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树国
(克什克腾旗人民医院,内蒙古 赤峰)
急性脑梗塞,也称缺血性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急性脑梗死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高残疾率和高死亡率,很可能对病人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现阶段全国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仍然很高,大大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1-2]。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缺乏快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病情严重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及时诊断急性脑梗塞对病情的发展至关重要[3-4]。血浆纤维蛋白是一种在人血浆中存在的蛋白质,并且是一种血液凝固因子[5]。本次研究选取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接受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的健康的中老年人40例进行对比,探讨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的必要性,现介绍如下。
选取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接受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的健康的中老年人40例,并且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同期健康的中老年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50~83岁,平均(66.5±3.4)岁,根据头部CT显示的梗死部位,将观察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又分为三组:腔隙梗死组16例、中等面积梗死组13例、大面积梗死组11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51~82岁,平均(66.5±3.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②患者符合急性脑梗死判断标准并经过头部CT和MRI成像判断确诊。
表1 两组检测对象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D-D水平对比()
表1 两组检测对象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D-D水平对比()
组别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g/L) 血浆D-二聚体(μg/mL)观察组(n=40) 4.32±0.54 0.79±0.21对照组(n=40) 2.69±0.45 0.29±0.11 t 14.666 13.340 P 0.000 0.000
表2 不同临床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比()
表2 不同临床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比()
组别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g/L) 血浆D-二聚体(μg/mL)腔隙梗死组(n=16) 3.41±0.41 0.51±0.14中等面积梗死组(n=13) 4.18±0.30 0.78±0.13大面积梗死组(n=11) 4.67±0.36 1.32±0.21 t 21.10 45.01 P 0.000 0.000
排除标准:①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③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原发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内膜炎的患者。
1.2.1 仪器
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配套试剂盒。
1.2.2 具体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对象在早上进行空腹静脉血采集,剂量:2 mL;脑梗死患者在入院的24 h之内和接受治疗的14 d之后的恢复期各进行1次血样采集。采集的血液样本中加入枸橼酸钠抗凝剂,比例:9:1,在室温下放置30 min后进行血清分离,离心参数:3000 r/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浆待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检测过程全由专业人员进行测定。
统计并对比两组检测对象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D-D水平;统计并对比不同临床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D-D水平。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检测对象在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D-D水平对比中,患有急性脑梗死患者所在的观察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D-D水平明显要比正常健康的对照组检查对象要高(P<0.05),详见表1。
在不同临床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比中,腔隙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P<0.05),详见表2。
凝血因子Ⅰ是糖基化蛋白之一,也是凝血酶的底物,在肝细胞中合成和分泌,通过凝血酶裂解忠厚,再成为纤维蛋白的单体,从而合并成血栓,同时参与凝血的过程。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人体的血液凝固系统和纤溶系统是居于均衡状态的,当患者发生急性脑梗塞的时候,动脉里的血栓中断了血流动,凝固因子被激活,血液含量增加[6-7];与此同时,因为急性脑梗塞的改变,原始纤维血液和蛋白质的粘度也发生了改变,患者的机体会变成等离子体和高纤维的凝固状态[8]。纤维蛋白起源于肝脏中的合成凝固因子的一种,也就是凝血因子Ⅰ,该凝固因子参与体凝固反应,并且还可以通过降低纤维素酶的作用成为交联纤维蛋白。除此之外,纤维蛋白质原起源于急性炎症反应蛋白[9]。当刺激血管壁的时候,纤维蛋白含量回增加。血红蛋白的增加加速了血管壁的凝结和血小板沉积,减少了纤维蛋白的降解率,从而对血液动力学造成了影响,增加了血液粘度,促进了身体凝固和血栓形成。所以提高体内纤维蛋白含量被认为是脑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风险原因之一[10]。
据研究报告显示,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的人往往血栓形成和分裂率也更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检测对象在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D-D水平对比中,患有急性脑梗死患者所在的观察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D-D水平明显要比正常健康的对照组检查对象要高,(P<0.05);在不同临床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比中,腔隙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P<0.05)。通过对FIB水平的检测,可以预测脑梗死的发生率和梗死的面积,并对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预防都具有很大的帮助。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最小的肽段之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特异性,是凝固状态和诱导纤维化的分子的标志物。所以,在血栓形成和纤维素活化期间,D-二聚体中的任何原因都可能引起的脑梗死迅速增加。本次研究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的水平就比健康受检者的水平高。这个研究结果也表明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里血栓形成和激发纤溶被激活。同时,血浆凝固和随后的纤维化时间越长;血浆的超凝固和相关的纤维化也刺激了脑梗塞的发育。
总之,纤维蛋白和D-二聚体是反映凝固和纤维素系统状况的重要等离子体标记。观察纤维蛋白质的变化和D-二聚体对于指导预防、诊断、治疗和预测急性脑梗死具有极大的临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