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珍,姚少濠,李 玲,苏坤华,覃莉萍,张 玲,刘 勇△
1.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5;2.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检验中心,广东广州 510005
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主要侵犯周围神经或神经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临床特点为:亚急性起病,不对称性的、多灶性的、选择性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临床常见的免疫相关性周围神经病主要包括: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AIDP)、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伴有IgM副蛋白脱髓鞘性神经病、POEMS综合征、各种血管炎(包括系统性和非系统性)相关的周围神经病等[1]。本研究旨在从体液免疫角度出发,分析免疫相关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节苷脂抗体(GM1、GM2、GM3、GM4、GD1a、GD1b、GD2、GD3、GT1a、GT1b、GQ1b及硫脂的IgG和IgM抗体)存在情况,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26日送检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400例由临床诊断为免疫相关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4例,女156例;年龄1~84岁,中位年龄45岁;格林-巴利综合征213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102例,Miller-Fisher综合征36例,运动神经元病31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18例。选取血清和脑脊液进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
1.2仪器与试剂 SK-R1807-S实验室翘板摇床(北京龙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抗神经节苷脂谱抗体(GM1、GM2、GM3、GM4、GD1a、GD1b、GD2、GD3、GT1a、GT1b、GQ1b、硫脂的IgG和IgM抗体)共24项检测试剂盒(Generic Assays公司)。
1.3方法 第1步,患者标本中的自身免疫抗体与包被在测试条固相上的目标抗原结合。4 ℃震荡反应120 min后,未结合的标本成分被洗液洗脱;第2步,与抗原结合上的抗体与连接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抗IgG或抗IgM连接物特异性反应。4 ℃反应60 min后,多余的连接物在清洗过程中被从固相免疫复合物洗脱;第3步,碱性磷酸酶在膜上将无色底物转变成暗紫色的沉淀线条,震荡10 min后,用洗液清洗,反应终止。测试条在干燥后可以读出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表格计算阳性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不同年龄患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率比较 血清和脑脊液总检测人数为400例,阳性总例数(血清和脑脊液任一标本阳性或血清和脑脊液同时阳性的数量)为131例,总阳性率为32.75%。血清阳性128例,阳性率为32.00%,脑脊液阳性24例,阳性率为6.00%。>60~70岁患者阳性率最高,为40.82%,其次是>30~40岁(38.30%)。各年龄段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7)。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率比较
2.2男、女患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率比较 244例男性患者中阳性84例,阳性率为34.43%;156例女性患者中阳性47例,阳性率为30.13%。男性阳性率虽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P=0.37)。见表2。
表2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男女性阳性率比较
2.3抗神经节苷脂抗体血清和脑脊液阳性占比情况 在总的131例阳性患者中,单独血清抗体阳性最多,共107例,占总阳性的81.68%;其次分别是血清阳性抗体包含脑脊液阳性抗体18例,占总阳性的13.74%;单独脑脊液抗体阳性3例,占总阳性的2.29%;血清和脑脊液抗体阳性不重叠有2例,占总阳性的1.53%;血清和脑脊液阳性抗体有部分重叠、部分不重叠最少,仅有1例,占总阳性的0.76%。
2.4不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在400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分布情况 总阳性率最高的是抗硫脂抗体IgG,占12.75%,其次是抗GM1抗体IgG,阳性率为8.50%,第3是抗GT1a抗体IgG,阳性率为7.75%。 24种抗体除抗GD3抗体IgM、抗GD1a抗体IgM和抗GT1b抗体IgM抗体3项未出现阳性外,其他抗体均有阳性情况。血清和脑脊液阳性率前3顺序与总体阳性率一致。血清阳性率排序与总阳性率排序一致。脑脊液出现阳性抗体较少,有10种抗体,抗体阳性率排序基本与血清阳性率一致。见表3。
表3 不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在400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分布情况[n(%)]
2.5不同模式组合阳性及占总阳性的比例 131例抗体阳性患者共出现了57种抗体组合模式,不同模式中A模式(抗硫脂抗体IgG)阳性例数最多,为25例(19.08%),其次是N模式(抗GM1抗体IgM),阳性11例(8.40%),第3是B模式(抗GM1抗体IgG),阳性9例(6.87%)。见表4。
表4 不同模式阳性率及占总阳性率的比例
2.6检测阳性抗体数目比较 单独1种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3例(55.73%),其次是两种抗体阳性模式34例(25.95%),第3是3种抗体阳性模式12例(9.16%)。
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同样,这些疾病的抗体谱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抗周围神经膜表面糖脂抗体与自身免疫介导的急性和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有密切关系,此类抗体包括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和抗硫脂抗体。神经节苷脂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细胞膜的外表面,以神经系统水平最高,参与神经细胞膜的构成,并维持其稳定性,其分子由2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位于神经细胞膜脂质层内疏水性的神经酰胺,另一部分是暴露于膜表面的亲水性的低聚糖基。神经节苷脂种类很多,主要根据其糖基结合唾液酸分子的数目及部位进行分类,含一个分子唾液酸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含2、3、4个唾液酸分子分别为GD、GT和GQ。又根据所含己糖的数目和种类分为GM1、GM2、GM3、GM4。硫脂是髓鞘膜上含硫酸残基的酸性糖脂,参与神经鞘膜的构成并与神经鞘膜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可能通过结合分布于特定部位的相应抗原而致病,并导致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400例患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总阳性率为32.00%,血清阳性128例,阳性率为32.00%,脑脊液阳性24例,阳性率为6.00%,血清阳性率高于脑脊液。目前,对脑脊液中抗体分析及产生机制的报道甚少,吴德云等[2]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和CIDP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硫脂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无论是IgG型还是IgM型抗硫脂抗体均无相关性,说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硫脂抗体并非同一来源,脑脊液中的抗硫脂抗体合成部位可能在鞘内。单独血清抗体阳性最多,共107例,占总阳性的81.68%,其次是血清阳性抗体包含脑脊液阳性抗体,为18例,占总阳性的13.73%,第3是单独脑脊液抗体阳性(3例),占总阳性的2.29%。血清和脑脊液抗体阳性不重叠仅占总阳性的1.53%,血清和脑脊液抗体阳性有部分重叠、部分不重叠最少(1例),占总阳性的0.76%。血清和脑脊液均能检测到相关抗体,证明二者之间无相关性,这可能提示血清和脑脊液中均存在针对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的免疫反应,并且参与了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大部分在血清中被检测到,并且脑脊液大多数阳性抗体与血清重叠,也有可能是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破坏了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增加其通透性,推测在血清中产生后进入脑脊液。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刘玲春等[3]报道的免疫反应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其中男女比例约为1.7∶1.0不同;与SEJVAR等[4]报道的GBS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3∶2,儿童发病率较成人低,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与YEH等[5]报道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常见于男性,男女比例为2.7∶1.0,症状发作年龄为20~70岁,平均40岁也不相同。这可能与研究的疾病分类和数据差异有关。
特定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和具有某些特异临床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本研究中血清和脑脊液抗体阳性率排前3位的抗体均为抗硫脂抗体IgG、抗GM1抗体IgG和抗GT1a抗体IgG,顺序与总体阳性率一致。血清阳性率排序与总体阳性率排序一致。脑脊液出现阳性抗体较少,有10种抗体,抗体阳性率排序基本与血清阳性率一致。本研究发现,在神经节苷脂抗体谱检查出现阳性结果患者中,共出现了57种抗体组合模式,不同模式中A模式(抗硫脂抗体IgG)阳性例数最多,为25例(19.08%),其次是N模式(抗GM1抗体IgM),其阳性例数为11例(8.40%),第3是B模式(抗GM1抗体IgG),其阳性例数为9例(6.87%)。GM1是神经膜最丰富的神经节苷脂抗体之一[6],而硫脂在周围神经组织中水平是任何节苷脂的100倍以上[7]。在一些GBS和CIDP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高滴度的抗硫脂抗体,但对于抗硫脂抗体在炎性周围神经病中的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抗GM1抗体IgG与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及AIDP相关[8],GM1抗体是MMN一个有效的诊断标记[9]。抗GM1和抗硫脂抗体也常见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和其他多器官免疫介导疾病患者[10],抗GT1a抗体IgG的存在和疾病的重叠提示咽-颈-臂-肱变体不仅与GBS密切相关,而且与费雪综合征和脑干脑炎也密切相关[11]。抗GT1a抗体与GBS的暴发和空肠弯曲菌相关菌株中神经节苷脂模拟关联[12]。ALPA等[13]报道的复发性GBS中也会出现抗GT1a抗体IgG和抗GQ1b抗体IgG。
单独1种抗体阳性率最高[73例(55.73%)],其次是两种抗体阳性模式[34例(25.95%)],第3是3种抗体阳性模式[12例(9.16%)],两种以上抗体阳性占比44.27%。单独某个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的临床意义不同,多种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同时出现阳性结果,可能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不同种类神经节苷脂之间具有相似的抗原表位,也可能发生不同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
诊断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抗体检测具有重要性。血清和脑脊液中可检测到相应的抗神经节苷脂谱抗体,这些抗体的出现对于确定病因及诊断分型有很大的帮助,可为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有效治疗等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