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
(海南省东方市东方医院,海南 东方)
在泌尿外科中,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结石类型。由于人体的输尿管特点为细长、狭窄,若在输尿管中出现结石后,极易导致输尿管处发生堵塞现象,从而引发血尿、尿痛、肾积水等一系列症状的发生[1]。输尿管结石的出现还会对患者的肾脏正常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日常正常生活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有大部份患者能自行排出结石,但这种是在结石直径小的情况下才能排出[3]。若患者的结石增大至一定体积时,则容易嵌顿于输尿管中,造成堵塞难以排出[4]。尤其是在输尿管的上段位置,治疗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且手术的开展也会对患者造成痛苦,对患者的影响较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微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腹腔镜也逐渐被应用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中[5]。本研究为探究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应用腹腔镜的治疗效果,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女性6例,男性9例,年龄25~60岁,平均(43.62±11.52)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7例,男性8例,年龄25~60岁,平均(43.58±11.45)岁。患者纳入标准为:①患者无精神疾病史,言语意识清晰;②经诊断符合输尿管上段结石诊断标准;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为:①处于哺乳期等特殊时期性的患者;②肝脏、心脏等重要脏器有严重病变发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腹腔镜手术,具体手术方式如下: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前,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为患者进行麻醉。使患者采取侧卧位,使患侧朝外。切口位置选取腋中线骼嵴上1~2 cm处位置,做一长度为1.5~2 cm的切口。将患者的腰背筋膜采用血管钳进行钝性分开。示指探入腹膜后间隙,将腹膜推开,将扩张气囊放入患者的腹膜后方,并将600 mL的生理盐水注入,对患者的腹膜后间隙扩张5~10 min后将生理盐水放出,取出气囊。将10 mm的Troca插入,将腹腔镜导入。使气压维持在2 kPa,并在患者取腋后线12肋下1 cm处位置做一切口,将10 mm的Troca插入。将5 mm的Troca插入腋前线肋缘下。按照术前为患者进行检查的X线所提示的结石所在部位,将肾下极、后腹壁腹膜及腰大肌的交界线作为标志点,将患者的结石段输尿管进行暴露后,采用纵行切开的方式从结石表面切开输尿管。采用导管对患者上下输尿管进行探查,在保证其管道通畅后,将DJ导管从切口处置入,直至DJ导管进行膀胱内。采用5-0可吸收线将输尿管切口肌肉层及肌膜进行缝合2~3针。将引流管留置于腹膜后间隙处。于手术开展后的3~4 d将引流管拔出,于手术后1~2个月,根据患者的情况取出DJ管。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包括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进行评分,对比术前与术后2个月患者的疼痛情况,以10分为满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越剧烈[6]。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发热、输尿管狭窄、粘膜损伤。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围术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
组别 例数 手术进行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首次下床时间(d) 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h) 住院 时间(d)对照组 15 103.27±6.15 42.14±8.05 2.32±0.26 30.22±9.48 5.71±1.45观察组 15 129.59±9.49 84.26±10.31 4.56±1.01 47.96±10.11 8.23±2.56 t 8.858 12.471 8.318 4.957 3.31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3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分)
组别 例数 术前疼痛评分 术后2个月疼痛评分观察组 15 5.47±1.32 1.31±0.21对照组 15 5.45±1.28 2.34±0.49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其中结石的主要来源为肾脏,且该疾病的好发人群为中年人[7]。若患者在出现输尿管结石后,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的尿路出现感染、堵塞、上皮受损,甚至可能引发癌变的发生。虽有部分患者可能由于结石较小的原因,未进行治疗已自行排出体外,但对于结石较大的患者,则难以自行将其排出体外,需要及时就医治疗[8]。有些输尿管结石患者受结石的影响,还造成了肾脏功能的受损,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情况,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方面的改变,有研究发现,输尿管结石的发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增的趋势。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尿、腰腹部疼痛,且可能伴随着尿频、恶心、呕吐、尿急等症状发生。过去治疗输尿管结石常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进行取石。传统的开放性取石术虽能有效清除结石,但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对于感染的放射至更困难,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较长,且恢复缓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的不断成熟大大减少了开放性手术的应用,该种手术方式已逐渐被淘汰。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将腹腔镜置入患者的腹膜下,将输尿管切开,将结石从患者的输尿管中顺利取出。在该种手术方式下,只需做3个长度较短的小切口,给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也较少。患者于术后也更易恢复,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进行取石,能有效地将结石清除,且患者于术后的恢复效果更好,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