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蔚臻
《香港爱情故事》一改港剧的王牌大戏商战剧讲述香港精英阶层的路线,目光转向了位于香港岛南区的瀑布湾,这里是全港有名的公共屋村——华富村。剧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草根港人在“缝隙空间”中的生活状态。高房价的重压下,人际产生了隔阂与疏离。但是,结局是大团圆式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守望相助。
剧中的陈子朗和邱凯琪是恩爱有加的情侣,两个人家庭背景普通,他们是香港中环的普通上班族,拿着不高不低的收入,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只有一声叹息。子朗的爸爸妈妈三十多年来关系冷若冰霜,父亲好吃懒做,嗜酒成性,不思进取,眼高手低……诸多不良的嗜好让妈妈和妹妹子欣忍无可忍。子朗家狭小的内部空间,不仅要摆放日常的家用器具,如那张破旧的沙发、凌乱不堪的衣橱等,还要勉强塞进兄妹三人和父母两人,密集的空间里父母之间的争吵不断,也给大妹和二妹留下了心理阴影。
香港经济高度发达,精打细算成为现代香港人的必要生存技能。陈子婷就是一个善于打点内外、精打细算的学霸。为了说服自己的老爸接纳大哥子朗的未婚妻入住,子婷会伸手向大哥要5000块钱来搞定自己的老爸。甚至对待自己的爱情,子婷也是不停算计,为此背负了“脚踩两只船”的骂名。
从小缺乏温暖的父爱,子欣的记忆充满负能量:家里无休无止的争吵,父亲对她恶语相向的怒骂……我们在子欣的眼中读出满满的孤独。现代社会的孤独感和疏离感就这样产生了。
现代都市的森林中住满了“忧郁的栖居者”。这种忧郁使得有的人沉沦,于是功利意识越来越强,人际关系的功利性不断强化。
在香港,普通的工薪族难以拥有一套独立的住房,租住、群居是香港底层工薪一族的常见生存状态。在香港,焦虑、抑郁、孤独等情绪常常伴随着居高不下的房价产生。香港快速攀升的房价带给青年人与日俱增的买房压力。对于子朗和凯琪来说,房子的首付就是一笔十分昂贵的支出。子朗和凯琪的感情关系也随之受到影响。凯琪千辛万苦说服子朗重新找一个高薪的工作来应对房价的攀升,然而涨薪的同时子朗也面对着无休无止的加班,甚至因为房子的问题而不敢面对凯琪。这让子朗和凯琪的关系出现了裂隙。不过,面对攀升的房价和个人的情感之间的选择,子朗和凯琪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继续守护两个人的爱情。
當港剧的焦点离开了豪华别墅和半山豪宅,将目光转向香港的日常生活状态,
并且观照普通市民的情感的时候,《香港爱情故事》火起来了。
快节奏的生活,攀升的房价给现代香港人带来时间的焦虑感、个体的不安全感以及生命意义的失落感。《香港爱情故事》将香港普通人的琐碎而卑微的日常生活用镜头的方式记录下来,给予观众一种对生活本身美感的重新发现以及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深度思考。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