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从分析对比甘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的亲属称谓词,如藏族、蒙古族、土族、保安族、撒拉族,利用Lowie的四分法区分这些民族亲属称谓的类型,并分析家庭婚姻形式的特点。
【关键词】甘青地区;少数民族;亲属称谓类型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3-059-03
【本文著录格式】区淑妍.甘青地区少数民族亲属称谓类型[J].中国民族博览,2021,12(23):59-61.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中亲属称谓词体现了婚姻形式的差异、各民族通婚等接触情况。国内外针对不同国家和民族亲属称谓的研究已呈現相对成熟的状态,在19世纪美国人类学家Morgan提出,人类亲属称谓可分为类分式和描写式两大类[1]。而Lowie的四分法是针对己身父母及父母同胞称谓变异归纳出来的四种类型:世辈型、分叉旁系型、分叉合并型、直系型[2]。本文将使用此方法来对甘青地区少数民族亲属称谓系统进行分类。
一、甘青地区少数民族称谓词
甘青地区的少数民族代表有藏族、蒙古族、土族、保安族、撒拉族。通过跨语系和语族的比较,可以从亲属称谓中探索该地区不同民族的通婚交流概貌。藏语属汉藏语系,蒙古族、土族语和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青海省语言点笔者选择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藏语,蒙古语选取的是海西州巴隆乡方言,土族语选为互助县五十乡和东山乡方言,撒拉语为循化县街子方言。保安语的方言点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本文将整理相关亲属称谓文献材料,并通过语言调查补充所缺亲属称谓,按照直系、旁系和外亲、姻亲党族对以上少数民族亲属称谓进行列表划分。因篇幅限制,“|”为不同语言同一亲属称谓,“/”为另一种说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甘青地区藏族、蒙古族、土族、保安族、撒拉族的亲属称谓词进行类型浅析,各民族的类分式亲属称谓分布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婚姻制度与家庭形态,借词则揭示了不同民族的通婚与文化交流情况。
参考文献:
[1][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下册[M],杨东莼、马雍、马巨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9.
[2]转引自宫海荣.鄂伦春语亲属称谓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100.
[3]华侃.藏语安多方言词汇[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1:70-75.
[4]贾晞儒.青海蒙古语言文化纵论[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6:146-147.
[5]吴宏伟.土族语的亲属称谓[J].民族语文,1997(3):63-68.
[6]杨琳.濒危的保安族村落语言——以甘肃积石山大墩村保安语调查为例[D].硕士论文,2010:附录6-7.
[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卷五[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496-497.
[8]崔军民.藏语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内涵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1.
[9]黄书先.“哥”字探源[J].语言研究,1999(2):179-184.
[10]文英.论蒙古族亲属称谓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现象[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7-31.
[11]邹中正.汉族和藏族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15).
[12]苪逸夫.伯叔舅姑考[J].中国科学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9(14):170-175.
作者简介:区淑妍(1996-),女,青海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类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