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述评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1-02-16 05:56陈昊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污名资助聚类

陈昊

(长沙学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数学学院,湖南 长沙,410022)

一、引言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家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产生也伴随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变革。为保障高校家困生受教育的权利,中央财政、教育等多部门出台了相关措施对其受教育的权利保驾护航。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1]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各类资助政策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817.59万人次,资助金额1316.89亿元,占比达62%。[2]然而,在资助金额增长的同时,有的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资助政策所带来的“幸福感”,资助政策反而异化成了学生攀比、弄虚作假等现象的导火索,“贫困演讲”“选家困生”等现象层出不穷,家困生在资助过程中的污名化现象不断发生。一般情况下,污名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客观存在。在学生资助过程中,审评标准、认定过程、结果公示等程序中,家困生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名化。

本文选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将2000—2021年的家困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生成关键词聚类与时区分布图谱、关键词共现词频与突现分析,目的是探析在污名研究领域家困生群体与其存在的某种关联,并通过计量分析了解现有的研究脉络,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随着可视化技术不断发展出现的一种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工具,作为一种可视化软件,它的核心技术是寻径网络算法和共引分析理论,它可以实现对所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引文等进行聚类分析、共词分析、突现分析等。通过深度分析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寻找本领域或其他研究领域的关键路径,或者是在研究方向上的转折点,最终帮助研究者把握该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研究,通过生成谱系图像,分析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结构、发展脉络、分布情况;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便于把握相关领域学者在研究取向上的共性,关键词便于了解文章研究的核心,通过词频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研究者探析多个阶段的主要研究热点和领域分布;通过突现词分析,可以了解在该研究领域某些关键词或者词频变化情况,使得研究者掌握该主题词与其他词频的差异化表现,进而找到研究的趋势和热点。

(二)数据来源

文章主要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CSSCI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资助”“污名”为关键词,通过高级搜索选项进行并列检索,检索日期为2021年4月17日,选取2000—2021年的文献数据,剔除与本研究主题无关的其他文献后是624篇,最终以624篇CSSCI文献作为研究数据。如图1所示,依据发文时间顺序,家困生资助和污名研究相关的文献发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的主题也集中聚焦在相关研究领域。

图1 主题分布和发文数量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的核心议题

探讨某项研究的核心议题,必须要对该议题的研究热点进行精准把握。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为探析高校家困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的热点提供了有益帮助。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对624篇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在具体操作中,将Citespace时间切片参数值固定为1年,阈值设置为前50,在节点分析的类型选定“关键词”,根据设置的数据运行软件后即可生成高校家困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通过软件分析后得出的聚类模块值(Q值)为0.5788,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为0.5252,Q值和S值处于合理值域,因此表明聚类结果处于合理范围,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

图2 CSSCI来源的家困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从图2可以看出,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的共现聚合网络的关联性高,核心关键词周围有其他关键词紧密围绕,次要关键词构成了次要聚类节点,同时也辐射和影响周围其他关键词的聚类节点的发散和分布。在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中,选取十字形图层表示关键词共现的频率,图层的大小具体体现为关键词共现的频率高低,在图2中,十字形图层越大,那么该主题词为高校家困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领域的热度越高。另外,通过分析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后,整理得出高校家困生资助污名研究中的关键词词频排序表如下:

表1 高校家困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列表

从上表可以得知,排序前十的关键词依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5)、学生资助(59)、高校(48)、高等教育(40)、污名化(39)、国家助学贷款(36)、污名(31)、贫困生(23)、资助(19)、教育公平(17)。由此可知,高校家困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存在共性,在研究对象上存在关联,现阶段的研究内容基本集中在高校家困生资助(模式或制度)研究、污名的定义和内容、学生资助中的污名问题三个方面。

(一)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研究

就高校家困生的定义而言,从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来看,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一般称为高校家困生。通过剖析我国高校家困生资助的政策可知,高校学生资助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助政策的调整与完善、资助模式研究、资助机制和精准识别研究等方面。

调整与完善高校家困生资助政策。2016年以来,教育、财政等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财科教〔2017〕21号)、《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的通知》(教财〔2018〕12号)、《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教财〔2020〕4号)等系列政策和文件,通过政策文件的形式从决策层面对高校学生资助纾困进行调整和优化。

高校家困生资助的模式与机制研究。贾曦(2020)认为,高校家困生在学习生活、学业发展、精神追求、心理调适上的个人压力逐步增大,仅仅从物质纾困的角度很难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境,进而提出针对高校家困生建构资助和发展协同纾困育人的资助体系。[3]李洁(2020)基于教育公平理论、教育成本分摊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理论,对精准资助的政策要求、工作体制、运行机制等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以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精准确定资助标准、精准保证发放时间、精准动态监督反馈进行实际切入,对高校家困生精准资助工作提出对策建议。[4]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我国高校家困生资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方面,学生资助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目的是更好更优地扩大资助覆盖面;另一方面,集中在精准扶贫和思想政治教育视阈,包括如何精准资助、优化资助模式,直接关注高校家困生资助中的污名问题研究较少。

(二)关于污名的定义和内容

国外学者对于“污名(stigma)”一词的基本共识是源自古希腊,stigma最初是统治阶层用灼热的烙铁在侍奉神的人身上留下记号,之后不断演变为用铁刺或者铁烙在奴隶或罪犯的身体上印下标记,以此显示社会地位、社会等级、社会身份的低下。Goffman(1968)指出,污名是一种个体异于常人的“不名誉”(如精神疾病、身体畸形等)的特征,把人变得不那么人了(not quiet human),从而使人变得不受欢迎或者不受信任,最终丧失人本身存在的社会价值或信誉。[5]Link&Phelan(2001)认为污名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它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权力的发展中逐渐衍生或异化的一种产物。通常来看,刻板或负面印象、认知差异、区别对待、自我和外界贬低、歧视或是社会排斥等构成了污名的基本要素,另外,不同的权力阶层会直接导致这几种要素产生污名,简单而言,污名的背后往往是不同权力差异的结果,比如强势阶层在权力上具备的优势,弱势群体则反之。[6]Stuber(2008)提出了污名在本质上就是偏见,两者无概念上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前者主要集中在以面部畸形、侏儒症等具有特殊特征的群体,后者则集中在性别、体重、肤色、种族等方面。[7]

1987年,台湾学者谢世忠对台湾原住民的生存状况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首次运用到stigma这个名词并运用到台湾本地居民遭受外界歧视的境遇当中,同时将stigma这个名词译为“污名”。[8]21世纪,污名概念在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研究中被引起重视和关注,进而在公共卫生、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研究中出现。在污名的研究类别中,近年来国外的污名研究主要集中于身体污名(肥胖患者、残疾人等)、行为污名(心理疾病患者等)、族群污名(非裔等)。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名化、“污名化”现象、职业污名等方面。如段文杰、冯宇(2018)研究了对肥胖的偏见和歧视,被污名个体的心理、行为、身体产生消极影响及其存在的递进关系。[9]又如,郭金华(2015)对污名的概念、理论、模型和演进进行深度剖析。[10]

(三)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的污名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群体数量庞大、被污名范围广,近年来污名问题研究逐步得到重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优化改进资助制度和关注家困生特质研究为主,如关注心理、歧视等。

高校家困生群体的特质研究。就该群体本身的特质进行分析,核心关键点在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援助研究、人格发展与隐私保护、学业工作与人生发展等方面。李花、苏杨(2019)的研究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合群程度低、敏感性高、世故程度低,容易产生自卑、封闭、偏执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11]周菲(2015)运用质化研究分析群体对家困生的歧视或者偏见,例如常说的“人穷志短”[12]。谢其利等(2016)从社会心理学的维度进行了研究,贫困大学生歧视知觉和孤独感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13]

高校家困生资助模式的研究。随世峰(2019)认为家困生评审机制还不健全,在建档立卡范围之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重大决策事项欠缺听证及理由说明,资助公开方式不当侵犯隐私等,造成资助过程中的学生公平感缺失。[14]刘佳(2015)认为,在复杂视阈下高校资助政策的信息传导存在诸多表征,信息造假和“贫困文化”的异化都给家困生带来了主动性偏见[15]。徐丽红(2014)认为,家困生讲述家庭困境、成长历程、资助金额、受助感受会导致家困生的心理受损,单纯以学习评价和区别对待,使得家困生增加了沉重的思想包袱。[16]白华(2013)提出“盲助”的资助路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对贫困生的数据进行整理,施行个人化和隐蔽化资助,可以从资助源头减少资助中滋生的污名化。[17]

四、污名问题引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

随着对高校家困生群体研究与学生资助研究不断深化和认识拓展,将污名概念引入学生资助研究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对污名问题置于教育学等领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以2000—2021年进行排序,即可生成高校家困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热点词突现表(表2)。突现词分析能够直观展示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研究方向的转变,突现词是该领域内引用量突然增加或急剧减少的词汇,因此可利用突现词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表2 高校家困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热点词突现表

分析表2可以得知,高校家困生资助中的污名问题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主要聚焦高校家困生的资助政策;第二阶段,加强对资助政策的机制、模式探索;第三阶段,关注资助过程中的公平正义问题、资助污名问题,这是构建高质量资助育人体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生成高校家困生资助污名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时区分布图,即该领域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图3)。知识图谱表现为平滑演进态势下的纺锤形,在关键词的关联程度上,高校、高校家困生、学生资助和污名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图3 CSSCI来源高校家困生资助污名问题研究关键词时区分布图谱

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为我国高校长效和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推进教育扶贫和构建资助育人质量体系上成效显著。然而,近年来的高校家困生资助中问题频发,例如资助对象识别不够精准,资助标准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家困生存在等、靠、要现象。从现有资助制度来看,在资助过程中如果存在有不节俭,与其家庭经济状况不相符的消费行为,则不得被认定为家困生,该规定存在一定的争议,如理工科学生使用电脑进行编程或制作视频必然会选购价格较贵、性能较好的电脑。资助的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受助学生群体造成了伤害,即污名化。认定困难学生的基础是基于事实的考量,实际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却陷入道德评判的境地,通俗意义上就是偏见与刻板引发的歧视性行为。客观存在的表现还有受助学生不得拥有名牌产品、不得出入高档酒店和场所等等,还有举办如某某助学金颁奖大会、来自不同地域学生群体的刻板印象等导致的客观污名等。

高校家困生资助的污名问题凸显了社会人性中的阴暗面,大学倡导理性、平和、自由、积极的价值观,但污名问题充斥着“功利化的元素”。没有对客观现象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仅仅针对家困生的某个行为就直接进行定论,导致学生资助污名现象时有发生,非家困生群体偏离正常价值取向的评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资助污名现象。因此,在构建资助育人质量体系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过程中的污名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污名资助聚类
污名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加权模糊聚类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