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名梁 李娜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智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国内出现了一批“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即由国内高校创办的、主要致力于研究“一带一路”建设或相关问题的学术机构。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2015年,《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将“推动高校智库发展完善”纳入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新格局中,进一步助推了高校智库在数量上的增长,我国高校智库逐渐迈入发展的黄金期。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大多数的“一带一路”高校智库都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成立,2015年是“一带一路”高校智库成立最多的年份。在此阶段,为了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不少高校从自身的研究特点和研究实力出发,有些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探索建立“一带一路”智库并开展相关研究。
第二阶段:生成壮大。这一阶段主要是“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运行体系的建立和核心竞争优势的确定。经历了第一阶段的探索、交流与合作,各“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在机构建设、团队管理、资金筹措和成果应用等方面逐步完善。
第三阶段:创新发展。“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并随着战略环境的变化顺势而为。常态化情境下“一带一路”高校智库以“中国视角”聚焦中国实际、提供中国方案、服务中国发展,为解决“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并注重國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第一,“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将高校的学科优势转化为智库的专业优势,通过知识生产、传播和参与决策过程,能有效推动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最终应用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践上来。
第二,“一带一路”高校智库是不同国家之间优势资源的整合,优势资源最重要的是知识资源。知识资源通过在不同国家之间传播、转化与流动,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同时,“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对创新学科价值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一带一路”高校智库的建立有助于通过开拓国际层面的教育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民意基础和人文环境。一方面是“走出去”,积极参与和配合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增进相互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是“请进来”,随着“一带一路”高校智库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专业人士来中国交流、合作或者进修,有利于产生文化认同,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高校智库是大学积极服务政府的产物,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一带一路”高校智库的价值定位,以现实的观照驱动理论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