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配修复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21-02-17 06:50乔明静陈雁南李飞燕张峰路攀杨立
癌症进展 2021年22期
关键词:林奇内膜综合征

乔明静,陈雁南,李飞燕,张峰,路攀,杨立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郑州 450000

子宫内膜癌作为现代女性常见且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发生于子宫内膜上皮组织,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居女性生殖系统高发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目前,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患者均获得较长的生存期。但有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若有相关家族史,其发生风险将大大增加,且以林奇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为主。林奇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综合征,具有孟德尔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特点,此类肿瘤易感性是由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胚系突变造成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女性林奇综合征后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为20%~60%。目前,子宫内膜癌发生平均年龄约为60岁,但患有林奇综合征女性的发病年龄则提前到49岁,故临床对林奇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诊断、预防关注度日益提升,但其在国内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部分医疗机构和检测中心已开展此项检测,但检测结果尚未得到妇产科医师足够重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发生可能与MMR基因突变有关,但现有研究尚未证明此观点,且多数研究数据仍来自欧美国家,流行病学、遗传学改变、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是否适合中国国民,仍有待考证。基于此,本文对MMR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标准:参照《2011年NCCN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初次手术;内膜标本组织均为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可能影响免疫组化结果的疾病;随访失访患者;有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史;接受过激素替代治疗。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并收集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的石蜡包埋子宫内膜组织。

1.2 检测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石蜡包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MMR 蛋白,包括 MLH1、PMS2、MSH2、MSH6,具体检查方式如下:取石蜡包埋组织4 μm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HE)染色→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复水→修复抗原→血清封闭→一抗4℃过夜孵育(小鼠抗人MLH1单抗、兔抗人PMS-2单抗、兔抗人MSH2单抗、兔抗人MSH6单抗)→加入二抗孵育→显色→苏木素复染→封片,全部操作完成后对收集染色图像,在染色相对满意的切片中选取5个视野清晰区域进行结果判定,均以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代替一抗作为空白对照。MMR蛋白表达判定:阳性为肿瘤细胞核中出现棕褐色、棕黄色颗粒,阴性则为细胞核中无着色;MLH1、PMS2、MSH2、MSH6四种蛋白全部为阳性表达,说明MMR蛋白正常表达,即MMR蛋白表达未缺失,MMR蛋白表达缺失为 MLH1、PMS2、MSH2、MSH6中至少有1个蛋白呈阴性表达,说明MMR蛋白表达缺失。

1.3 观察指标

收集入组患者的病历资料,逐一查核实原始记录,并由专人统计年龄、肿瘤家族史、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累及子宫下段情况、脉管内癌栓情况。

1.4 随访

入组患者实施为期1年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5月31日,按规定填写随访记录登记表,随访方式主要有门诊随诊、家访随诊、电话随诊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将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特征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的表达情况

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表达未缺失58例(70.73%),缺失24例(29.27%),其中PMS2蛋白表达缺失2例(2.44%)、MSH6蛋白表达缺失3例(3.66%)、MLH1/PMS2蛋白同时表达缺失15例(18.29%)、MSH2/MSH6蛋白同时表达缺失4例(4.88%)。(图1)

图1 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表达情况(SP法,×200)

2.2 不同临床特征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表达情况的比较

不同年龄、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分化程度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缺失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家族史、淋巴结转移情况、累及子宫下段情况、脉管内癌栓情况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缺失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临床特征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表达情况的比较

2.3 MMR蛋白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R蛋白缺失与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家族史、淋巴结转移、累及子宫下段、脉管内癌栓间均呈正相关(P﹤0.05)。(表2)

表2 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缺失与主要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4 MMR蛋白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访1年后,复发率为19.51%(16/82),其中MMR蛋白缺失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6.67%(4/24),未缺失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0.69%(12/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0.175,P=0.768)。

3 讨论

林奇综合征也被称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传性结直肠癌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林奇综合征妇女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相对较高,严重危害女性的身体健康。林奇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为MMR蛋白缺失,近年来有研究显示,MMR基因突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癌变,其中MLH1、MSH2、MSH6基因突变率依次为50%~66%、24%~40%、10%~13%,但目前研究尚无定论。

MMR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染色体稳定,当其表达出现缺失后极易诱发DNA突变,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表达缺失主要是MLH1/PMS2同时缺失,这与时俊宇等研究结果中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认为MMR蛋白表达缺失主要为MLH1、MSH2缺失,这可能与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有关,本研究样本主要为本地区人群,纳入样本量也受研究地点及时间限制,导致本研究在样本的选择上存在偏移;本研究单使用免疫组化法对患者进行筛查,也存在部分检查结果假阳性的情况,进而造成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随着临床对子宫内膜癌研究的日益增多,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仅通过女性年龄、临床特征等选择性筛查手段,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尤其是对伴有林奇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林奇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为无刺激素刺激症状、伴或不伴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目前,中国子宫内膜癌患者通常难以负担基因检测费用,导致MMR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是现阶段林奇综合征常见的检查方式之一。MMR系统作为特异性DNA修复机制之一,主要是通过校正DNA复制期间碱基配对出现的替代、错配、插入、缺失等,帮助维持基因组完整性,而林奇综合征中MMR蛋白缺失则是由后天获得性缺陷导致,因而在其免疫组化检测中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多为散发病例,而林奇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则早于此类患者,患者术后临床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且多数学者认为该类疾病常见于子宫体下段。秦慧芬研究将MMR蛋白表达与老年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其缺失可能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本研究结果究与此类似。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肿瘤家族史、淋巴结转移情况、累及子宫下段情况、脉管内癌栓情况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缺失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且蛋白缺失与上述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1年后,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率为19.51%,其中MMR蛋白缺失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6.67%,未缺失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0.69%,无明显差异,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缺失对患者术后复发影响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缺失与其部分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对术后复发的影响较小,可通过其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为疾病早期筛查、诊断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猜你喜欢
林奇内膜综合征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别大意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B超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是病吗
考前综合征
成为那个合适的人
开学综合征
一毛学琴记
捡臭球的成功捷径
“别有用心”的球童
离退休综合征的调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