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娟 白玉洁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关村》杂志联合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开发建设主力军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策划了《畅谈“十四五”,共谋发展新征程》专题,邀请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入驻企业,共话“十四五”发展新蓝图。
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支持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制定实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并要求中关村科学城率先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这些都是对海淀的更高期许和要求。
“十三五”时期,海淀区把“创新”基因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十四五”开局之际,海淀区将大力发扬新时代中关村精神,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级。海淀区不仅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现在,又有了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政策加持,“三区”政策叠加的独特优势,将是海淀区和中关村科学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跃升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重大战略机遇。
擘画新蓝图,奋进开新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开好局、起好步。在海淀区“十四五”规划和“三区”政策叠加优势的引领下,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战略腹地和发展纵深的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成为海淀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也将成为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竞争的生力军。
在今年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与海淀代表团座谈时称赞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是科技创新的“钻石地段”,要求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优化产业布局,挖掘存量空间资源,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按照海淀区“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决策部署,依托“两区”建设和“三区”政策叠加,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创股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一体两翼”的战略部署,即开发建设为主体,城市服务和科技服务为两翼,制定了公司的“十四五”工作规划,加速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发展。
截至目前,实创股份公司所属各园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015家。“十三五”期间,实创股份公司围绕“一体两翼”战略部署,逐步探索形成了“基地+服务+基金”的产城融合型发展模式,致力于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涵盖科技空间、科技服务和城市服务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科技园区以房屋租赁为主的“瓦片经济”时代已经过去。作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建设的主力军,实创股份公司不仅要高质量完成空间载体建设,还要为入驻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一流的服务。“十四五”期间,公司将以“两新两高”战略为统领,形成更加强大的政产学研用全要素“创新雨林”生态体系,构建更加紧密稳定高效的“创新合伙人”机制;立足翠湖、永丰功能组团建设一批产业基础设施和重大平台项目,争取启元实验室、中关村实验室和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国家实验室在翠湖科技园落地布局,切实增强科学城北区创新引领示范效应。继续全面推进科学城北区一级开发和二级建设工作,计划推进15个地块的一级开发,总占地面积453公顷,新开二级项目14个,总建筑面积128万平米。加大投资规模,未来5年计划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占企业总资产的20%。同时,补齐配套短板,统筹推进翠湖国际商务区、永丰中关村壹号商业、25所教育配套和海淀北部医疗中心等医疗配套建设,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科技新城。
为落实“两区”建设工作,实创股份公司深入园区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做好“两区”建设的宣传工作,此外,还将加大重点项目尤其是外资项目招引力度,把世界企业和国际项目引进来,把科技创新企业和“硬科技”产品送出去。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国内外一流科技园区共同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共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原始创新联合孵化平台,营造国际一流科技协同创新生态,逐步升级中关村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中关村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和实创医谷产业园重大产业项目,助力“两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立足北区,实创股份公司将继续承担着连接政府政策和驻区单位需求“最后一公里”的使命,是政府服務北区创新主体的重要抓手。根据海淀区的发展规划和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未来发展需要,公司的定位是要当好“创新同行者”,目标是要成为促进北区创新要素聚集、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完善北区设施配套建设,集开发、运营、科技服务、科技投资与城市服务为一体的科技新城综合服务商。
自2014年到实创股份公司工作以来,我见证并参与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快速蝶变。实创股份现在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也很有干劲。未来,全球高端的科研机构、创新企业将齐聚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山水林田湖之间,远眺大西山四季变装,美轮美奂;近看林田湖绿链织园,创新灵感。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正在描绘一幅国际创新街区与田园山水相互交织的画卷。这里既可以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还可以承载诗和远方。
高能环境脱胎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固废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在海淀區委区政府、中关村管委会的关怀下,经过近30年的沉潜,同时依托实创科技园的大力支持,高能环境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高能环境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工程承包与投资建设运营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业务范围囊括环境修复和固废处理处置两大领域,形成了以环境修复、危废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处理为核心业务板块的综合型环保服务平台。
2014年,腾格里沙漠腹地污染引发社会关注。高能环境作为环保行业的标杆企业,在这场应急污染治理中挺身而出,承担了5900平方米旧工业区废弃地污染地下水治理和约15公顷的芒硝湖场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治理。不到两个月时间,建成了一套可以对整个芒硝湖的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治理的抽出-处理系统,有效治理修复污染水体。
2020年2月2日,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并于次日正式接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主动请缨援助火神山医院建设的高能环境也完成了一场责任接力,防渗工程援建人员顺利完工撤离,医疗废水处理运营团队与医疗废物处置运营团队全面进驻。2020年12月18日,高能环境入选中证阿拉善生态主题100指数的样本股,并依靠26年来在环保产业的发展及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表现,荣获首届生态文明“绿色功勋”奖。
海淀区“十四五”规划指出,把海淀建设成为集教育科研、发明创造、创新创业、生产发展、居住生活、文化交流等多维价值于一体的科学智慧之城、创新引领之城、人文活力之城、生态优美之城、和谐宜居之城,打造成为能够更好支撑区域创新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这一愿景目标高屋建瓴描绘了海淀区的发展方向,顺应国家十四五发展趋势,也和高能环境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不谋而合。
作为海淀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高能环境一直以技术创新为利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提供多维度的环保技术支撑和系统服务,公司目前与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所及环保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并获批成立“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及“院士专家工作站”。未来,我们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支撑,把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担当起环保行业技术创新领头羊的责任使命,赋能环保行业新发展。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北农集团”)是以邵根伙博士为代表的青年学农知识分子创立的农业高科技企业。自1993年成立之初就入驻海淀,在海淀区委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经过28年的发展,从2万元、2间房起家,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万名名员工、六大产业、市值超400亿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大北农集团始终秉承“报国兴农、争创第一、共同发展”的企业理念,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主营业务包含饲料动保科技、养猪、圣牧沙漠奶业、作物科技、农业互联网等产业。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目前世界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大北农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农业和农业科技创新。海淀区是企业创新创业的沃土,海淀区十四五规划和“三区”政策叠加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对大北农集团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为企业创新提供坚实的保障,进一步促进高科技企业进行创新;第二,对人才支持的力度更大,大北农重视人才,三区叠加政策将有利于企业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科研和管理人才;第三,是在国际化方面,大北农的愿景目标是“创建世界级农业科技企业”,“十四五”期间的海淀,将更加开放,加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海淀区提出的“六个责任使命”更是充分体现了海淀区在首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既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和“两区”“三平台”建设示范标杆,又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头羊”、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者”、首都改革开放“试验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区”,在首都发展的多个领域都走在前列,充分体现了海淀的“创新精神”,发挥了引领作用。特别是在支持创新发展方面,构建以创新合伙人为支撑的“创新雨林”生态体系给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能够被赋予更大的改革自主权,结合创新主体的需求,在提升科技创新的系统能力和创新生态建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坐落于实创股份所属的中关村翠湖科技园、投资价值近60亿的大北农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园将是大北农全球总部,计划于2022年投入使用,通过园区的支持、帮助和多方协调,这里也将建设成为全球农业科创新高地和“农业硅谷”。“十四五”期间,大北农集团将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引领下,增强团队核心竞争力、增强科技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强化农业互联网平台竞争能力和采购平台竞争能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助力国家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工程,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维图新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导航地图产业的开拓者。经过十余年的创新发展,四维图新已成为导航地图、导航软件、动态交通信息、位置大数据、以及乘用车和商用车定制化车联网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如今,四维图新以全面的技术发展战略迎接汽车“新四化”时代的来临,致力于以自动驾驶地图、高精度定位、云服务平台、以及应用于ADAS和自动驾驶的车规级芯片等核心业务,打造“智能汽车大脑”,赋能智慧出行,助力美好生活,成为中国市场乃至全球更值得客户信赖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
北京“十四五”规划中透露,到2025年,基本建成创新引领型、服务主导型、协同发展型、全面开放型互融共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北京将实施智能网联汽车路基工程,开展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基础地图应用试点,建立“车路云网图”支撑标准,搭建新一代自动驾驶出行综合服务平台。
根据《海淀区“两区”建设工作方案》,“十四五”期间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以永丰产业基地、翠湖科技园等功能区为主要空间载体,将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
作为国内领先的位置服务与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四维图新将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依托好中关村科技园北区的基础设施,基于自动驾驶地图、高精度定位、云服务平台、以及应用于ADAS和自动驾驶的车规级芯片等核心业务,致力于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人—车—路—网—云”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依靠园区的大力支持,四维图新与实创股份公司和多家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企业共同探索落地基于地图与车路协同技术的融合应用,通过让高精度地图上车、上云、上平台以智慧道路基础设施的形式,为智能驾驶发展赋能。
同时,四维图新将结合自身产品优势,依托“十四五”政策引导,紧紧抓住“两区”“三平台”建设重大机遇,与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五新”建设汇成合力。此外,公司还将深耕底层芯片等“卡脖子”技术,落地更多智能出行中自主可替代产品,做大做强智能出行产业集群,为海淀区乃至北京市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环保与便捷的新出行业态和服务模式,切实提升人民生活福祉。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以下简称“纳通”)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自主创新研发、规模化生产、专业化营销及优质医疗服务应用为一体的国际化医疗健康产业集团。纳通的核心业务涉及医疗器械、智能外科、生物基材料、防疫物资等领域,其中骨科植入物业务始于1996年,旗下拥有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设有6所研发分中心,已申请600余项专利。
医药健康产业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提出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医药健康是海淀区着重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十四五”规划内也多次提及“健康”。“深化健康海淀建设”将助力医疗健康产业实现全面突破与发展,支持新型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细胞3D打印技术等先进治疗技术的开发、临床研究和率先实现产业化,将推动医疗健康行业创新发展。
结合纳通所在的医疗器械行业来看,医疗器械具有多学科交叉、复杂程度高等特点,但目前高端设备和高值耗材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要想在未来掌握这一领域发展的主动权,并打破进口依赖,赶超发达国家,应加快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抢占发展先机。纳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分别在新材料和智能外科领域展开布局。
海淀区“十四五”规划充分融合区域特性和产业发展优势,围绕“高质量发展”以及“双循环”发展格局,对高精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并强调创新发展、全产业链发展。结合区域发展要求,纳通抢先布局,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大力发展智能外科板块。我们希望在产业政策、国际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予更加灵活的支持力度。纳通已经建设了国际化开放式的研发平台,可以为创新个体提供全产业发展要素支持,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创新片区能对接更多的创新项目,并加强与重点园区、重点项目的合作,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落地海淀北部,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发展。
纳通总部大楼落地实创科技园后,园区为企业提供了很多服務便利,希望在企业业务发展方面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并期待有更多方面的合作。
结合海淀“十四五”规划,纳通在未来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加强以新技术、新材料引领全产业领域创新发展,对标国际企业,向国际著名企业迈进。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是以卫星制造业务为核心的卫星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卫星研发制造服务,自主研发10公斤级到1吨级的系列化卫星平台,拥有卫星整星设计和集成测试能力,具有电子通信和光学载荷等卫星系统研制经验,具备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统揽全局的能力。此外,公司自主研发地面通信终端,具备系统集成经验,可为国防、行业、区域等用户提供基于卫星资源的综合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总部坐落于实创股份所属的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入驻园区以来,企业发展一直得到了园区的多方面支持和帮助。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2020年,海淀区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星谷”项目。依托航天航空领域深厚的研发资源和产业资源的优势,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即北清路沿线规划建设空天产业集聚区“星谷”,打造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作为空天产业的代表,微纳星空也将迎来进一步提升的发展机遇。
“十四五”期间,微纳星空将着力于提升50公斤—500公斤级卫星的研制水平和供应能力,根据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空间探索等领域的最新趋势,按照模块化、平台化的思路,精细打磨8个主力型谱产品,面向国内外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一流产品和技术服务。2021年我们有10颗卫星的交付和发射。可以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我们的卫星制造能力将提升到更高的台阶。
2018年10月27日,由微纳星空自主研发的“未来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朱雀一号”运载火箭升空。尽管星沉大海,这次任务仍是中国首次由民营企业执行入轨发射,且民营卫星作为唯一主星完成发射申请,并全部由民营企业设计、生产、制造的纯商业航天项目,开创了中国民营航天的先河。2019年,微纳星空分别于8月17号、12月20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执行两次发射任务,共有四颗卫星入轨,后一次为微纳星空的首次“一箭多星”任务,一次发射了3颗卫星。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正式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商业航天正成为中国航天领域发展的新航标,优秀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其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秉持“微纳制造、闪耀星空”的信念,立足制造,“敢于啃硬骨头”,微纳星空立志成为国际一流的商业卫星公司。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才邦”)是一家专注于 5G/4G 无线宽带接入解决方案、业务运营平台的研发和未来无线宽带技术创新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是 5G 领域全球领先的创业型公司,作为 5G 创新技术方案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已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积极引入的合伙伙伴,在 5G 等领域申请核心专利超过 500 件。
目前,全球还有30亿人不能随时随地上网。佰才邦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创新通讯设备,降低网络成本,让这些人早日实现上网自由。2G时我们是落后的,3G处于积极参與阶段,4G引领,到了5G时代,我们的发展全球领先,发展靠前。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国家在政策层面将延续5G发展规划,佰才邦将在赋能产业上有所突破,商业模式更加清晰。“把5G基站的技术研发好,让5G赋能各个行业。”这是佰才邦未来的发展目标。5G技术,是国之利器。与工业互联网结合,与人工智能结合,与航空航天结合,与更多的传统产业相结合,让创新真正落地。
在5G普及后,按需分布的小基站将迎来发展的快车道。小基站不仅费用低,还可以实现信号的精准覆盖。目前,佰才邦正在与园区洽谈虚拟演示游园区等项目合作,利用5G小基站,实现园区内的5G信号全覆盖,从而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参观整个园区,也能推动5G的创新商业模式。
海淀区“十四五”规划指出:“海淀区要担当起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头羊的责任使命。”5G通信网络是我国寄望于能够在全球通信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技术。“十四五”时期,佰才邦将利用自身的研发技术,推动5G芯片国产化逐步替代,目前公司已与飞腾、龙芯等公司合作,并获得北京市科委的项目支持,在产品中逐步把国外芯片替换成国产芯片。同时,把产品与技术在扎根国内的同时,销往国外,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促进企业的发展,加速行业的进步,也与国内的高校合作,结合产学研用推动原始创新落地。
2019年12月,佰才邦进驻中关村壹号园区,一年多的时间,园区的服务很到位,引荐国际人才,推介企业项目,筛选适合企业的政策信息等。园区与企业齐发展,共成长,携手并进。
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兴发”)始创于1997年,是国内领先的智慧中国核心技术、产品与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运营服务商。公司基于不断强化的边(DI-Edge)/云(DI-Cloud)/用(DA)三位一体的独特强大的综合竞争力,致力于成为全局全域科学智慧城市领域政府级的SaaS服务商、数字经济平台建设和运营服务商。
海淀区“十四五”规划指出,“打造成为能够更好支撑区域创新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这一愿景目标高屋建瓴描绘了海淀区的发展方向,顺应国家“十四五”发展趋势,也和中电兴发提出的建设“智慧中国”的目标不谋而合。
海淀区“十四五”规划指出:“海淀区要担当起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头羊的责任使命。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支撑,把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实施科技创新能级提升行动。”这一点给海淀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方针指引和政策护航。特别是在支持创新发展方面,构建以创新合伙人为支撑的“创新雨林”生态体系给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公司所在的实创科技园在支持创新发展方面,也积极落实海淀区有关要求,构建以创新合伙人为支撑的“创新雨林”生态体系给园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四五”时期,海淀区将突出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突出绿色发展、突出城市治理效能、突出科技自立自强。中电兴发在业务布局方面已形成以智慧中国业务为龙头,以4G/5G新基础通信业务和新一代高速主干光纤网业务为两翼的主营业务发展格局。智慧城市领域的业务是公司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时期,中电兴发将继续专注于DA(Data Application)数据应用和DI(Data Infrastructure)数字基础设施两大方向的核心技术、自主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打造落地标杆项目,向长三角、珠三角、西南、以及中部地区进行快速复制,迎来中电兴发全局全域科学智慧城市业绩的爆发式增长。
未来五年,鉴于国家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企业成本和资金的压力同步加大,尽管国家也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负的举措,但随着市场缩紧的大环境背景下,企业的税费负担仍然过重,建议政府考虑进一步出台更多更好的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同时完善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其加快发展,形成产业集成效益,提高贡献率。在人才引进方面,建议政府针对引进人才应给予适当的住房补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等,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留住高层次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做大做强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同时建议加大开展生产操作等高职、职业教育培训,定向培养专业性人才,缓解企业招工难等问题,真正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管理、技术、生产等人才需求。
科技赋能实业,实干才能兴邦。中电兴发将以“做智慧科技领域世界级领先企业”为使命,秉持“乾乾君子,泱泱华夏;忠信贞固,信息报国”的经营理念,在智慧中国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向全世界输出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经验,为人类社会智能化、智慧化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知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果科技”)成立于2014年3月,是一家专注为企业提供互联网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的创新型企业,旗下“知果果网”于2014年5月正式上线运营,成为互联网+知识产权模式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对中国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意义。自成立以来,知果科技响应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秉承“为天下创新保驾护航”的历史使命,始终致力于用互联网技术和科技创新力量驱动行业变革,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和品质服务体验提升,实现了对各类企业用户、行业用户的深度价值输出,收获了超过40万忠实用户的坚定认同和支持。
作为海淀区内一家聚焦做“数字化赋能知识产权服务”的创新型企业,我们对海淀区的十四五规划内容及2035年的远景目标非常关注,因为海淀区十四五期间的政策对知果果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海淀区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召开的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关于制定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政策内容看,科技创新是海淀区十四五时期的一条发展主线尤其是高质量创新,成为影响十四五时期海淀发展主要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所以,“科技创新”将会被提到新的高度,而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知国科技已形成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的完备自主创新技术体系,公司旗下品牌“知果果”是“互联网+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电商平台,开创了科技+法律服务的新模式。
面向未来,知果科技立志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实创科技园持续的支持和帮助下,打造一个集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咨询服务、法律服务、金融交易等为一体的产业生态链,联合构建开放、多元的企业综合服务商业生态圈,实现品牌及产业链上下游优秀企业的协同发展,为全球创新企业成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