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实践的三个维度

2021-02-27 13:46陈超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立德革命精神

陈超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福建福州 35002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淬炼于血与火洗礼的战争年代的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具有不畏牺牲、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重要特质,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法宝。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革命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价值理念和育人方式是涵育立德树人最好的营养剂,将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既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的必然选择。

一、革命文化的理论内涵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过程中孕育而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2]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革命文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引擎和精神动力,也是滋养立德树人实践的力量源泉。

(一)革命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命脉。它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革命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诸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以及“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等,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创造性转化,进而把其中的优秀因子沁入中国共产党人的骨血之中,使之凝聚成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诸如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艰苦奋斗、依靠群众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的古田会议精神;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苏区精神;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长征精神、“自力更生、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团结进取、追求胜利”的西柏坡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的各种革命精神。历史表明,革命文化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旨趣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钙。

(二)革命文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革命文化的形成发展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坚持真理、独立自主、为人民服务等丰富的思想内涵,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重大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创造性地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理论飞跃。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密切结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勇气和智慧,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正是在这些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实践中不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证明,革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思想内涵不断被刷新,这本身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就使得“再赋能”的革命文化能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三)革命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追求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引领、以社会民主和谐为重要基础,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本质意义上看,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联结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二者在理想目标、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直接来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了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如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拓进取的革命斗志与顽强抗争的革命毅力,不断激励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我们追求美好生活、实现民族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此同时,革命文化的发展也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昌盛并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将共产党人的忠于信仰、勇于担当、勤政务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等崇高品德融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可以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使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外来文化的挑战。

二、革命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实践的时代价值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革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因其独特的理论品质、实践经验和育人功能与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要求高度一致,所以能够很好地解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革命文化解答了“培养什么人”之价值取向问题

在立德树人实践中,“培养什么人”问题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对“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并进一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机制以及具体课程内容与实践环节等。大学生是最具理想、朝气和潜力的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3]。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中,最重要的是“德”的养成。“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4]这就明确了高校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能够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革命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最终积淀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优良品德的养成、人格素养的提升以及健康性格的完善具有时代价值,是高校涵育又红又专时代新人的重要精神资源。诸如: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用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励大学生立志报国;用不畏艰辛的顽强毅力引领大学生积极向上;用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坚强意志;用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激励大学生追求真理的热忱,等等,促使青年学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见,革命文化更加适应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导向需求,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涵育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的精神养料,能够很好地解答“培养什么人”的教育目标问题。

(二)革命文化解答了“怎样培养人”之政治方向问题

“怎样培养人”问题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究竟在什么方向、用什么理念、采取什么方法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问题,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对“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3]并进一步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明确要求,即在方向上要坚持“四个服务”,在理念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方法上要体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就充分说明了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无论在育人理念上还是育人方法上,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革命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先进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是我们党内政治文化的直接源头,它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鲜明的政治性。革命文化蕴含的政治追求和价值理念与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性质相通、目标一致,都是通过传播正确的政治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来引领现代社会的价值走向,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必然要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以执着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以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励大学生立志报国;以不畏艰辛的顽强毅力引领大学生积极向上;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坚强意志;以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激发大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以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历史重任。可见,革命文化所固有的道德基因和政治诉求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精神感染力与思想引领作用,能够解答好高校“怎样培养人”的政治方向问题。

(三)革命文化解答了“为谁培养人”之服务指向问题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最终必然要落实到“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立德树人就没有了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高校教育所立之“人”必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即教育“为谁培养人”的新四维目标,这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办好教育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其中首要一条“为人民服务”,明确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想着人民,始终为了人民,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奋斗目标。只有坚持人民性原则,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确保党的教育方针、目标任务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才能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体现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的栋梁之材。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伟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发展繁荣始终离不开“一切依靠人民”的核心思想。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积极创造,革命文化就会丧失孕育生长的肥田沃土;如果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传播和弘扬,革命文化就会失去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广阔空间;如果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革命文化的理论创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都集中体现了革命文化的人民性特征。革命文化既是源于人民群众,就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这就决定了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人民主体性原则,遵循“一切为了人民”的服务宗旨,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为人民培养人才,为社会和谐和家庭幸福培养人才。革命文化中的人民性和育人目标与立德树人实践相同,故而能够解答好高校“为谁培养人”的服务指向问题。

三、革命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革命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能够为高校育人工作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将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实践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高校应着力构建革命文化协同育人体系,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立德树人实践的有效落实。

(一)构建革命文化的认知认同体系

革命文化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为此,高校必须积极构建对革命文化的认知认同体系。其一,要增强教师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正所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正确认识革命文化的内涵要义与价值意蕴,深刻把握革命文化的属性和地位,充分发挥党史资政的育人功能。在此基础上,自觉学习革命文化,主动研究革命文化,并自觉担当起传播和弘扬革命文化的职责与使命。其二,要强化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教育。由于革命文化孕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英雄人物的事例来源于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距离现实生活比较遥远,再加上受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产生偏差甚至误解,从而对革命文化产生排斥心理。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以革命文化的理想信念、精神品格和道德规范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以及价值塑造。通过释疑解惑,“证其名”“明其意”“宣其志”“示其髓”,帮助学生清除对革命文化的理解障碍,让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在行为上养成,进而以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其三,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施教能力。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认知浅薄的现实困境,高校教师要积极适应时代变化,深入发掘革命文化的红色资源,用丰富的情感、广博的知识、典型的案例、精湛的方法讲出理论的温度和高度,尤其是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革命文化的价值理念和现代意义讲深、讲足、讲好,以增强理论课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心理认同。

(二)构建革命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体系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传授知识、传播文明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与科研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高校要将革命文化融入高校的教研体系,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把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5]通过挖掘革命文化的教育资源,将革命文化所蕴含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等精神内涵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以此充盈大学生心灵,哺育大学生思想,规范大学生行为,努力做到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夯实立德树人的思想基础。其二,开设革命文化教育课程,强化学生对革命文化相关内容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可开设《革命文化经典导读》课程,以《习近平用典》立德篇、修身篇、笃行篇、信念篇、创新篇等为核心内容,系统解读革命文化的精髓要义,让大学生在文化经典中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进而提升道德自觉;还可充分挖掘与利用地域资源,开设革命文化校本课程,生成革命文化成果,涵育学生心灵和品行。其三,积极搭建相关的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组织权威专家和文化学者编写革命文化教辅教材;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革命文化学术沙龙、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革命文化的传承、弘扬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三)构建革命文化的社会实践体系

知是行之先导,行是知之旨归。“革命文化的发展及创新是由实践来推动的,它的传承和借鉴也必然通过实践才能完成”。[6]为此,高校要积极开展以革命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到纪念馆、革命遗址遗迹和烈士陵园等地进行瞻仰、参观,促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开拓视野,砥砺理想与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奋斗志向;组织开展革命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重走“长征路”,探寻革命足迹,重温革命历史,引领学生在行走中感悟,在感悟中行走,使学生在体验中深刻铭记英烈的不朽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去革命文化基地开展调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文化的精神魅力、历史底蕴,深刻体悟仁人志士的高尚品质,清醒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结合重大革命事件、典型革命人物和重要时间节点,如“烈士纪念日”、建党纪念日、建军纪念日、长征胜利纪念日等,通过讲述英雄故事、致敬英雄精神,树立正确的英雄观,让关爱英雄、学习英雄蔚然成风;组织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以“敬老爱幼、扶弱助残,服务社会”为内容的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更加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革命文化的品质、精神和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同向同行,进而自觉成为革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猜你喜欢
立德革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