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梓华 朱欢怡
胡永红(图/上观新闻)
在上海,说起“辰山”,不同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回忆——情侣记得春日的繁樱如雪,孩童钟爱夏夜的露营探秘,爱乐者难忘草坪飘过的旋律,博物学家们则惊喜地发现,珍稀的种子在这儿萌发出嫩芽,奇花异草在这儿挨个亮相,让人心生希望,更感叹自然力量……
在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胡永红眼中,这才是一个植物园真正惹人喜爱的模样。这个从18岁起就和园林打交道的植物专家说,一座植物园远不仅是一个花园,它要一次次去完成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探索,更要为繁华都市保留一份属于泥土的记忆。
每年,浙江普陀山都会迎来大量的上海游客。
然而,不会有人留意,在普陀山三大寺之一的慧济寺旁,一棵孤独的大树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成了这个星球上的“独苗”——由于被大量用作薪柴,且种子萌发率极低,这种学名叫作“普陀鹅耳枥”的桦木科植物濒临灭绝。
幸好,几年前,一群来自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科研人员,为这个物种的兴盛按下了“重启键”。他们发现了它,经过重新选种、培养,终于让独木重新成林。
这样的故事,胡永红还可以讲很多。“在地球上,植物的灭绝速度是100年前的1000倍,几乎每天灭绝一种。”胡永红说,他的心愿之一便是要开展全球合作,在上海为植物建一座诺亚方舟。
和草木,他似乎有着天然的缘分。
他来自河南洛阳,著名的牡丹之乡。他生长的偃师县,则是我国的良种小麦主产区。甚至在高考前一周,他和几个伙伴还被家里叫回去帮着收了好几天麦子,才走进考场。20世纪80年代,对于未来,胡永红的想法很简单——因为读农林专业有补贴,他便报考了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凭着与生俱来的钻研精神,他一路从本科读到了北京林业大学博士毕业。
缘分将他引来了亟需启动“绿化大发展”的上海。在上海植物园,他作为副园长,带领团队建起了上植第一个温室。2004年,他借调辰山植物园任总工程师和副总经理,在新的土地上开始拓荒。不夸张地说,辰山的每一株植物,都是他“看着长大的”。
对于这位专家型的管理者来说,科研始终是最钟爱的工作。工作以来,他先后承担国家和上海市科技项目50余项,总结出系列成果,发表相关科研论文90多篇,出版专著11部,申请新品种15个,专利授权20余项,并构建示范应用工程10余项。他希望,植物园不仅能向公众展示万物百态,更能在专业领域得到认可。如今,辰山植物园的植物收集种类在全国200余个植物园中,排名第二。辰山植物园已经建成国家级“华东野生濒危资源植物保育中心”和省部级的“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跻身世界一流植物园之列。
令胡永红兴奋的是,团队开展的牡丹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有望迎来重大突破——由辰山植物园牵头、历时8年的牡丹基因组测序工作进入尾声,将为全球牡丹研究贡献中国力量。
在辰山植物园一号门旁,种植着几株北美枫香,郁郁葱葱。盛夏季节,它们看上去平平无奇,却藏着来自辰山的秘密——1.5米见方的种植坑中, 70%~80%为直径在五六厘米的小碎石,其余才是土壤。胡永红透露,这是科研团队从欧洲行道树种植经验中,根据上海地质特点借鉴并优化的种植方案。一方面,碎石抗压,可以避免因踩踏造成的土地板结,让树木有足够的呼吸空间,加之上海地下水位高,植物的根系在碎石缝隙中穿梭,通过毛细作用可以获得足够水分;另一方面,这样的结构有助于雨水快速渗透入地下,为打造“海绵城市”做出贡献。
从2017年开始,这样的“碎石法”已经在杨浦区平顺路和辽源东路上,分别用于无患子树和北美枫香的种植。对照表明,树木生长量是过去用泥土种植的3至5倍。胡永红希望,这种种植技术,能在上海行道树种植中得到推广。
“植物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这是他对同事们说得最多的话。他强调,植物园一定要为上海市生态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服务,当好城市的“园艺师”,为城市筛选最适合生长的植物。“上海现有行道树大约四十几种,但是其中一半是香樟,还有25%是悬铃木,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法国梧桐。我们就想,怎么可以让树种更多样化,既可以做到一年四季有景,又能避免病虫害风险。”胡永红坦言,自己的心愿之一便是让“上海女生将来夏日出门不用打伞”。如今,从虹梅高架桥阴、漕河泾科技园区建筑墙面的立体绿化到中心城区淮海路行道树绿化,在新技术“加持”下,越来越多原本冷冰冰的城市空间,因那一抹抹绿意而变得柔软美好。辰山植物园也为崇明花岛和世博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如月季安吉拉、八仙花等,为城市特殊生境绿化储备大量的实用技术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上海会在一个巨大花园之中,成为全球生态环境宜居城市的典范。”胡永红说。
在胡永红心中,城市的未来在于孩子。辰山植物园2030长远规划将“面向儿童的科普教育,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列在了第一条。
在辰山植物园,大片柔软的草坪为久居都市樊笼的孩子们创造了奔跑的空间。辰山草地亲子音乐节上的绿色剧场去除了挡土石墙,只为了孩子们不受伤害。每天,胡永红都喜欢在植物园中到处走,看看哪里还需要改一点、动一下。即将全部完成的儿童植物园,是他目前最期待的。在那儿,既有小小动物园、热带植物体验馆、4D 科普影院等,还有树屋、海盗船、空中藤蔓园、勇者之路攀爬网等所有满足童年梦想的设施。他说,在设计这一切的时候,脑海里是女儿小时候跟随他在英国皇家植物园访问时,在小滑梯上欢笑的画面。
除了每年暑假的“辰山奇妙夜”夏令营、“闻香辨植物”“盲人摸象”“收集自然的色彩”“宝宝坐王莲”等日常主题活动,在辰山,孩子们可以用手触摸、用眼观看、用鼻闻香、用耳听声去感知自然世界,发现自然之美。走出植物园,科普团队和中小学携手,利用辰山植物园的数据库,为校园植物制作“身份证”,建立“校园植物网”;也邀请学生在节假日走进辰山,完成课题,培养未来“准科学家”。
胡永红希望,植物园给孩子们留下一段充满芬芳的绿色记忆,待到孩童们长大了,他们便会怀揣着对自然的善意,成为星球的守护者。
“我们要为城市的未来思考,而不是简单为城市种几棵树。”胡永红说。(据《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