育现状来看,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人才培养规格单一、高端人才不足、语言文学和专业融合型师资匮乏、教学资源不足、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外语教学研究缺乏本土化特色等。[10]其中,“211工程”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就面临在专业的学术性和语言的应用性方面的平衡问题。[11]仇云龙等对国内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主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追溯,并提出在后续的研究中应“加强培养内涵研究,深化培养要素研究,细化英语专业各方向培养差异研究,系统设计培养效果研究等。”[12]这一研究建议既反应了专业本身的问题,也为具体的培养方案变革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面对日益突出的问题,各大高校的英语专业必然要“变”。只有结合自身实际,顺应时代、地方、国家及世界的发展潮流,才能证明其专业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关于英语专业培养模式转型的研究并不少,严辰松提倡“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13]庄智象等提出了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即具备良好的外语基本功,通晓国际惯例,有极强的专业知识结构,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14]而融合性人才培养则强调语言与相关知识的融合互通。[10]戴炜栋等认为外语专业有必要“结合所在院校特色,规划各类人才培养项目,推行双向国际化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跨文化人才。”[15]此处的跨文化人才类型包括高层次翻译人才、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及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束定芳则提出英语专业“复兴”的三大路径,即英语技能型人才培养、国别研究人才及中国文化传播的海外师资培养等。[16]
这些培养理念与对策主要是从人才培养效果角度提出的,体现了国家对外语专业人才的期待与需求。目前,比较常见的英语专业培养以“外语+”的模式最为普遍。外语专业要转型,除了以人才培养效果蓝图为理论依据外,更要回归英语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科本性,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专业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外语+(专业)”模式是可以解决英语专业人才就业的问题,但它与“非英语专业+外语”的竞争优势何在?如何通过对英语专业人文属性的充分发挥来实现英语专业的竞争优势?鉴于外语教育本身的跨文化性,《国标》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其实就是英语专业在转型过程中可以彰显的人文属性。那么,该如何通过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来彰显外语专业的人文属性和竞争力呢?
研究以某农林高校为个案,该校对英语专业的培养分商务和翻译两个方向,意在培养具备英语语言技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跨文化商务及其他涉外能力的复合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其课程体系中除常规的基础课、专业选修课、核心课之外,还增设了个性发展课,允许学生跨院、跨学科选修,这无疑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专业课程中也突出了跨文化知识输入的重要性。
该校在教与学的动机方面都比较“务实”。对于以“用”促学理念的践行则以商务和翻译两个方向本身的实用操作属性为驱动,如师生参与校内外各项语言服务活动。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华文化的统合方面则主要是通过像英语国家文化、中国文化与翻译、英美文学及作品选读、跨文化交际等主题相关的课程来实现。为突出农林特色,课程中引入了作为专业核心课的《农林类外文文献选读》和作为专业选修课的《科技英语与翻译》。专业与国内外的联系方面则以暑期部分学生参与台湾、英国及南非的交流学习为主。未来,计划设立翻译专业硕士点,并逐渐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
结合跨文化认同理念,发现个案中的英语专业培养可进一步深化的方面如下:
1.培养内涵方面:跨文化人文属性意识虽有体现,但比较表面,可从教、学动机方面入手调整。教育视野对学生有风向标的作用,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与政策及胸怀宇宙的世界秩序观,外语教育的视野应该以文化安全、国际多元文化秩序为起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能力及民族语言文化的非传统安全意识。
2.培养要素方面:大胆利用校内的优势学科,利用或引进校内跨学科教育人才,通过拼盘课、讲座、在线学习等方式深化并拓展专业视野。同时,克服学科壁垒,尽量在高年级用英文教授部分跨学科课程,真正做到用外语看世界。
3.以“用”促学方面:跨学科修学分的专业视野拓展及商务和翻译两个方向自身的实践属性虽然间接或直接地践行了以“用”促学的理念,但还有进一步向前推进的空间,如可考虑公选课与英语专业教师的合作教学,用外语教授历史、形势等相关的课程。同时,作为所在学院的专业之一,英语专业可与院内的法学、广告等邻近专业合作教研,真正用外语拓展专业视野,在用中夯实专业能力。
4.方向差异性培养方面:除了商务和翻译方向,目前国内英语专业普遍缺乏文化学方向的培养,即便有也是理所当然地被文学方向所掩盖。对文化学方向的强调符合外语专业本身的跨文化人文属性,毕竟外语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他者语言文化的包容,更进一步了解自己并在文化间对话和创新。文化学方向的外语教育首先应强化作为跨文化交流基础的中华文化“内功”修炼。课程及活动方面,可引入比较文学、与院校所在省份接触较多的国别文化对比研究系列讲座、与国际生联谊的跨文化真实情境创设、以所在省不同地域为主题的文化节及中华文化节等。通过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制造文化内力修炼的动力,并在跨文化接触中诠释农林院校的文化自觉精神。
5.文化、特色与专业的统合方面:英语专业与中华文化及农林院校自身特色的统合不能光靠相关课程的引入了事,这种统合度需要一个体系的支撑,课程之间至少能体现出一种对应关系。此外,农林院校的特色需要自然地融入专业培养过程,并在教育理念中有所铺垫,否则像《农林类外文文献选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出现就会显得突兀、不协调。而这种铺垫则需要结合国家政策中对农业、农产品及技术相关的国际人才需求进行考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及其整个体系谋求合法性。
英语专业转型何去何从,因校而异,毕竟不同类别院校的校缘、地缘等因素都不一样。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在认同外语专业本身的跨文化人文属性的同时,结合农林特色,打破学科壁垒,引进跨学科人才,拓展专业视野及应用能力。用这种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熏陶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把握国际及地方发展形势,提高学生统合外语及多元文化的能力,自觉地在语言文化矛盾中达到有效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