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富民强村展活力
——记山东省茌平区绿冠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

2021-02-24 11:11杨雷付杰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1年2期
关键词:批发市场大棚成员

文/ 杨雷 付杰

茌平绿冠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 年,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现有成员316 户,注册资金1800 万元,拥有蔬菜大棚1000 余座,户均种植3 个蔬菜大棚,户均年收入达20 万元。合作社现有蔬菜批发市场1 处,蔬菜精包装加工厂1 处,100 吨蔬菜低温冷藏库1 座,年培育3000 万株蔬菜种苗育苗场1座,并建有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目前,合作社的蔬菜远销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和北京市等地,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化发展的富民强村之路。

解难题,村党支部勇做产业发展“火车头”

以前的耿店村,没有资源优势,村民以种粮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 元。2002 年,耿遵珠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时,村里正处于产业抉择的十字路口。当时,农户种了5 年的芸豆大棚因重茬出现大面积死秧。村里人戏言“早晨拉晚上拽,一天赔进几十块”“孟姜女哭长城,耿店妇女哭大棚”。由于当时的农户种植技术水平低、市场意识缺乏,种植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一般,而且费时、费工、费力。为卖菜,农户天不亮就得开着农用车拉着蔬菜去几十里外的批发市场,既辛苦也没多大收益。周边村庄的很多农户索性自毁大棚改种粮食,农闲时再外出打工挣点外快。芸豆死秧的重创让耿店村的不少大棚种植农户也开始动摇了。耿遵珠当机立断,带领群众先后20 余次赴寿光参观学习,号召36 名党员带头建起“党员示范棚”,当年就实现效益翻番。菜农们看到了希望,坚持种植大棚蔬菜的信心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大棚越搞越多,蔬菜产量逐年增加,又出现了卖菜难的问题。村党支部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决定建设蔬菜批发市场。由于当时村集体没有收入拿不出钱,村民们也持观望态度。村支书耿遵珠带头拿出1 万元入股,村“两委”干部响应共拿出4 万多元,当时由于农户积极性不高,累计筹集资金仅8 万多元,离建设蔬菜批发市场的预算开支还有很大差距。为此,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将村里闲置坑塘、河沿和荒地等“村资”的经营权面向全村竞标承包,不但把以往被长期违规占用的村集体资产全部收了回来,而且竞得了资金36 万元,一下子解决了建设蔬菜批发市场的资金难题。村里投资18 万元建起了绿冠蔬菜批发市场,群众从此以后足不出村就能把菜卖得一干二净。

解决了村民卖菜难后,耿店村的蔬菜大棚迅速增长,但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市场竞争力和效益自然也难上台阶。2008 年,由村支部书记耿遵珠牵头,村集体参股,组织92 户农民,筹资32 万元,创建了茌平绿冠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运营管理上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方便了合作社发展与村级事务共同研究、共同推进。合作社采取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管理指导、统一化肥农药、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而且有效提升了蔬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谋创新,合作社争当锐意进取“排头兵”

为更好地服务农户,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耿店村依托绿冠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秉承“办实体、联成员、搞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多措并举推动兴产增收。

为解决部分成员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合作社2012 年成立了资金互助会,为成员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在合作社范围内,成员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以自有资金入会,当成员建棚和购买生产资料需要资金时,成员可以用本合作社的成员股金证当抵押向资金互助会申请贷款,解决了农户融资信贷难题。截至2020年12 月,资金互助会累计存入资金983 万余元,借出资金701 万余元,帮助100 余人脱贫解困,全社有60% 的成员受益于资金互助会,且从未发生坏账和不良借款。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合作社意识到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打造品牌,依靠品牌溢价增加蔬菜产品的附加值。2009 年,合作社申请注册了“茌星”牌商标并获批黄瓜、辣椒、番茄3 个绿色食品认证,还投资50 万元建设了蔬菜精包装冷藏加工厂。精品蔬菜加工后,贴上“茌星”商标直接销往济南、聊城的大中型超市。散装的蔬菜则直接进入蔬菜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统一收购、统一结算。2019 年,合作社又申请了“耿店村”“棚二代”2 个商标,获得了辣椒、黄瓜、番茄、茄子、芸豆5 个绿色食品认证证书。为确保蔬菜品质,合作社制定了绿色蔬菜生产操作规程,成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产品追溯制度。合作社还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与首农、首食等企业对接,将蔬菜成功打入北京市场;拓展网络销售渠道,通过公众号、淘宝店、海融商城电商平台等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另外,合作社自己组建了专门的销售队伍,广泛吸纳经纪人将蔬菜远销到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辽宁省等地。合作社现在每天的蔬菜销售量达20 吨,年交易额超5000 万元。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耿店村立足自身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积极搭建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吸引各类人才在农村这个“小舞台”施展“大拳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创新活力。2010 年,耿店村建设了高标准育苗基地,智能育苗温室达1.5 万平方米,由合作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地指导育苗生产。凡是新引进的蔬菜品种,合作社都必须先在试验棚试种2 年,经试验证明能够适应本地土壤气候、产量高、品质好后,才能推广种植,极大地降低了小农户的种植风险。对于通过试验筛选的新品种,育苗场将根据成员需求,采用“订单式”集约化育苗,既提高了单个品种育苗规模,又降低了成员的生产成本。2019 年,合作社与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棚二代”科技示范园,新建智能玻璃温室4 栋、新型装配式双层日光温室39 栋、新型双层拱棚16 栋及加工车间、控制中心、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在此基础上,通过柔性引进、聘请技术顾问、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吸引各类实用人才,为合作社发展注入生机活力。2019 年4 月,合作社与山东省农科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5 名省农科院技术专家组成的乡村振兴服务队向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随着耿店村的大棚蔬菜越种越红火,成员收入越来越高,合作社吸引了82 名年轻人回乡创业,带回外地媳妇和女婿11 人。合作社现在从事大棚种植的70 后、80 后、90 后占到成员总数的90%左右,辐射周边10 多个村的200多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棚二代”成了名副其实的新生力量。

惠民生,群众欢颜奔小康

“党支部+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功整合了耿店村的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富民与强村并举。耿店村人年均纯收入从不足3000 元增加到3 万元,村集体积累从负债增加到1200 余万元。村集体有了收入,村党支部的“腰杆儿”也硬了,为群众办起事来也更加有力度。耿店村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号召,开启村级“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从生产到生活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绿色革命和环境革命。目前,全村拆除老旧农房192 户,整理出宅基240 多处,新建楼房9 幢,入住200 户,17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迁入新居或村内敬老院。村里还兴建了文体大院,硬化了胡同路面,改造了全村电网,建成了茌平区第1 个村级敬老院、第1个村级婚宴大厅、第1 个村级殡仪馆、第1 个村级公墓、第1 个集中供暖地热井。另外,村里还建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秸秆气化站等配套设施,美丽乡村雏形已经显现。

猜你喜欢
批发市场大棚成员
大棚妹子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广州百兴三鸟批发市场价格
广州百兴三鸟批发市场价格 (2012年3月18日)
广州百兴三鸟批发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