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夏琰
(张掖市自然资源局,甘肃 张掖 734000)
自振兴农村的战略提出后,农村建设发展已经被提上了日程,纷纷进行农村规划工作,不仅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农村振兴的关键。传统的村庄规划,注重于建设而缺乏保护意识,没有全局统筹的意识。而空间治理体系对村庄的规划提出了全空间用途的管理,对传统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在进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抓好规划工作先要遵循人本原则,改进村民的生活条件,处理村民日常生活过程中空间方面存有的不足,其次应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空间规划,传承历史文化,对村庄的特色产业进行不断挖掘,推动村庄生产空间的发展。再次,在进行村庄规划时,需对村庄生态进行有效地维护。当下应对村庄在规划方面存有的缺陷是国土空间规划大形势下农村规划工作要完成的关键任务。
近些年,因为城市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建设用地方面,存在严重的征用农村土地的问题,导致农村土地大规模丧失,致使农村产业发展面临重重阻碍,这也表明了我国村庄规划中,土地的规划布局比较的混乱,这主要是因为:首先我国的村庄规划隶属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门,而村庄土地规划属于国土资源部门。这两个部门的政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影响着村庄规划建设的进行。此外,土地管理体制中,对农村宅基地缺少科学的管理,农村中存有十分严重的违规搭建问题,农村的土地规划上不够清晰,土地的权属不够明确以及村庄土地的荒芜等,增加了村庄土地流转的困难性;其次技术地图不一致,次村庄规划在进行编制的过程中,通常以1∶1000的比例为标准,这样规划的比例精度较高,而村庄土地规划中通常是按照1∶10000的比例进行,比例过大会影响村庄土地分布布局的精准度。而当下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中多再用的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的数据,按照1∶5000的比例,其对农村群众居住区域的布局不够精准;再次土地在类型划分方面的标准不清晰,自从乡镇振兴方略实行以来,为达成农村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各村在规划方面都确定了很多新策略,比如农村的特色民宿,商业集会以及农业观光等,展示出各个村庄的历史文化以及风俗习惯,但对农村的土地并未加以科学的规划,导致农村空间规划建设工作不能顺利地进行。
村庄的土地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对土地类型的划分缺少规范的标准,即便属性一样的土地或许具有不同的用地类别,用地的编码不一致。城乡规划体系中在村庄规划中注重的是土地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村庄的建设用地划分得也非常详细但村庄的农业用地只是被区分为非建设用地,这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不相符。村庄土地规划的用地虽然是指村庄范围内所有的土地类型,但更加偏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对建设用地的划分上不够详细,这不利于指导村庄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利于村庄规划活动的进行。
农村以农业为核心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处于边缘位置,其中农业中又以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家禽为核心,制造业则以食物的粗加工、轻工业生产为核心,服务业寥寥无几。单一架构的农村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因为劳动力缺乏和村子生产能力低下,致使村庄产业缺少发展的推动力,从而给经济的增长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村庄的规划布局上缺乏整体性及长期性的规划,村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致使生活环境污染情况较重,再加上一味地寻求物质收入,致使农村的文化特色逐渐消逝。
伴随经济的增长,城镇化进程逐渐增快,村庄的青年大部分都去现代化的城市寻找工作,加速了村庄老龄化的速度,导致了村庄建设中活力不足。村民对于村庄规划的实际目的缺乏清晰地认知,不了解村庄规划的内容及目的,忽视了自身在村庄规划中的主体位置。此外,村庄的规划及设计团队,对村民的实际需求不够了解,规划中与村民进行沟通中忽视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意见,致使村庄的规划设计上与村庄的文化及村民的生活习惯不相符,村民的参与度不高,也影响着村庄的整体规划。
首先,完善管理体制。将村庄规划与村庄的土地规划进行合并,是实现村庄规划建设的重点。增大监督管理力度,增强和农民的协商,完善村庄土地流转体系,将一户一个宅基地的政策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土地规划工作开展,防止村庄土地资源产生浪费问题。
其次,规范技术图纸。村庄规划应一科学为指导,以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的数据为基准。对村庄土地的现状分类进行优化,能有效地解决工作底图不一致的问题,可以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但对村庄区域,第三次国土资源的调查数据的精准度还不能满足对居民点的详细规划布局。村庄的规划属于详细规划,由于村庄的空间尺度较小,所以在精度上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应将多规合一落实到位,实现一张蓝图,打破原来空间规划体系之间的壁垒,对技术底图进行统一。而村庄在进行规划时,以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的数据为基础,技术底图的比例不小于1∶2000,而在居民点的详细设计中,有条件的区域技术地图可采用1∶500的比例,精度较高的数据可通过外业调查获得。
再次,对村庄的土地进行精确地分类及划分。对国土空间规划时应遵守三区三线的划定,节省村子的土地资源,构建农村留白制度,确保农村在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方面的土地使用需求得到满足,加大村庄空间的弹性利用,对村庄的土地进行科学的布局规划,促进村庄空间格局的不断优化。
在原有的空间规划体系中,无论是城乡规划下的村庄规划,还是村庄土地规划都不能满足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村庄土地规划对建设用地缺乏有效地管理,不利于村庄的建设和发展,而城乡规划中侧重于建设用地,对生态用地及农业用地没有重视起来,所以应制定用地分类标准。对村庄土地的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要求,构建用地分类体系。首先应先落实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以及农业用地三大用地类别。再对各类用地给予明确的含义,再与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数据相衔接。此外对于历史文化名村和名镇,具备浓厚的农耕文明风貌,这也是村庄的发展历史和风貌的缩影,因此对于村庄的历史文化及风貌的保护用地,应予以法律保护。
再对村庄进行规划中,应将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实际工作中,结合田园综合体及一村一品的规划思路,以特色农业的开大及利用为主,挖掘村庄的文化特色,协同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共同发展,打造农村产业一条龙的发展模式。
在农村土地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为健全土地使用机制,让农村居民生活与生产的实际需要得到满足,应当突出农村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村民对村庄的饿规划参与程度较低,对村庄规划的内容及目标了解得不够透彻,认识不够清楚,在村庄的规划中缺乏主体意识,不利于村庄规划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村庄的规划建设中,时刻与村民保持沟通,相关部门,规划设计单位以及外出务工人员之间应多进行交流沟通,对村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地了解,让村民能真正地参与到规划建设中,共同为村庄的规划建设贡献力量。村庄的规划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对乡村土地进行科学的谋划,积极健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的整体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结合在一起,做好村庄的详细规划,提高村民的居住环境,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条件,从而吸引大量到城市打工的劳动力回到家乡,为农村发展增添更多的活力。
图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对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对的解决措施,对村庄土地规划布局上进行多规合一,建立农村用地分类体系,对村庄的产业进行科学地引导,并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村庄规划中村民的主体地位等在村庄规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村庄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进行合理的协调,为村民提高更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