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锋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由于血管阻塞、淤滞或脑血管突然破裂而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偏瘫、神志迷茫、失语失明等,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1]。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残率、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经确诊,便要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以达到确保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药物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为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必须选择兼具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药物。现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东营胜利胜东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每组3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6~78(57.13±3.55)岁;病程2~48(10.42±0.63)h;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高脂血症6例,合并糖尿病5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中度(4~15分)27例,重度(>15分)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45~75(57.27±3.26)岁;病程2~48(10.32±0.56)h;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高脂血症5例,合并糖尿病4例;NIHSS分为中度25例,重度8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证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家属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2018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多于安静状态下发病,且多起病急骤,无明显呕吐、头痛等先兆症状;有椎—基底动脉系统或/和颈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出现扭曲、狭窄或闭塞;经各项临床检查确诊。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有脑出血病史者;存在先天性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性痴呆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降低颅内压、补液、清除自由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一应用氯吡格雷,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80029)75 mg餐后服用或随餐服用,每天1次,持续用药14 d。观察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71021)100 mg餐后服用,每天1次,持续用药14 d。
1.4 观察指标 (1)治疗总有效率。(2)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于抗凝管中保存,2 h内完成检测。采用上海克达仪器厂PPP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对血小板聚集率进行检测;采用北京中勤世帝R80 R锥/板自动血流变仪对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进行检测。(3)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分别用1.5 ml红色头管、紫色头(EDTA抗凝)管保存,用于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采取循环酶法,使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采取免疫层析法,使用日本产艾瑞德快速测定仪。
1.5 疗效评定标准[2]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为依据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ND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治愈: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NDS评分降低90%以上;显效:治疗后NDS评分降低46%~90%;有效:治疗后NDS评分降低20%~45%;无效:治疗后NDS评分降低20%以内,或者升高。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4 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1,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较 治疗前,2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较
2.3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多发。长期吸烟、过量饮酒、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合理、血脂异常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椎动脉、颈动脉等脑的供血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使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3]。以缺血影响范围为依据,可以将脑缺血分为弥漫性脑缺血、局限性脑缺血2种类型,其中弥漫性脑缺血主要由低血压、低血糖、贫血、心搏骤停等因素所致;局限性脑缺血主要由脑动脉痉挛、大脑中动脉栓塞及椎动脉、颅外颈内动脉闭塞、狭窄或血栓形成等因素所致。
随着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以及医疗设备的精密化、智能化发展,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二级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重要应用药物。有研究发现,积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能够使脑卒中复发率降低11%~15%[4]。基于此,目前抗血小板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多。
氯吡格雷为第2代ADP受体拮抗剂,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物,也是治疗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动静脉血栓的一线药物。其作用机制: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其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因此可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5]。阿司匹林为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临床上,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术后抗血栓治疗等。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降低环氧化酶-1的活性,达到阻断血栓素合成的目的,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目前,阿司匹林在血栓相关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来说,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2种药物联合应用,是国际公认的支架植入术后的抗栓治疗方案[6-7]。且诸多研究报道指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要优于抗血小板药物单一应用。尹晶等[8]研究报道指出,单用药物氯吡格雷或单用阿司匹林,均可提高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效果,但联合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血小板抑制效果更加显著。王树林[9]的研究报道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更好,也可以改善神经缺损症状。
本研究将单一应用氯吡格雷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发现,治疗14 d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提高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降低血浆黏度、改善血流情况。同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原因分析:2种药物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从药物代谢角度考虑,可保证药物有效成分的持续释放,从血液动力学角度考虑,可使血药浓度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能够提升疗效。
有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炎性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炎性反应与血管内皮功能存在密切关联[9-10]。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是血管内皮功能的主要评估指标。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代谢中间产物,是心血管风险指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超敏C反应蛋白是常见的炎性因子,可促进脑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内核的转录,引起硬化斑块破裂、脱落,导致凝血功能增强,引起血管阻塞,进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病情进展。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炎性反应、提高血管内皮功能。
综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