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浩 金永利 芦丹
〔内容提要〕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承载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城市发展的旗帜和风向标。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承载着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使命。本文立足于沈阳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实际,结合联动性、协同性、辐射性、集散性等特性,通过沈阳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系列经济指标对比分析,提出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基础与优势、短板与困境、战略逻辑与路向,促进东北区域城市群经济圈协调一体化发展,推动形成全国版图的城市群经济圈联动、协同、辐射、集散格局。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群经济圈 文化产业生态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是国家实施的重大国家城市战略,处于全国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承载着国家政治目标和战略任务,起到引领、辐射、集散周边城市群、经济圈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簡称“一枢纽四中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大都市文化产业生态、打造数智融合创新高地、构筑城市群经济圈协同格局,是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形成城市群经济圈联动、协同、辐射、集散格局的重要发展路向。
一、沈阳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基础与优势
(一)厚重悠久的辽河历史文化底蕴
沈阳市,辽宁省省会,历史上曾称为盛京、奉天。沈阳有着2300余年的建城历史,蕴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沈阳市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育了丰富的红色基因与工业文化,同时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在东北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二)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沈阳市在地理区位上,坐落于辽宁省版图的中部区域,东北地区南部,是辽中南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中国先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产业基地。沈阳市,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特大型城市、唯一的新一线城市。
在地理区位的外延方面,沈阳市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要地,是我国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通往关东的综合枢纽城市,同时也是我国东北连接欧亚大陆桥并通向东北亚其他国家的重要通道,地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
(三)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有综合竞争力的新一线城市。近年来,沈阳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在实施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中,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重点龙头的良好发展态势,沈阳自由贸易试验区集聚国内外高端产业和创新要素,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产业布局基本完整。与此同时,沈阳作为辽中南城市群核心城市,连接东北腹地与对外港口,拥有一定得天独厚的产业外延性发展优势。
(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
2010年,国务院发布《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确立沈阳市为全国九大一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2017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将沈阳市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战略定位再次明晰,为沈阳进一步优化完善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布局,提供了国家政策层面的保障。总体来讲,沈阳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具有带动辽宁全省、辐射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的交通战略优势。
(五)国家系列政策支持
在国家政策支持方面,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明确沈阳为区域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明确沈阳为中国制造国家级示范区。201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明确沈阳、大连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务院批复《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明确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国家发改委发布《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地位;国家发改委批准沈阳为国家大数据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2017年,国务院发布《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确立建设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
二、沈阳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短板与困境
(一)经济总体实力与规模不够强,文化产业拉动社会经济作用偏弱
1.GDP总量及增速比较
经济总量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总体经济实力。2020年,沈阳GDP为6,571.60亿元,而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看,上海、北京两座城市GDP总量均在3万亿以上;广州、重庆两座城市GDP总量均在2万亿以;成都、武汉、天津、郑州、西安五座城市GDP总量均在1万亿以上。在GDP增速方面,2020年,沈阳GDP增速为0.80%,而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看,西安GDP增速为5.2%,成都GDP增速为4.0%,重庆GDP增速为3.9%,郑州GDP增速为3.0%,除武汉因疫情严重,GDP增速为-4.70%,其余城市GDP增速均介于1%~3%。
综合分析,沈阳在GDP总量及增速上,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皆存在不小的差距。沈阳GDP总量尚未突破1万亿,虽然2020年疫情防控常态化至今,沈阳逐步实现了经济的稳步恢复,展现出沈阳城市经济发展的一定韧性,但GDP增速出现一定放缓迹象,沈阳经济总体实力与规模不够强。如图1所示。
2.人均GDP及增速比较
2020年,沈阳人均GDP为72,454元;同期,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五座城市人均GDP均在10万元以上;郑州、成都、重庆、西安、沈阳五座城市人均GDP均在10万元以下。在人均GDP增速方面,天津、重庆、北京三座城市人均GDP增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其他城市人均GDP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分析,沈阳在人均GDP及增速上,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尚存在一定差距,如图2所示。
3.沈阳近十年GDP及增速比较
2011年,沈阳GDP为5,914.90亿元,2020年为6,571.60亿元,十年间,沈阳GDP净增加额为656.7亿元,GDP增速(按可比价%)0.80%。沈阳经济总体实力与规模尚不够强。从2011-2020年沈阳GDP及增速比较可以看出,2011年至2016年,GDP增速持续下滑,2016年,触底反弹,但经历了两年短暂的上升后,2019年和2020年增速再次下滑,如图3所示。
4.沈阳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016年,沈阳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低于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74个百分点;2017年,沈阳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低于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6個百分点;2018年,沈阳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低于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78个百分点;2019年,沈阳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低于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8个百分点;预计至2023年,沈阳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如图4所示。
综合分析,沈阳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文化产业份额不足,文化市场规模偏小,制约着沈阳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平均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沈阳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对沈阳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总体偏弱。
(二)产业结构失衡,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相对偏低
1.产业结构比较
在产业结构方面,2020年,沈阳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6∶32.9∶62.5。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看,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80%以上的仅北京一座城市,北京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83.9%;上海、广州两座城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均在70%以上,上海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73.1%,广州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72.5%;成都、天津、西安、沈阳、武汉五座城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均在60%以上,成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65.7%,天津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64.4%,西安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63.7%,沈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62.5%,武汉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61.8%;郑州、重庆两座城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上,郑州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59.0%,重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52.8%,如图5所示。
2.沈阳近十年产业结构比较
近年来,沈阳在产业结构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与优化。2011年至2020年,沈阳产业结构由 4.72:51.19:44.10演变为4.6:32.9:62.5,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79.1亿元小幅增加至303.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3027.6亿元降低至216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608.2亿元增加至4107.6亿元,如图6所示。
在产业结构方面,沈阳受历史粗放扩张发展阶段的影响,传统重工业占比相对较高,企业技术水平、盈利能力不强。截至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尚不足2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沈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尚不足30%,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相对偏低。2020年,沈阳高新技术企业家数总数为1800余家,省级“独角兽”企业仅4家。总体来讲,高新技术企业及独角兽企业规模相对偏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存在较大优化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加以推进。
(三)常住人口规模稳中有升,高端科技与数智文化高端人才短缺
1.常住人口比较
2019年,沈阳常住人口为832.20万人;2020年,沈阳常住人口为907.01万人。而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看,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四座城市常住人口均在2000万以上;广州、天津、西安、郑州、武汉五座城市常住人口均在1000万以上,如表7所示。
对标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土地面积与常住人口指标,截至2020年,沈阳5,116平方公里市区土地面积上,常住人口为907.01万人。从沈阳城市未来经济发展与地域规模适度性角度,沈阳常住人口规模偏少,人口密度偏低。
2.常住人口增速比较
2019年,除北京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外,其他国家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住人口增速出现较大变化。天津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其中:西安、成都、广州、郑州四座城市常住人口增速均在20%以上;武汉、沈阳两座城市常住人口增速介于9%~10%;重庆、上海、北京三座城市常住人口增速均在1%以上,如图8所示。
3.跨省流入常住人口比较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沈阳跨省流入常住人口238.68万人,占比2020年常住人口为26.32%。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在跨省流入常住人口方面,上海跨省流入常住人口达1,047.97万人,占比2020年常住人口为42.10%;广州跨省流入常住人口937.88万人,占比2020年常住人口为50.22%;北京、武汉、沈阳、天津四座城市跨省流入常住人口占比达20%以上;西安跨省流入常住人口占比达10%;成都、重庆两座城市跨省流入常住人口占比在10%以下,如图9所示。
综合来看,未来几年,全国人口竞争格局态势将会愈加激烈,沈阳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需要重点解决人口增速问题,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尤其是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科学合理提高人口增速、保持人口规模将是一个挑战。与此同时,近年来,沈阳大数据产业与文化产业处于初步融合发展阶段,沈阳大数据与文化产业融合尚不够深入,数智文化领域高端人才缺乏。
(四)贸易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效应弱,外贸辐射带动面不够广
1.经济外向度比较
在城市经济外向度方面,可以采用城市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指标进行衡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外向度。2020年,仅上海一座城市的经济外向度在80%以上,上海(89.99%);北京、天津、郑州、成都、广州、西安、重庆七座城市的经济外向度均在20%以上,北京受进出口总额走低影响,经济外向度出现一定下滑,北京(64.31%);天津(52.12%),郑州(41.21%),成都(40.38%),广州(38.09),西安(34.67%),重庆(26.05%);武汉、沈阳两座城市的经济外向度在10%以上,武汉(17.32%),沈阳(15.64%)。如图10所示。
2.出口依存度比较
在城市出口依存度方面,2020年,上海出口依存度高达35.47%,贸易出口实力强劲;郑州、成都、天津、广州、西安、重庆、北京七座城市的出口依存度均在10%以上,郑州(24.57%),广州(21.69%),天津(21.83%),成都(23.18%),西安(17.72%),重庆(16.75%),北京(12.89%);武汉、沈阳两座城市的出口依存度均处于10%以下,武汉(9.10%),沈阳(4.18%)。
综合来看,2020年,沈阳进出口总额为1,028.10亿元,其中:出口总额为274.40亿元,出口依存度为4.18%,经济外向度为15.64%,沈阳贸易出口、利用外资水平相对比较低,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沈阳在城市经济对外贸易方面,对外开放通道、平台尚不完善,外贸辐射带动面不够广。如图11所示。
(五)文博场馆空间布局分散,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不够强
2020年,沈阳全市艺术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20个,博物馆20个。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在文博场馆数量方面,广州艺术文化馆193个,位居首位,重庆艺术文化馆41个,成都、北京、天津、西安、郑州五座国家中心城市艺术文化馆介于15~23个,武汉艺术文化馆1个,上海市统计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未发布艺术文化馆数量;广州公共图书馆297個,位居首位,重庆公共图书馆43个,天津、北京、上海、成都、郑州、西安六座国家中心城市公共图书馆介于14~28个,武汉公共图书馆2个;北京、成都、上海、西安、重庆五座国家中心城市博物馆均在100个以上,天津、广州两座国家中心城市博物馆均在50个以上,郑州、武汉两座国家中心城市博物馆50个以下。如图12所示。
总体来看,沈阳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西安等国家中心城市,文博场馆规模存在一定差距。沈阳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博场馆规模相对于文化产业支撑力不够强,尚需深入培育打造沈阳本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辐射力与软实力。
三、沈阳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逻辑与路向
(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以经济增长新动能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
1.确定建设城市能级突破目标
沈阳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常住人口规模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结合沈阳“十四五”规划,适时确立实现沈阳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人均生产总值破十万、常住人口破千万的“三万”突破目标,持续推动沈阳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一是着力全面深化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区(县)层面发展规划。加快出台沈阳十区一市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深化、细化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规划落地至区(县)层面。
二是立足于沈阳现有城区建设规划,持续加快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沈抚国家改革创新示范区、沈北新区建设,构建沈阳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三是借鉴济南合并莱芜、成都合并简阳等城市合并成熟经验,多渠道、多方式采取增设新区、新区代管、撤县设区、市市合并等多元化方式优化沈阳城市空间布局,扩充沈阳市区面积,增加沈阳市区常住人口,提高沈阳地区生产总值,使沈阳尽快达到“三万”基本目标,进而实现沈阳总体经济实力全面跃升,地方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2.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产业化沈阳
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依托于城市的产业基础,产业是区域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和城市竞争力的本质体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做强优势核心产业根基,进一步提升产业支撑力、带动力与引领力,是推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坚实保障和核心支撑。总体来讲就是,深挖“工业4.0”驱动下的机遇,进行全面数字化科技转型,加快构建“以先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产业化沈阳。
一是做强优势核心产业根基。依托铁西中德产业园、浑南高新区、沈阳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产业新区,以智能制造为引领,以建设全球先进高端装备业领军城市为目标,重点培育先进高端装备战略支柱产业,全面提升沈阳作为先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实力与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核心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二是主导强化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在做强先进高端装备业优势核心产业根基的基础之上,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快发展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强化发展新经济业态,进一步提升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加快沈阳市产业结构全面、系统转型升级。
三是做大、做强、做久现代服务业。集聚服务业要素,做大、做强、做久智慧电子商贸、智慧互联网金融、智慧交通物流、智慧健康医疗、智慧餐饮旅游、智慧文化创意、智慧健康养老等现代新兴服务业,构建现代新兴服务业特色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发展载体承载能力,培育打造智慧型现代服务业大都市。
(二)构筑城市群协同联动发展格局,增强沈阳辐射力与影响力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城市的经济基础、地理区位、交通枢纽、科技人才、产业结构、对外经贸等因素密切相关。沈阳要充分运用在地理区位、交通枢纽、科技人才、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既有优势,科学协调好与周边城市群、经济圈的协同发展,立足于辽中南城市群核心,发挥辽西毗邻京津冀的区位优势,外延辐射京津冀城市群、哈长城市群,与外延城市群协同、联动发展,促进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协同、辐射发展,进而形成大区域性城市群、经济圈的联动、协同、辐射发展格局。大力推进沈阳大经济区格局下的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群协同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沈阳在城市圈、经济圈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三)吸纳高端科技与数智文化人才,打造数智融合创新人才新高地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高端科技人才、数智文化高端人才是重要保障。高端科技与数智文化人才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多渠道、多方位创造吸引、培育高层次高端科技与数智文化人才的条件,缓解高端科技与数智文化人才短缺状况,激发数智融合创新人才活力,打造数智融合创新人才新高地。
一是持续深入推进人才新政落地实施。深入实施中青年科技英才培育工程、海外优才汇智聚力工程、高精尖优才聚焦工程、紧缺急需人才培育工程、大学生留沈倍增工程等系列人才新政。同时,针对辽沈地区人才外流国内其他省市状况,加大力度制定出台“爱辽兴沈”工程新政,引才返沈,助力家乡经济大发展。
二是创造条件留住本地智能科学与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高科技相关专业优秀高校毕业生。从优秀学生生活补助、学费减免、就业补贴、住房津贴、科研奖励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是创造条件吸引海外高端科技人才。在回国安家津贴、住房补助、交通车补、提职晋升、子女教育、科研奖励、股权激励、宜居环境等方面,吸引海外高端科技人才。
四是定期举办高端科技人才交流活动。以高端科技人才交流活动为契机,以激励政策为保障,交流学术领域尖端技术前沿发展动态趋势,持续优化人才成长氛围环境。
五是依托高端科技人才,以数智信息技术等与现代工业技术进行交叉融合,加快推进工业互聯网、区块链、智能制造、新型半导体、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培育与发展,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障碍,打造新一代沈阳未来产业体系。
六是设立高端产业创新投资基金。鼓励产业创新投资基金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强强联合,拓展高端科技创新中心、实验室建设,打造高端产业创新投资基金平台,加快高端科研成果转化,增强城市科技创新活力与创新能力。
七是制定出台沈阳高端数智融合文化人才引进、培育政策,健全高端数智融合文化人才引进工作体系与机制。重点引进、培育一批沈阳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科技创新人才、文化产业创意人才、文化产业技术人才、文化金融资本人才、文化贸易国际化人才,形成沈阳区域性文化创意人才体系。
(四)以城市群联动大平台,打造沈阳东北亚高水准对外开放新门户
在对外开放外延发展方面,紧紧依托国家“双循环”战略,以城市群联动大平台,充分利用沈阳的现有基础和优势,打造沈阳东北亚高水准对外开放新门户。
一是强化辽中南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的辐射联动发展。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放大城市群联动区域,形成城市群规模经济效应,形式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关联经济圈协同发展格局,为沈阳对外开放外延式发展,构筑城市群联动大平台。
二是辽中南城市群辐射联动发展,需进一步融合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打造沈阳内陆、沿海开放新高地。充分利用沈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立足于沈阳改革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优势,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生产生活需求,对外输出现代装备制造、机器人等优势产业供给,积极开拓东北亚海外市场。
三是继续深化改革,坚持大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营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东港市是连接中、朝、韩、俄、日五国以及欧亚大通道的重要战略要地,鞍山市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阜新市拥有煤、石灰石、珍珠岩、膨润土、花岗岩等丰富矿藏,海城西柳的服装闻名海内外。促进省内各市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产品优势开拓东北亚国际市场,借力扩大沈阳市开放大市场。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东北亚国际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平台,建成具有较高水准的东北亚开放型门户。
四是构建沈阳新型文创产业体系。以《沈阳市文化旅游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为引领,深入研究制定沈阳对外文化贸易培育相关政策细则,培育壮大沈阳文创集团。鼓励沈阳地区传统民俗、影视演艺、文化展会、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数码制作、动漫游戏等领域公司开拓东北亚国际市场,弘扬盛京文化,开展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创重点龙头公司,激发产业活力和内生动力,增强产业链整合能力,构建沈阳新型文创产业体系。
五是创新对外文化贸易合作模式。面向东北亚市场,建设沈阳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依托对外文化贸易信息平台建设,开拓沈阳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渠道,构建文化产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双轮驱动的盛京文化“走出去”格局。鼓励沈阳当地龙头公司在境外开展文化产业投资合作,嫁接沈阳文创产业与现代电商、物流体系,整合文化生产要素与文化资源,全力打造文化全产业链,以生态化运作模式取代传统单一回报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效应。进而,扩大盛京文化海外影响力,打造全新盛京文化城市品牌,拓宽营销渠道,增强盛京本土文化品牌国际竞争力。
(五)构建大都市文化生态圈,塑造“盛京·大沈阳”城市品牌名片
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的根基,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文化底蕴、文化环境、人文理念的综合反映,城市文化品牌凝聚着城市的灵魂,能够充分展现城市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构建沈阳大都市文化生态圈。依托沈阳文旅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立足“文化沈阳”“历史沈阳”“山水沈阳”三条主线,基于“一核三带四极五廊”发展布局,构建沈阳全域文化生态发展新格局。通过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发展沈阳盛京文化,厚植沈阳文创产业文化根基,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原创性强、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沈阳现代文创产业体系,打造沈阳大都市文化生态圈,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沈阳城市文化品质,增强盛京文化辐射力、带动力,形成沈阳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和文化名城的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
二是塑造“盛京·大沈阳”城市品牌名片。以提升沈阳文旅产业“老字号”、深挖“原字号”、培育“新字号”为抓手,融合沈阳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全新现代优秀文化,孕育与沈阳区域性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的城市生态全新文化。以文化創意串联沈阳文化资源,以创意理念引领沈阳文化发展,以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带动沈阳增长方式创新,提升沈阳盛京文化内涵,打造“盛京皇城”中华文化地标,彰显沈阳悠久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全力塑造“盛京?大沈阳”城市品牌名片。
三是传承发展盛京文化,厚植文创产业文化根基。加强对盛京文化相关历史文献材料、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等整理和保护,深挖盛京故事、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盛京文化历史渊源、演进脉络、文化走向、时代风尚的研究,深挖盛京文化丰富内涵。同时,加强盛京文物保护和数字化转化,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整合地域文化要素,提炼盛京文化独特元素,开发盛京文化独立IP,推出一批弘扬盛京文化的“大剧、大戏、大作”。
四是以建设辽河国家公园为契机,推动传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文旅融合型生态旅游产业。辽河国家公园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等村屯,作为区域传统民族文化的展示地。将村屯周边因传统文化而加以保护的特殊河段区域,作为民族文化融合的特殊生态系统,设立重点标识加以保护。深入挖掘辽河干流流域区域民族特色文化,联合辽沈地区高校辽河文化研究中心(院),多元化主体推动辽河博物馆建设,在辽沈地区有影响力的高校辽河文化研究中心(院)设立辽河博物馆(分馆),提升辽河国家公园文化内涵价值。
五是重点完善艺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文物保护。通过对沈阳现有文博场馆梳理分析,整体布局趋于零散化,基于城市区域文化定位,合理规划文博场馆片区布局。同时,重点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沉浸式体验馆、辽代古塔数字化保护、北大营抗战遗址修缮保护、老北市全域化活态非遗博物馆、重塑老沈阳博物馆等建设工程,完善艺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文物保护,融合盛京文化特色,大力拓展沈阳文博场馆数量规模,焕发沈阳文博场馆新生机,提升盛京文化影响力。
六是推进文化传承传播。强化沈阳当地媒介与载体运用,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国际会议、国际赛事等节会活动,打造盛京文化传承、展示与交流平台。围绕工业文化、盛京文化等主题,策划打造系列“工业+盛京文化”品牌文旅游活动,深入挖掘沈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通过持续举办沈阳马拉松嘉年华、中国赛艇大师赛、全民健身国际徒步节、国际青少年足球赛、沈阳电子竞技赛、沈阳武术文化节、沈阳国际冰龙舟赛、冰雪旅游节、沈阳青少年滑雪赛等文化特色大型赛事活动,形成全面系统的文化传播体系,提升盛京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以新形式展现盛京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盛京文化内涵,塑造盛京文化气质,让盛京文化融入城市根脉中,融入城市发展中,引领沈阳城市大发展。
(作者单位:沈阳城市学院)
注:本文系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重点课题“关于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调研报告”(项目编号:20211283-sycsxy-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