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住院期间的效果观察

2021-02-26 11:02黄志环
云南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循证肢体住院

于 波,黄志环

(佳木斯市中医院 1.门诊部;急诊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后循环缺血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临床表现为眩晕、肢体麻木、呕吐、复视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状态。由于后循环缺血治疗难度较高,为了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有必要加强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1]。鉴于此,本院特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106例后循环缺血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循证护理对于后循环缺血患者预后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后循环缺血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CT检查后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眩晕等症状,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均为53例。其中,A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为47~83岁,平均年龄为62.49±5.23岁;B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为51~84岁,平均年龄为63.08±5.17岁。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二、方法 A组:应用常规护理。遵照医嘱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输液和服药,急性期内保持绝对休养,待患者逐步恢复后合理安排患者适量活动,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科学控制患者的饮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做好患者的指标和体征监测。B组:在A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第一,循证心理护理。通过沟通和记录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资料,充分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准确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详细介绍关于后循环缺血的形成机制、病理特点、注意事项等,以及护理的操作流程,强调对后循环缺血护理的安全性和必要性,缓解患者存在的各种不良心理上的情绪,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第二,循证生活和环境护理。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急性期内加大巡查频率。叮嘱患者在急性期不要随意翻动体位,以免加重患者眩晕等症状,指导患者家属在住院期间做好看护,防止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卫生,注意病房无关人员进入以免影响患者。指导患者多摄入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等的蔬菜水果,禁止饮食辛辣、冷冻、油腻等食物。第三,循证基础护理和功能锻炼。合理控制溶栓抗凝药物的使用剂量,注意监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是否存在栓塞情况,密切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包括神情意识、皮肤和消化道是否有出血情况。帮助患者按照后循环缺血护理计划进行训练操作,注意避免造成良侧肢的损伤。指导患者眼神左右、上下移动观察,视线远近交替训练,搀扶患者进行行走活动[2]。如果患者存在肢体瘫痪情况应保持良肢位,防止关节过分拉伸,对患侧肢体和关节按摩,避免对患者肢体有拖拽行为。

三、评价指标 显效:患者后循环缺血眩晕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影像学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明显改善,临床无复发;有效:患者后循环缺血眩晕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经影像学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有所改善,临床偶尔复发;无效:患者后循环缺血眩晕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经影像学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无明显改善,临床经常复发[3]。

应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情况进行评分,问卷调查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服务等项目内容,评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应用NRS数字评分方法对住院期间的患者肢体疼痛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肢体疼痛程度越高。同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

结 果一、经过护理后,B组相较于A组,护理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 (P<0.05),见表 1。

表1 2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

二、2组患者NRS数字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对比 经过护理后,B组相较于A组,NRS数字评分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NRS数字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对比

讨 论后循环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中,临床多表现为眩晕、恶心、平衡障碍、共济失调等[4]。有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后循环缺血约占缺血性卒中的约20%,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特别是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非特异性容易误导临床治疗和护理,无疑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将护理计划活动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达到科学实施临床护理的目标和要求。在本研究结果中可发现,应用循证护理相较于应用常规护理,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质量、预后恢复等均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循证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基于后循环缺血患者多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栓塞或穿支小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计划,而且具体护理操作中有充分结合患者的机体状态和心理特点[6]。一方面,循证护理重视对于患者心理层面的相关护理,引导患者积极面对和树立战胜后循环缺血病症的观念,排除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循证护理也强调对患者的生理护理,遵照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和关节功能锻炼。同时,在临床护理中密切关注患者的行为表情和意识反应,加强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

综上所述,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加强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及伴随症状,同时加快患者后循环缺血的预后恢复,改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价。

猜你喜欢
循证肢体住院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面试六禁忌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