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心怡 高 珂 毛洪钰 胡星涴 胡楚凡
(长江大学 湖北·荆州)
[提要] 长江经济带区域是我国绿色发展建设的重点对象,长江地区的绿色发展对我国的绿色发展和经济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沿途11 个省为研究对象,从绿色投入、绿色生活、增长质量、结构优化等四个方面构建绿色发展评价体系,选取相关数据,对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绿色发展水平从整体评价和梯度评价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绿色发展情况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绿色发展指数呈现“上中下游依次增加”的空间格局,下游省市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向好,但部分省市有产业结构不均衡等问题,亟待改善和解决。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愈演愈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我国相继提出“五位一体”、“五化同步”、“五大发展理念”等策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指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方向,确定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江11 个省市,稳扎稳打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各项工作,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规划顶层设计、生态环境改善、经济转型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通过查阅的文献来看,2011 年的五年规划时,我国首次提出绿色发展观念。长江经济带覆盖11 个省市,区域分布广泛、梯度跨度大,经济实力强劲,贡献的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绿色发展的重点区域,长江地区的绿色发展情况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推进和绿色发展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研究众多,大部分都侧重于对绿色发展的内涵、提升策略、实现路径等相关方面进行探讨,也有学者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来分析其影响因素。
人们对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的相关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但仍存在评价体系不系统、分析维度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绿色投入、绿色生活、增长质量、结构优化等四个方面构建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查阅2014~2018 年长江经济带沿途11 个省市绿色发展的相关数据,估算长江经济带这几年的绿色发展指数,了解这几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绿色发展状况。
表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一览表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既要体现投入绿色化,还要注重过程绿色化,更要实现产出绿色化。因此,绿色发展类设置了绿色投入、结构优化、增长质量、绿色生活4 项二级指标,见表1。(表1)
绿色投入可分为研发人员、研发经费外部及内部三个方面,研发人员保证研发项目的良好开展,可以有效激发项目研发潜力,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内部因素,而经费支出是影响研发项目进行的外部因素。从人力和资本两个方面可以较好地反映绿色投入程度;从贴近生活的用水和公共厕所两个方面来反映人们的绿色生活环境,可以较好体现人们的绿色生活程度。增长质量则通过选用人均指标——人均GDP 增长率,符合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同时选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来体现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最后运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层次高低。此指标体系从四个维度全方位多层次反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状况。
(二)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以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在构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收集分析整理数据,分析2013~2017 年以来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绿色发展指数及各省市的演变特征。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EPS 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长江经济带大数据平台》《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部分指标是根据年鉴数据计算而来。
(三)研究方法
1、熵值法基本原理。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它依赖于数据本身的离散型。如果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就越大,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越多,对事物综合评价的影响也就越大。采用熵值法能够克服主观倾向,客观反映指标的效用价值,适合于对多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2、熵值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因为不同的指标的标准不同,它们之间会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要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首先将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正向指标是代表向上或向前发展的指标,越大越好。负向指标是与之相反,越小越好。
步骤一:无量纲化处理,对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进行分别处理。为避免标准化后的指标值会出现“0”这一数值,引起后续对数计算的不便,对指标计算公式进行了如下调整:
此步骤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二:计算各指标的比重:
步骤三:计算信息熵,根据上述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通过公式算出各指标的熵值,根据各个指标所包含信息的大小,来客观确定指标权重。
熵值En越小,指标就越重要。
步骤四:确定各指标的权重Wn,计算后各指标权重如表2 所示。(表 2)
步骤五:将熵权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和无量纲化指标值进行加权,最终得到绿色发展指标综合指数,该指标值为:
根据以上方法最终确定所选取指标的权重。
(一)整体评价。根据前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以及计算方法和数据,计算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指数。根据地域划分,长江经济带上游省市有四川、云南、重庆、贵州;中游省份有湖北、湖南、江西;下游省市有安徽、江苏、浙江、上海。计算结果如表3 所示。(表3)
根据表3 数据显示,2014 年起,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绿色发展指数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可以明显看出,各区域之间的绿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整体来看,2014~2018 年这五年中,长江经济带沿线大部分省市绿色发展指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增势平缓。绿色发展指数最小值发生在2018 年的贵州,指标值为0.016642;最大值发生在2014 年的江苏,指标值为0.429150。
从区域来看,下游省市绿色发展指数较高,上中游省市绿色发展水平较低且与上游省市相隔较多。江苏省绿色发展平均指数位居第一,且远高于第二名上海,所以上游省市也发展不均衡。(表4)
按照区域特征,从表5 可知,长江经济带11 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增势不够显著。其中,四川省、浙江省的绿色发展水平在2014~2018 年的增长趋势较为明显;贵州省在2014~2018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剩余其他各省份则呈现波动的增长状态。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在5 年间有整体的提高趋势。其中,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绿色发展水平稳居前三位,云南省、贵州省的绿色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有待加强。
表2 指标权重一览表
表3 2014~2018 年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结果一览表
(二)梯度评价
1、绿色投入指数评价结果分析。从长江经济带2014~2018 年11个省市绿色投入发展指标的序位变化来看,江苏稳居第一位,研究发展能力最优质,比上海的绿色投入更多。从人口方面看,江苏是省,而上海市是直辖市,最多吸引4,000~5,000 万人的常住人口,但长珠三角经济发达,土地面积也比较大,能容纳上亿的人口居住工作生活。从经济构成上看,江苏是结构非常好的轻重工业并重省,所以研发投入很多。江西、云南、贵州三省2014~2018 年城市绿色投入指数序位均处于靠后位置,尤其是贵州省的绿色投入指数明显偏低,可能是因为贵州省研究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不协调,研发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大,研究经费利用率不高等原因。(表5)
2、绿色生活指标分析。综合观察,长江经济带2014~2018 年11 个省份绿色生活的序位情况,浙江、江苏始终位于前列,上海、安徽在三、四序位浮动,江西、云南、重庆三省市则相对稳定,位于中列。湖北省在2017 年绿色投入指标出现大幅度跌落,这与2017 年湖北省公共厕所数量减少有关,在2018 年再次回归正常水平。湖南、四川、贵州这三个省均处于靠后位置,贵州省绿色生活指数在前期明显偏低,这可能与其所处地理位置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但从2016 年开始,贵州省的绿色生活指数开始与同层次省市基本持平,在此期间其他省也推出公共厕所改革政策,对其绿色生活指标的增长有极大影响。四川、湖南处于靠后,主要由于其自来水普及率相对其他各省市偏低。(表6)
表4 2014~2018 年各省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值与排名一览表
表5 绿色投入指数一览表
表6 绿色生活指数一览表
3、增长质量指标分析。在增长质量方面,2014~2018 年的增长质量数据指标中,上海市稳定保持在第一的位置,江苏省、浙江省紧随其后,这三省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 比重均处于前列,这也与这三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三地普遍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湖北、四川、安徽、江西四省综合来看位于中列。重庆市从2017 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与其经济结构有关,汽车和电子这两个第二产业几乎占了重庆41%的GDP。但是,近两年遇冷,汽车的需求量减小,使得重庆的经济遭到了重创,这可以说是一个暂时性冰期了,且重庆的第三产业薄弱,这也使得在制造业受到创伤的时候,第三产业无法填补经济的损失。贵州省前期发展良好,在2018 年出现骤降,这与其经济结构有关,虽然其也在增长,但总体较为缓慢。(表7)
4、结构优化指数评价结果分析。在结构优化层面上,上海市居于第一位,世博会之后的上海,因为大规模建设退潮,经济增速曾一度慢于全国。而从2015 年开始,上海经济增速提高,一度赶上了全国平均增速,第三产业更成为上海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火车头。很多国际级功能性金融机构以及重量级企业也因为上海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而落户上海。在序位相对靠后的省份中湖南、湖北稳步上涨,2016 年武汉房市大涨,许多金融机构的区域总部落户武汉,房地产、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的快速增长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湖北和湖南已经开始向第三产业转型。贵州省2014~2018 年结构优化指数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这可能与产业结构有较大关系,贵州省的第一产业GDP 比重高于全国,但是贵州不是农业强国,甚至因为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其农业还显得较为落后,其农业比重较高更加体现出贵州省第二、第三产业相对于全国水平的巨大落差,所以贵州急需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表 8)
(一)结论。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 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从空间的分布来看,长江经济带沿路11 个省份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处于下游的省市绿色发展水平较高,产业发展结构较为平衡,中游的城市处于中间水平,具有较好的绿色发展基础和潜力,但是绿色投入可能不足,表现不佳,上游城市明显落后,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大力发展和推进,产业结构不佳。(2)各个省市的各领域发展不平衡,一部分经济飞速发展的省市,注重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忽略对生态的保护和绿色生活的重视,还有一些省市还处于原来的产业结构亟待改革,虽然有原有的环境基础优势,但是经济发展却较为缓慢。(3)由于各省市的政治环境、经济政策和生态环境都有较大的差异,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绿色发展水平也有显著差异,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绿色发展水平都较好,但是依靠资源的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表7 增长质量指数一览表
表8 结构优化指数一览表
(二)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从各省市的现状出发,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有侧重点的绿色发展策略,缩小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之间的绿色发展差异。长江下游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较好,有明显的经济优势,绿色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创新发展的投入,提高创新发展能力。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薄弱,但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快发展绿色生产力。中游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上都处于中等水平,相较于上游地区发展强劲,但这些省市的科技发展投入不足,且高新技术产业不多,所以绿色发展水平受到制约,应加强关注,加快产业转型。(2)长江经济带沿岸各省市应有整体的思想,深度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下游省市的带动作用,加快科研人才、创新技术向上游地区转移,带动中上游地区的绿色发展。(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上游城市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游城市应深入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精神,加大绿色发展投入,利用好已有优势,激发地势潜力。同时,政府也要发挥自己的职能,响应绿色发展理念,提高沿江企业和民众的绿色环保意识,加快推进公共基础设施改革,健全环境保护服务市场化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