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胡闹一样的军事发明

2021-02-22 03:25周丽娜
意林·少年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手雷少校大炮

周丽娜

军事发明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战斗任务,在战争中获得优势,提高己方的军事实力。可偏偏有一些发明,研发之初的用意虽好,做出来的东西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明明是打仗用的“大杀器”,看上去却像极了“过家家”的道具。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胡闹一样的军事发明吧!

甩不掉的高黏性反坦克手雷

众所周知,坦克是“陆战之王”,不仅有坚固的装甲防身,更有强大的火力护体。对于这么个“钢铁霸王”,人们只能俯首称臣吗?

当然不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的米利斯·杰弗里斯少校和史图瓦·麦克雷少校曾试图用一种新发明的手雷摧毁敌军的坦克。这种长得像铁勺的手雷可不一般,它表面涂有高黏性物质,只要被扔出去,粘在坦克上,“轰隆”一声响,坦克就完蛋了。这两人相信,坦克目标那么大,士兵们必定弹无虚发,这场仗他们赢定了。

不过,两位少校忽略了一点:战场的环境跟他们做实验时的环境可完全不一样。战场上,除了四处弥漫的硝烟之外,还有尘土。战斗中的坦克外壳实在是太脏了,脏到黏性手雷根本粘不到坦克上面,更别提炸坦克了。

找不着北的圆形战舰

战舰小军迷们见得多了,可是圆形的战舰你们见过吗?想象一下,如果在圆形战舰上装一圈炮塔,那么它岂不是可以360度无死角地进行防御了吗?这样一艘圆形战舰肯定谁也攻不破吧?

这个想法很有说服力,当年俄国人不但这样想,甚至还这样做了——他们真的建造了两艘圆形战舰。这两艘战舰由于外形奇葩,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威风无比,单冲它们舰身那一圈炮塔,就没人敢招惹它们,都怕它们一言不合就全面开火。

然而,谁也没想到,圆形战舰一下海,船员们就彻底晕了。因为船底圆而平,只要浪高超过一米或者只要它们有一个炮管开火,冲击力就会使整艘战舰滴溜溜地转个不停。这下子,虽说“实现了全方位火力覆盖”,但是船员们被战舰带得只能一个劲儿旋转,连北都找不着,还怎么开炮啊!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两艘战舰,后来平平淡淡地度过了一生,没有收获任何战果。

被拉入黑名单的枪盾

防弹衣是个好东西,在枪战时穿上它,虽说难保万无一失,但心里总还是有点底的。那么,在没有防弹衣的年代,人们想保护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16世纪时,英国国王亨利八世脑洞大开,想到了一个应对之法——在枪管上套个圆形大钢盾,既保得了脑袋,又护得住心脏。虽然亨利八世自以为他发明的枪盾进可攻、退可守,但实际射击一次就知道了,用这么大一个圆盘往自己眼前一挡,对手确实是挺难射中自己了,可自己也瞅不见对手在哪儿呀!

更要命的是,这种枪盾特意精选上等钢材锻造而成,不但结实还特别重,打一枪得使出吃奶的劲儿。用过它的人几乎都不想再用第二次,直接将它拉入了黑名单。

像螺丝钉的SHN-1全地形车

戰车在地面上行进,或者依靠轮胎,或者依靠履带。然而有一款外形很奇特的战车,竟然没有车轮,它就是苏联当年研制的SHN-1全地形车。

这种车采用了独特的螺旋推进系统,它倚仗车体下方两个长得跟螺丝钉很像的物体行进,几乎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走,既不怕爆胎,也不怕履带断裂。

虽然通过性好,但坐在车里的驾驶员会很难受。车身又大又重,速度慢不说,两个“螺丝钉”扭曲成这样,开起车来跟打开了超强震动模式一样,开一会儿就头昏脑涨。再说虽然烂路难不倒它,但普通车辆畅行的平整路面对它来说,反倒是个问题:只要它走到平路上,“螺丝钉”一转,这条路就彻底毁了。所以这种车虽然看起来神通广大,其实实用性特别差。

摩托车大炮

摩托车大炮,不是长得像摩托车的大炮,也不是长得像大炮的摩托车,单纯就是字面意思—— 一辆摩托车加上一根炮管。这种奇葩武器是法国人发明的。

一人一车一大炮,油门一踩,发射按钮一按,连人带炮弹齐向敌方杀去,颇有点敢死队的意思。不过,这车的防护性有点差——或者说,根本没有防护性,随便砸几块石头估计都能让摩托车大炮散架。另外,炮弹的再装填也是个难题:打完一炮之后,是该冒着被敌人打的风险停下车按照正规动作装弹,还是该一只手握着车把,另一只手摸索着装弹呢?怎么想都不好办!

小小程摘自《小学生学习指导·小军迷联盟》

猜你喜欢
手雷少校大炮
一位美空军少校在关岛上空从一架B-1B枪骑兵轰炸机上向外张望
小兵对抗“大炮”
哪一点?等
声波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