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静 岳培宇
(1.成都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2.成都大学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这是历史厚度、现实广度、时代高度的综合体现。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可见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最深沉的软实力,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2017年12月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提出了成都要建设“三城三都”的战略目标,从文化、旅游、赛事、美食、音乐、会展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发力,以打造成都的世界文化、旅游、赛事名城与国际美食、音乐、会展之都的“世界城市”名片。由此,成都开启了“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之路。在全球化背景下,纵观世界,可称为“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如伦敦、柏林、罗马、巴黎、雅典、洛杉矶、莫斯科等成熟型文化名城以及迪拜、首尔、东京、墨尔本、中国香港等新兴型文化名城,均具有其文化共性。良好及独特的自然环境、耳熟能详的地标性建筑与城市名人、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完备的文化建筑设施、互联互通的交通网和发达的经济基础等,都是这些世界文化名城所共有的特点。这些城市因其文化的吸引力、创造力及辐射力而享誉全球。
在我国,已有不少学者针对“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而展开研究。现有文献主要围绕广州及成都展开。例如,从2011年开始,广州便提出了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方案,并先后涌现出了将“食在广州”的饮食文化、南粤航海文化、海洋文化、智力运动、道教及宗教文化等领域作为其发展路径,《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城市观察》等报刊也对其建设方案进行了跟踪报道。[1-6]从2016年开始,《成都日报》《四川档案》《先锋》《光明日报》等报刊相继对成都进行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访谈、报道及采访。例如,马健在总结世界文化名城主要特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历史文化资源转化率、发挥文创经济乘数效应及文化立市的城市战略。[7]蔡尚伟和江洋通过对比世界普遍认可的文化名城建设经验,对成都的建设基础、优势及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话语体系、深挖成都元素、对标世界一流及聚焦媒体力量等建设措施。[8]成都市政府研究室与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对大熊猫的城市品牌进行了价值链研究,认为其有助于优化城市品牌、彰显成都个性、推动价值创造,从而助力其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然而,现有的该类研究大多集中于发展现状及未来路径规划,且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系统性的定量研究。“文化软实力是衡量现代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9]。因此,尝试从定量研究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世界文化名城”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成都的调研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力求进行更为深入的量化研究,以加强现有研究的科学性与说服力。
在“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中,成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资源底蕴深厚的城市,在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及文化形象方面均具有其发展优势与建设基础。
在文化资源方面,成都既拥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存在着人类文明的巧夺天工。在物质文化方面,成都拥有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39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例如,建于五代时期前蜀国国主王建陵墓的永陵以及位于青羊区的杜甫草堂等文化古迹,宽窄巷子、文殊院和大慈寺三大文化保护区,以及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5A)、三圣花乡(4A)、花舞人间(4A)等4A及以上景区46个。截至2018年末,成都市的森林储蓄量为3 506万立方米,森林面积达5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9.5%,其市辖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7平方米,且已累计建成天府绿道2 607公里(文中统计数据均来自《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在非物质文化上,成都不仅拥有联合国评选的蜀绣、蜀锦织造技艺两项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有聚源竹雕及银花丝制作技艺等传统手工技艺、青城洞经古乐及竹麻号子等民间音乐、四川评书及金钱板等曲艺、川剧及被单戏等传统戏剧、成都牛儿灯及黄龙溪火龙灯舞等传统舞蹈、成都面人及新繁棕编等传统工艺美术,且已公布了多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在文化产品方面,截至2018年末,成都共拥有广播电台14座,制作了27套广播节目和30套电视节目,共有有线电视用户384.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369.2万户。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经济运行情况可知,2018年全年,成都共接待游客2.4亿人次,实现总收入3 71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5.8%和22.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40.6万人次,收入14.5亿美元。在全球主流及网络媒体报道中,成都因2016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018世界文化名城论坛、2019年熊猫守护使活动及世警会等引发关注,被世界瞩目。在文学及影视作品表现中,电影《好雨时节》《亲密敌人》《前任3》等以杜甫草堂、宽窄巷子、熊猫基地、西村大院、东郊记忆及339电视塔等地标性景点为拍摄地点,且张艺谋导演早在2003年就拍摄了成都的宣传片——《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观赏类、体验类及欣赏类文化产品方面,成都不仅拥有多个著名景点及大型游乐园,还有春熙路、太古里、盐市口等核心商圈及双楠、锦华、新南及建设路等区域性商圈。在景区及商圈内均有种类繁多的观赏及体验项目,可购买熊猫玩偶、川剧娃娃等文创产品,2018年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1 129亿元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4%。
在文化服务方面,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末,成都共建有博物馆35个、文化馆22个、公共图书馆22个(馆藏图书量达2 292.6万册)、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 206处、社区服务中心354个。成都现有包含美术馆、画廊、私人美术馆、艺术馆等在内的“艺术空间”,总量已超过200家。同时,成都还拥有西部最大的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成都城市音乐厅,锦江剧场、武侯梦想剧场、金沙剧院等38个大型剧场,以及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等研究机构。在基础交通设施方面,成都拥有包括五块石客运站、金沙车站及石羊场客运站等在内的13个客运中心,东南西北4个火车站,以及全国旅客吞吐量排名第四的双流国际机场和在建的天府国际机场。同样,根据该公报可知,截至2018年末,成都市公路总里程达2 7731.4公里,等级公路为27 07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958.7公里;2018全年客运周转量为1 115.3亿人公里,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达88.5亿人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达72.1亿人公里,航空旅客周转量达954.7亿人公里。在文化活动方面,2018年成都举办了成都国际马拉松赛、第八届中国马术节、第九届世界体育舞蹈节等21个体育赛事,第9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第17届西部国际博览会、国际珠宝展等多场大型展会,以及格特利伯瓦利施成都音乐会、久石让交响音乐会、草莓音乐节等众多音乐会。在服务机构及人员上,2018年成都拥有三星级以上的饭店达81家,旅行社为628家,6个艺术表演团体;专业技能上服务人员持有中式烹调师、营养配餐员、出版物发行员、导游证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综合素质、能力较强。
在文化形象上,城市经济实力雄厚。据成都统计年鉴及经济年报的统计数据可知,2018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 342.77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 303.99亿元,产业结构占比为5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3%;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8 341.1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第三产业投资额达5 847.3亿元,同比增长11.1%;年末常住人口为1 633.00万人,同比增加1.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4 782元,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71 300元,同比增长9.5%。在世界美誉度上,以休闲文化、古蜀文化、三国文化、美食文化、熊猫文化等为代表,2018年成都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且已连续10年位居该排行榜榜首;同时,成都还位居2018中国城市时尚指数排名榜首、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名榜第一、2018年福布斯中国最适合新生活的宜居城市榜单第6位、2018世界城市名册排名第71位。在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文化形象上,成都已被贴上了“新一线城市”“中国时尚一线城市”等标签,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
基于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在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报道、文献等资料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走访咨询城建规划、旅游文创等政府部门人员、学界专家学者等,以问卷及访谈形式进行意见征询,最终构建的“世界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①如表1所示。具体地,该模型分为四层,包括总目标层(A)、分目标层(B)、准则层(C)、基础指标层(D)。其中,分目标层包含4个一级指标,准则层包含9个二级指标,基础指标层包含30个基础指标。
表1 “世界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
1.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可概括性地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两类。其中,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有形的文化古迹、文化保护区及自然景观等。这里的文化古迹是指具有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遗存在地上或掩埋于地下的文化遗物与遗迹,如北京的万里长城以及西安的秦始皇陵。文化保护区则指在特定的区域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从而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在其所属地,如福建的闽南文化保护区及四川的羌族文化保护区。自然景观则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地质公园、城市公园等,具有观赏、文化及科学价值,如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与四川的九寨沟旅游景区。而非物质文化则指具有艺术、文化、历史价值而无物质形态的事物,如昆曲、川剧等文化遗产,以及众多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传承人。
2.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可分为文化宣传品与文化旅游品两类。在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遍布的当下,文化宣传品除传统的纸质书籍、报刊、杂志及电影、电视、广播等影视媒体宣传品外,还应包括电子书刊、动漫、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创新媒体宣传品,如体现水墨文化的电影《影》、源于中国古代传说的动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及《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文化旅游品则包括自然景观类、人文风情类及艺术鉴赏类等多个产品系列。这里的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所形成的天然景观以及人为修建的观赏景点,如青海的茶卡盐湖及张家界的百龙天梯。人文风情体验产品是指通过亲身参与旅游考察、节庆、家宴、工艺品制作等方式,对旅游文化进行体验,如亲子游学体验项目。艺术鉴赏类产品则指通过接触艺术作品、观看现场表演等方式,对文化产生审美体验与享受,如桂林《印象刘三姐》的山水实景表演、西安《梦回大唐》的大型歌舞品鉴等。
3.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是指为满足人们对文化兴趣及体验需求而提供的场地、设施及人员等服务支持,可概括地分为文化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及服务人员三类。具体地,文化服务设施包括政府、私人机构和半公共机构为社会文化实践而提供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场所及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基础性的交通通达性设施。文化活动包含广泛,目的是为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如常见的书画展览、各大音乐会及演唱会、电子竞技与体育赛事等。服务人员则可从其服务的专业程度及服务质量进行评判,例如,是否拥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及证书的等级、对服务人员的管理以及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
4.文化形象
文化形象是对城市文化禀赋的整体认知与印象,综合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文化底蕴和发展特征,是在宏观环境下所形成的城市文化标签。一方面,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为文化形象提供经济基础,稳定的经济环境、合理的产业配置、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都可作为其支撑条件。另一方面,城市的世界美誉度是其文化形象的现实反映,是在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并被外界认同的文化风格。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是其文化建设的无形资源与竞争优势,正所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例如,上海以其时尚、高效、快节奏标榜其城市名片,成都以休闲、美食、娱乐登顶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这里采用专家调查法构建判断矩阵②,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11计算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权重。
首先,通过对总目标层(A)的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可得其判断矩阵,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总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
其次,需要计算该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与最大特征根,以检验其一致性。因此,需要对该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先计算该判断矩阵各行各元素的乘积所得到的列矩阵,再计算列矩阵中各元素n次方(此处n=4)得到新的列矩阵,用新列矩阵中元素进行几何平均确定该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10]由Yaahp11软件可得,该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为W=(0.2338、0.2531、0.2481、0.2650)T。该列矩阵中各元素值依次为分目标层(B)中各指标对总目标层(A)的相对权重。然后,根据最大特征根计算公式可得,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4.002146。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影响因素B1(文化资源)、B2(文化产品)、B3(文化服务)和B4(文化形象)对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影响权重分别是0.2338、0.2531、0.2481和0.2650。可见,在全球化视阈下,首先,城市的文化形象建设对于世界文化名城评价而言最为重要,是影响世界文化名城评价高低的核心要素;其次是城市的文化产品,需要引起城市广电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的重视;再次,城市的文化服务作为窗口行业,是城市文化的实践者和主力军,对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具有一定影响;最后,城市的文化资源由于存在较大差异,对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影响较小。
与上述方法相同,可计算出分目标层(B)和准则层(C)的各指标相对权重,其计算过程在此不再赘述。最终,可得出“世界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的所有权重,其结果如表3所示。
按照指标值权重大小,可将基础指标层(D)中各个指标划分为核心影响因素(总权重值≥0.05)、重要影响因素(0.03≤总权重值<0.05)和次要影响因素(总权重值<0.03)。
表3 “世界文化名城”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结果
由表3计算结果可知,在30个基础指标中,全球主流媒体报道频次、网络等创新媒体搜索量、世界城市名册排名、文化遗产数、文化保护区数量以及城市时尚指数排名等因素对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属于核心影响因素;文化名人数、文化影视著作数、文化古迹数量、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人文风情体验类产品、音乐会数量、自然景观数量、城市总产值、体育赛事数量以及自然景观观赏类产品等因素对“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影响效应次之,属于重要影响因素;而其余指标则属于次要因素,对“世界文化名城”评价的影响较弱。
针对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评价,文中从居民、旅客等公众感知视角,通过网络及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指标层进行评估打分。其中,各指标的分数按照5个等级进行设计,评价等级分别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其对应的分数依次为5分、4分、3分、2分、1分。本次通过问卷星官网及各景点回收到的问卷共372份,有效回收率达93%。
通过对有效问卷中的30个基础指标分值取平均值,可得公众感知对于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中基础影响因素D1至D30的评分均值依次为:4.153、3.866、3.821、4.218、3.433、2.416、3.591、2.217、4.195、3.562、2.857、3.298、2.491、2.454、2.691、3.597、3.148、2.817、3.895、3.511、3.252、2.951、4.139、3.981、3.184、3.688、3.543、3.572、4.865、2.391。
文化对城市而言,不仅是实力和形象的代表,更是内核和灵魂的体现,既可决定城市品质,又能塑造城市精神,从而引领城市的发展。成都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资源富集、风景优美,其因文化而立,也终将因文化而兴。正如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所言,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不仅是基于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大势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前瞻性把握,更是基于成都城市深厚文化基础和比较优势提出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分析成都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此处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及文化形象等维度,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及30个基础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公众感知视角下的成都调研数据进行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在发展现状方面,成都无论是文化资源与产品,还是在文化服务与形象,均具有优越的文化名城建设基础与实力。在资源上,成都的城市风光可圈可点,文化古迹及景点数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在产品上,成都已多次登上全球主流媒体及网络新媒体,多部影视剧以成都为拍摄地,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旅游接待络绎不绝。在服务上,成都的基础设施实力雄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各类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展会及文娱赛事集聚成都,服务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在形象上,成都不仅拥有发展潜力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且拥有众多的个性化城市名片,在众多国际性及全国性城市排名中均有一席之地。
在评价体系上,借鉴前期相关文献,通过专家调查法构建出“世界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根据公众对成都感知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对此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可发现成都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中具有较高的公众认知度与赞同度,处于中高级水平。具体而言,最具幸福感城市美誉度、文化遗产数量及自然景观类旅游产品在建设过程中相对完善,建设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则包括文化影视著作数、全球主流媒体报道频次及世界城市名册排名。
基于上述结论,可得出对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相关启示。第一,进一步树立成都的国际形象,扩大其世界影响力。鉴于全球主流媒体报道次数有限及世界城市排名较为靠后等制约因素,成都在建设文化名城过程中更需吸引世界目光的聚焦度。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3》虽取景青城山,但涉蓉元素有限,成都可借此机遇打造更具城市魅力的原创大IP作品,系统性挖掘并塑造熊猫、三国等国际品牌形象。通过商业化运营及产业价值链融合,发布动漫影视、手游竞技、文创礼品等热门产品,凸现其品牌的行业价值及全球影响。第二,经济基础与配套设施并行,持续发展成都文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深度支撑并引领城市发展。成都连续十年登上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与既拥有浓郁的休闲气息,还坐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美景息息相关。古语云“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是对成都休闲文化的隐喻;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则是对成都天籁之声的形容。通过将成都文化与建筑风格、景观设计、文化创意、生活美学等有机结合,融入公众感知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之中,将城市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让天府文化享誉全球。通过树立全球性城市品牌形象、巩固并深化文化影响,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从而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
注释:
①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在综合了前期研究文献成果,并结合成都文化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对其有效性的验证,可结合不同城市数据进行综合性对比,以验证其普适性,这也是本文后续可深入的方向。
②此处采用了专家调查法,所选定的专家主要从中国文化经济年会、中国会展业年会、中国旅游科学年会等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的参会专家中选取,以保证其专业性。根据本文所构建的“世界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制作调查卡,邀请共计40名专家进行评分,并将专家评分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效度分析。最后,再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可得出本文所设置的目标层权重判断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