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面临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因此为了维护事业单位的良好运行,降低事业单位发生财务舞弊的概率,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成为了各个研究者的共识。文章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涵义和作用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内部控制体系不仅仅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公众形象,而且可以有效地调控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体系:问题:策略
内部控制制度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在21世纪初,美国安然,世通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件严重打击了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信心,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形象,同时也暴露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很多国外学者认识到了建设内控体系的重要性。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还比较短暂,因此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研究还不成熟。但是中国频频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也反映出了中国市场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水平。事业单位作为市场主体重要的一员,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社会提供着良好的社会公共产品。因此,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对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期望文章的研究可以推动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发展。
一、内控制度的涵义和作用
(一)内控制度的涵义
内部控制制度指的是市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常运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明确良好的职责分工而建立的一整套的制度措施。内部控制按照其所达到的目的的差异性,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会计控制,其二为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和市场主体的财务工作有关的,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对市场主体财产的管理水平,确保市场主体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促使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开展。管理控制是和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战略决策相关的制度,主要是为了保障市场主体制定的各种方针政策能够在内部顺利执行,而且确保政策和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了实现市场主体的总体经营目标,对市场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能够提升经营效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市场主体面临的市场竞争都日趋激烈。事业单位必须灵敏地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建立起和经营目标相适应的现代管理制度。为了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單位的经营利润,相关的管理层应该设计出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能够保证内控体系在单位内部良好地运行。首先,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建立各个部门的协作机制。单位要想实现正常的发展,只靠各个部门的单独努力是完全不够的。而是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由上而下地调整,而内部控制体系会对单位的各个组织结构进行重新梳理,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合作机制。其次,内部控制制度还包含着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规章制度,这种制度贯穿在单位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而严密的系统工程。市场主体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提升整体竞争能力。
能够增强风险防范。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市场主体面临的外在环境日益复杂,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市场主体不能设计出一套有效的制度,那么就会给单位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市场主体要想在市场上不断发展,就必须有效地识别和评估相应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系统,能够为市场主体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提供支持,而且可以根据单位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从而将单位面临的风险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障市场主体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能够提高信息质量。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能够为单位出重要的经营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因此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内控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实行岗位轮换、职责权限相分离等方法能实现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的监督和控制,从而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市场主体制定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积极因素。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良好
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指的是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态度、认识和措施。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制度的基础。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并不良好。首先,领导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频频出现的违规问题都能给事业单位的影响力带来恶劣的影响。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认识不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将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变成自己的私权力,并且利用这种权利去开展违规活动,将内部控制当作一件摆设。所以,某些事业单位领导不仅没有为内控制度的建设提供帮助,反而产生了有害的作用。
其次,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不清晰。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包括内部各个层级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岗位编制和工作流程等。但是,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同,在组织结构的权力制衡方面非常薄弱。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良好的监督体系,常见的监督机构和其他职能机构处于同一级别,无法开展有效的监督。
(二)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中国的事业单位虽然不像企业主体那样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市场竞争,但是在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过程中,同样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首先,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很多事业单位频频发生领导违规的事件,这些都给事业单位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其次,事业单位缺乏良好的风险评估机制。根据中国审计署2020年的调查文件显示,在所调查的事业单位组织中,有接近六成的单位没有对经营的重要事项设置监督和考评程序,而有超过七成的单位没有良好的风险评估机制,只有约5%的单位建立了重要事项的风险评估机制。因此,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机制极不健全。
(三)内部控制活动不规范
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良好的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制度中最具历史的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由于缺乏良好的岗位不相容制度,中国的事业单位内部发生了很多违规案件。其次,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会计控制。近年来,一些事业单位出现了严重的会计违规行为,而部分违规行為都与假发票有关。一些单位利用假发票来套取财政拨款,将款项用于职工福利。而一些个人利用虚假发票进行虚假报销,将报销收入占为己有。这些违规操作行为大多数经过了领导的默许,极大地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形象。
(四)信息沟通机制不畅通
信息沟通机制能够让信息在事业单位的内部以及事业单位和其他外部单位之间进行有效地收集、传递和分析。首先,事业单位的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的收入、费用、支出等财务状况的公开程度还远远不够,很多民众一直质疑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信息沟通的渠道不顺畅。一方面,很多普通员工并不能将自己的意愿有效传达给上级领导。因此,很多领导不能及时全面掌握员工传达上来的信息。而另外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在信息的沟通上并不积极,一些财务部门缺乏和业务部门的信息沟通,导致事业单位在财产清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
(五)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不独立
良好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能够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进行良好的控制,对一些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进行良好的监督。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一般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甚至有些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主管由主管财经的领导兼任,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远远不够,在日常的监督中非常容易受到行政命令的干预。因此,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往往流于形式。
三、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制度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应该提高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事业单位在选拔领导的时候,应当侧重候选人的职业道德和能力水平,并且一定要加强对领导的内控制度培训。其次,要建立合理的物质架构。事业单位应该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防范部门职责权限发生交叉和重叠的现象。而且要建立岗位轮换制度,降低个人对岗位的控制性和垄断性。这样就能够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提供积极因素。
(二)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首先,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人员都应该增强对风险控制的认识,拥有风险防范的意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当前环境有危机感。其次,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事业单位可以建立风险评估工作组。可以确立风险分级管理的原则,将风险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战略方面的风险,第二是业务方面的风险。对于战略方面的风险,事业单位应该注重考察内部控制环境是否良好,岗位职责制度是否完善等。而在业务方面,应该着重关注事业单位的财产管理、会计核算、采购风险等方面。
(三)规范内部控制活动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严格内部授权审批,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审批权限,防止出现相关人员越权审批业务的情况。一旦发现违规审批行为,经办人可以向上级机关进行举报。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会计工作的控制。会计是对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事业单位应该加强会计机构的岗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规范会计档案的保管,加强会计人员日常记账的准确性,减少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错报。
(四)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加强信息公开透明的意识。在特定的日期,将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保证保障群众对信息的知情权。其次,事业单位应该优化内部的信息传递机制,增强信息传递的时效性,让基层员工的信息能够及时地传达给上级部门。此外,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和协作。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财务共享制度,让企业的有关财务信息可以在内部进行自由流动。最后,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谣言公关机制。由于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不透明,很多时候社会群众会对公开的信息充满质疑,甚至滋生一些谣言。面对这些谣言,事业单位必须及时向社会公众进行澄清,并将真实的信息传递出去。
(五)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提升内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减少内部监督机制和其他部门的人情化往来,加强对内部监督机制的日常考核。其次事业单位可以引入外部监管的力量。纪委监察部门除了要加强对党员的监督以外,还应该对事业单位的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一旦发生经营舞弊和财务舞弊的行为,就应该启动违规追责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有力的惩罚,切实起到惩戒的作用。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能够拥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关系到事业单位风险的管控,和运营效率的提高。文章总结了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策略,期望能为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黄智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市场,2019(36):145-146.
[2]王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会计师,2015(24):43-44.
[3]张大宝.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时代金融,2015(35):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