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劳动教育的渗透意义及策略

2021-02-23 06:50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城关小学李少霞
天津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劳动小学生语文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城关小学 李少霞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维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劳动观念日趋淡薄,尤其是当代小学生,劳动意识更加模糊,不愿意参与劳动。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劳动,对孩子过于溺爱,担心孩子在劳动中吃苦,甚至有的家长会到学校代替孩子做值日,导致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劳动能力堪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要积极向小学生渗透劳动思想,通过劳动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以劳强体,提升小学生动手习惯

劳动是所有课程中最本质的课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接受劳动教育,养成终身参与劳动的好习惯。通过体力劳动或者脑力劳动,能够使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劳动成果,增强小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劳动教育的话题,将小学生带入劳动情境中,引导小学生从小参与劳动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锻炼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家里,很多家长都不会让孩子做家务,其实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适当的劳动能够增强孩子的体魄,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变得更有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二)以劳增智,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

劳动能够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提升综合素质。小学生在劳动中既要动手,又要动脑,还要不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个过程也强化了小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小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小学生的生活技能越来越丰富,要坚持劳动教育的日常化,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养成尊重劳动的思想品德。实施了劳动教育以后,班级卫生得到改善,黑板干净,书桌整洁,地面清洁,使小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劳动品德和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打破学科的限制,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做每一项劳动的时候都可以发挥小学生的聪明才智,想出省时省力的好办法,既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乐趣,也激发了小学生的劳动情趣,增长了知识和本领。

(三)以劳树德,打造小学生优良品质

劳动教育对立德树人具有推动作用,以前小学生怕苦怕累,不愿意劳动,在语文课堂渗透劳动教育,使小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炼,情感得到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劳动知识,组织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劳动,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让小学生知道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新时代的小学生必须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四美,自强自立,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在课文教学中穿插劳动教育

语文学科的劳动教育功能蕴藏在每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需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劳动技能教育内容,汲取优秀文化的营养,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师不应该只关心学生听、说、读、写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让小学生树立起劳动光荣的品质,有针对性地向小学生讲述劳动教育的知识。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中老舍讲述了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课堂一开始,语文教师就给小学生播放过新年时候的视频,小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有的小学生说过年要包饺子,有的小学生说过年要打扫房屋,还有的小学生说过年要贴春联,甚至有的小学生说起过年的顺口溜,整个语文课堂都活跃起来。此时,语文教师要把握契机,引导小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改变他们懒惰的思想状态,要懂得感恩,养成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先从扫地、擦桌椅做起,培养他们对他人的责任感,长大以后便可以面对更加复杂的挑战。

(二)在写作训练时渗透劳动教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以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写作训练中,引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积累丰富的劳动规则。平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课文内容,训练小学生续写或者仿写,进一步开发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刺激小学生的感官,让小学生重视劳动。比如讲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人民服务》,这是毛主席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作的演讲,通过课文学习向小学生传授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情感,从正面强化了学生的劳动观念,最终要养成为人民服务的大局观。课后,语文教师要求小学生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谈谈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积极劳动。同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节日开展主题写作训练,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举办“五一”征文活动,让小学生书写关于劳动题材的作文,要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小学生都十分投入,有的写《劳动与成长》,有的写《假如没有劳动……》,还有的写《劳动节的战斗》,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劳动的看法,使小学生接受了良好的劳动教育。

(三)在阅读文本时引入劳动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拓宽视野,找到学习的动力,增强劳动技能。为小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避免小学生盲目阅读和无效阅读,使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走出劳动的盲区,使劳动思想得到深化。比如讲完《邓小平爷爷植树》,小学生初步建立了环保意识,懂得了植树的意义,此时语文教师给小学生推荐了《走,我们去植树》《种树》等文章,提高小学生爱护地球家园的情感。还可以组织小学生去户外植树,让小学生真正参与到劳动中,还给小学生传递保护大自然的理念,在润物细无声中向小学生讲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为了开发小学生的智力,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制作关于劳动的绘本和手抄报,充分利用小学生学到的语文、数学、美术等知识,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当小学生制作的时候,语文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制作出优美的作品。对于制作较好的作品,可以在班级的学习园地或者学校的宣传栏进行展示,增强小学生的自信。

(四)家校配合形成崇尚劳动的价值观

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配合,从多个层面全面推进,将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告诉家长,并倾听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这样便于家校合作,使小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劳动教育重在家校合力,开展“生活技能·家务劳动”网络展示活动,小学生回家后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由家长拍摄一段视频,并发送给语文教师,教师将学生家长传来的视频进行汇总和剪辑,最终由小学生自己评选出做家务最认真的人,这样就体现了小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也在班级中掀起了“劳动热潮”。语文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学生家长会,邀请学生家长共同来探讨关于劳动教育的经验,虚心接受家长的建议,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接受劳动,主动劳动。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既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适时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断整合教育资源,使语文课堂更加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要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劳动技能教学内容,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带给语文学科无限的精彩。

猜你喜欢
劳动小学生语文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