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知识生产特征及演进趋势
——基于CSSCI期刊论文(1998—2019)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1-02-14 05:21王佳果庞茵茵
关键词:图谱期刊文献

王佳果,庞茵茵

(1.桂林理工大学 民族学与旅游经济系,广西 桂林 541004;2.西北政法大学 国际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日益成为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愉悦身心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社会经济效应显著,民族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复兴传统文化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2]。在国家政策指引和学界共同努力下,国内民族旅游研究文献近二十年来产出成果丰硕,学界已经有个别研究者采用定性描述分析和传统的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民族旅游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3—5],但是存在文献梳理不全面和研究方法落后等问题,导致对领域知识生产的分析论述不够全面和科学。

在新时代民族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采用可视化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民族旅游进行全面回顾和展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国内民族旅游文献进行知识图谱探究,以可视化形式展示领域研究的知识生产特点和脉络,归纳研究热点更迭和发展历程演变,预测未来研究趋势,力求为国内民族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工具

CiteSpace是国内外比较主流的知识图谱工具,主要用于统计分析研究文献数据,该软件通过可视化方式显示特定领域知识的阶段进程和发展规律[6,7]。本文采用CiteSpace5.6.R3软件,利用CSSCI数据库收录的808篇国内民族旅游研究期刊文献,绘制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文献、作者、期刊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等科学知识图谱,客观揭示近二十年国内民族旅游研究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研究主体、经典知识成果、研究热点、前沿趋势、演化轨迹。

在CiteSpace绘制的科学知识图谱中,N代表节点数量,E代表节点连线数量,D代表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节点大小在作者、机构合作网络中分别代表作者、机构发文量,节点之间的连线反映合作强度;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共现强度;节点大小在文献共被引网络中反映单个文献被引用的次数,在作者共被引网络中反映作者被引用的次数、在期刊共被引网络中反映期刊被引用的次数,节点之间的连线均表示共被引强度[8,9]。

(二)研究数据与处理思路

本文采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作为研究数据来源,学界认为CSSCI收录的论文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文献,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我们在高级检索模式下构造检索式:关键词=民族与关键词=旅游,发文年限=1998年至2019年,检索时间为2020年9月30日,考虑到相关数据库数据录入当年论文不齐全,故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手动剔除不符合本研究内容的人物访谈、论坛综述、撤稿文献、笔谈性质的杂文等非学术性文献176篇,最终获得有效文献808篇,将808条文献记录分批次导入txt文档,以“download_”开头对文档命名并且储存为UTF-8格式。

我们从图谱美观和解读角度出发,合并处理部分研究机构、部分高被引作者、部分高被引期刊的相关数据源。研究机构如果是高校,统一采用一级机构名称,高校合并或者更名的,统一采用现用名;作者共被引中,同一作者采用中文和英文名字发表论文的,合并为同一名字;期刊共被引中,对更名前后的同一期刊统一采用现用名,对相关高校主办的期刊统一用《××大学学报》表示。

我们根据CiteSpace5.6.R3 菜单栏“Data-Import/Export”选项,将合并后的数据转换为wos 格式并且导入软件。参数设置方面,时区分割(Time Slicing)为1998—2019,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为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分别选择作者、机构、参考文献、被引作者、被引期刊、关键词,阈值设置(Selection Criteria)中被引作者、被引期刊、关键词选择Top50,被引文献、作者、机构默认G-Index,裁剪功能区(Pruning)均选择寻径网络(Pathfinder)的剪裁方法和对合并后的网络进行裁剪(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的剪裁策略,其他维持系统模式,点击“GO”运行数据。

三、领域研究特定及知识图谱分析

(一)民族旅游知识产出演变历程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进行文献年际产出分析。同CSSCI相比,CNKI收录文献类型多、年限覆盖范围大,适合用于文献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分析。CNKI无法检索1978年以前的相关文献,我们因此将检索起始年份定为1979年。

我们为了提高查全率、保证检索全面,在CNKI“高级检索”模式下选择“期刊”,构造检索式:关键词限定为包含“民族”和“旅游”,年限限定为1979年至2019年,来源类别包括全部期刊,结果检索出9318篇中文期刊文献。我们基于上述检索模式,将年限设定为1998年至2019年,来源类别选择CSSCI,不更改其他项目,检索出1830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

我们统计分析得出本领域文献的年际产出变化趋势,见图1。

图1 国内民族旅游研究期刊文献年度分布(1979年至2019年)

数据显示,1979年至2019年国内民族旅游研究期刊文献产出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79年至1997年,期刊文献总量增长速度缓慢;1998年至2019年,所有期刊文献与CSSCI 来源期刊文献波动幅度大致相同。

我们将1979年至2019年国内民族旅游研究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979年至1997年,是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萌芽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文献产出整体趋于平稳,1984年以前,每年发文量低于4篇;1985年至1997年,年均发文量23篇。1998年至2004年,是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早期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发文量总体呈递增趋势,由1998年的68篇逐年上升至2004年的238篇,表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国内民族旅游研究。2005年至2010年,是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文献产出总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发文量435篇,2008年发文量攀升至520篇。2011年至2019年,是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拓展提升阶段。这一时期的文献数量处于高产跃升状态,年均发文量594篇,2016年达至峰值(717篇),2018年后增幅逐渐放缓。

本文对1998年以后的三个阶段进行重点分析。

1.早期探索阶段(1998年至2004年)

学界在1998年至2004年主要关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大部分研究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民族旅游”“民族文化”等高频关键词中心性较高,是该阶段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热点,研究案例地以云南、贵州、广西为主。吴晓萍和何彪认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10]。余青和吴必虎认为,在民族旅游开发与保护传统文化过程中,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有效的持续旅游开发模式[11]。郭颖以云南泸沽湖地区为例,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具体模式[12]。马晓京提出,民族地区开发旅游资源在振兴经济的同时难免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商品化、庸俗化等标签,认为生态旅游是民族地区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有效模式[13]。单纬东认为,合理的产权安排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驱力[14]。

2.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至2010年)

学界在2005年至2010年主要探讨民族旅游的多种开发方式,例如民族体育旅游、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村寨旅游等,关注社区居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女性对旅游发展的作用,民族旅游开发和传统文化保护仍旧是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以及利益相关者、性别分析等理论逐渐介入和引入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研究地理范围逐渐扩大。周道平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和西部各民族省份对旅游业的重视下,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具有经济、文化、社会效益等多重价值[15]。卢世菊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过程中应当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16]。刘韫认为,我们在鼓励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同时,应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17]。罗永常认为,“社区参与”在民族村寨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8]。钟洁认为,少数民族女性的社区参与一方面推动了民族旅游的发展,一方面存在受利益驱使而导致不良风气滋生的消极影响[19]。

3.拓展提升阶段(2011年至2019年)

2011年至2019年,民族旅游的研究视角日趋多元化,研究方法则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研究有所上升,表现为通过田野调查获取一手资料或者基于面板数据、基于相关方法和理论构建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案例地点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为主,对湖南、湖北、甘肃等地的研究有所加强。研究内容在如下两方面表现出新特征:一是民族旅游学科建设日益提上日程。覃建雄通过分析民族旅游学学科体系构成基础,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20];杨主泉和吴忠军围绕民族旅游学科构建、学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21]。二是领域研究同国家政策、产业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文化旅游、一带一路、全域旅游、精准扶贫、旅游扶贫是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其中,旅游扶贫作为民族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重要方式,是现阶段乃至未来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主题和前沿趋势,随着国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指导意见的陆续发布,旅游扶贫和精准扶贫受到学者持续关注。杨德进、白长虹、牛会聪进行了民族地区负责任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实现路径、对策建议方面的研究[22]。李佳、田里、王磊以四川藏区为例,对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机制进行探究[23]。卢世菊、吴海伦通过剖析精准扶贫视阈下民宿旅游在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地方政府应当注重政策、设施、人才、特色的有效结合,以便更好地发挥民宿旅游在助推民族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4]。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推动了民族地区入境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进程;全域旅游同传统旅游模式相比,对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学界对民族旅游的关注持续增加。毕丽芳以大理和丽江为例,进行了“一带一路”语境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25]。杨艳基于“一带一路”视角,对滇西北边境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探究并且提出了建议[26]。童广路和刘庆广认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展,通过“旅游+”的模式促进产业多元化,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27]。

(二)民族旅游知识生产主体分析

1.核心作者与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本研究运用美国数学家、经济学家乔治·普莱斯(George Price)提出的普莱斯计算公式[M=0.749(Nmax)1/2]确定国内民族旅游研究领域的核心发文作者。普莱斯计算公式中的M代表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Nmax代表统计年限中最高产作者的发文数量[9]。CiteSpace统计数据表明,孙九霞是最高产作者(13篇),即Nmax=13,M≈2.704,本领域核心作者的门槛发文数量为3篇。统计发现,本领域共有四十三位核心作者,四十三位核心作者发文量(179 篇)仅占研究总文献数量(808 篇)的22.15%,远未达到普赖斯定律的50%,表明我国民族旅游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任何一位核心作者都不具有中心性,表明国内民族旅游研究领域尚未出现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关键研究者。本研究暂以发文数量作为简单评价标准,将发文量在5篇及以上的作者视为领域最重要的核心作者,包括孙九霞(13 篇)、王兆峰(8 篇)、窦开龙(7 篇)、卢世菊(6篇)、吴忠军(5篇)、马晓京(5篇)、田敏(5篇)、罗永常(5篇)、张河清(5篇)、肖琼(5篇)、桂榕(5篇)。

我们通过CiteSpace 对作者进行合作分析,有利于了解研究作者在国内民族旅游领域中的合作交流状态。本文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见图2)共包含458个节点、153条连线,密度为0.0015。本图谱合作网络密度较低,说明作者之间仍然非常缺乏整体合作交流,图谱中连线的合作成员多为同一机构内的师生、同事关系,例如中山大学的孙九霞团队、吉首大学的王兆峰团队、桂林理工大学吴忠军团队、中南民族大学的田敏团队等,仅有少数作者属于跨单位合作。本领域的大部分作者独立发文,例如领域内影响较大的作者马晓京、罗永常等。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阈值=2)

2.核心研究机构和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我们运用普莱斯定律确定核心发文机构,根据CiteSpace后台数据可知,四川大学发文量最多(65篇),即Nmax=65,M≈6.04,所以核心机构最低发文7篇,共有22个机构文献产出7篇以上。这些核心机构发文量合计472篇,占研究总文献数量(808篇)的58.41%,超过普莱斯定律的50%,表明我国民族旅游研究已经形成核心机构网络群。核心机构排名前十位的院校包括:四川大学(65篇)、中南民族大学(45篇)、吉首大学(41篇)、云南大学(39篇)、西南民族大学(39篇)、中山大学(33篇)、中央民族大学(21篇)、桂林理工大学(20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篇)、广西师范大学(19篇)。从地域来看,西南地区院校11所,中南地区7所,西北地区3所,华北地区1所,东北地区和华东地区没有院校入围。从院校性质看,核心院校以综合性大学(10所)、民族院校(4所)、师范院校(5所)为主,还包含少量的财经院校(2所)和理工院校(1所)。

我们通过CiteSpace 对发文机构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可以直观了解各研究机构在民族旅游领域的合作关系和影响程度。机构合作网络图谱,见图3。本领域的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包含264个节点、121条连线,密度为0.0035。图3数据显示,国内民族旅游研究机构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地缘特征明显的合作网络,主要是以四川大学为核心的合作团体,包括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以中南民族大学为核心的合作团体,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吉首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分别以西南民族大学和云南大学为核心的两个合作群,成员均以西南地区高校为主;分别以贵州财经大学为核心的贵州高校合作群和以桂林理工大学为核心的广西高校合作群;以中山大学为核心的合作群,成员高校主要是广州本地院校;以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为中心的合作群,成员以西北高校居多;这些核心院校大多位于西南、西北民族地区,同时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既有研究的便利性又具有良好的科研平台,更容易形成科研协作优势。与此同时,本图谱的机构之间连线数量虽然较多,但是连线较细而且图谱密度较低,表明机构之间总体合作关系不密切,深度有待加强。

图3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阈值=1)

(三)民族旅游研究知识基础分析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探究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一是文献本身,二是该文献的作者,三是刊载该文献的期刊。我们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有利于了解研究领域的重要知识来源或者经典研究成果;进行作者共被引分析有利于了解研究领域中的高被引作者;进行期刊共被引分析有利于了解研究领域的知识分布规律和高影响力载文期刊。

1.文献共被引分析

我们通过CiteSpace 对参考文献(Reference)进行共被引分析,对图谱进行聚类并采用对数极大似然率算法(Log-likelihood rate,LLR),得到622个节点、1239条连线、密度为0.0064的文献共被引图谱。我们通过分析得出图谱密度较低,说明被引文献之间联系不紧密,Q值(模块值)=0.9463>0.3,说明网络结构较显著,S值(轮廓值)=0.4962<0.5,表明聚类结果不合理,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专注度有待提升。我们根据CiteSpace后台数据以及原文献数据从共被引频次来看,吴必虎、罗永常的文献引用次数最高,吴晓萍、郑群明、刘纬华、余青等作者发表的文献引用频次较多,最重要的三篇文献是《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从概念界定、民族文化旅游供给研究和需求研究、影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等四个方面对1985年以来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5]。《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中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从确立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和参与式发展理念两个角度展开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方面的探讨[28]。《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认为,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传承保护、重视社区居民的利益分配,是民族旅游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29]。从中心性来看,CiteSpace后台共检测出16篇文献具有中心性,但是中心性均小于0.1,表明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目前尚未出现连接两个不同知识领域的关键文献。

2.作者共被引分析

我们通过CiteSpace 对被引作者(Cited Author)进行共被引分析,对图谱进行聚类并采用对数极大似然率算法,得到341 个节点、936 条连线、密度为0.0161 的作者共被引图谱(见图4)。我们经过分析得出,图谱密度较低,说明被引作者之间的联系比较分散,Q值(模块值)=0.7528>0.3,表明图谱的网络结构是明显的,S值(轮廓值)=0.4426<0.5,说明图谱的聚类效果不太理想,表明作者研究方向分散、共识度不强是目前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常态。从共被引次数来看,孙九霞(53次)、吴必虎(39次)、罗永常(39次)、马晓京(38次)的频次较高,是近二十年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高影响力作者;从中心性来看,保继刚(0.28)、罗永常(0.15)、吴必虎(0.11)、马晓京(0.11)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在国内民族旅游研究领域知识流动和控制方面具有关键影响力;在上述作者之中,保继刚、吴必虎的学科背景是地理学,也是旅游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作者,马晓京的学科背景是民族学,罗永常的学科背景是地理学,孙九霞兼有人类学和地理学的学科背景,表明民族旅游研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旅游学、地理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力量共同形塑了民族旅游的知识疆域。上述作者的研究和观点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在研究旨趣和结论观点方面同西方的同类研究有明显不同。

图4 作者共被引图谱(阈值=1)

以以色列著名旅游人类学家科恩(Erik Cohen)、美国旅游人类学家史密斯·瓦伦(Valene L.Smith)、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Nean Mac Cannell)为代表的国外旅游人类学学者,对我国民族旅游研究影响很大。其中,科恩的共被引频次和中心性(41、0.17)在所有学者里高居第二,是对我国民族旅游研究影响最显著的国外学者。史密斯·瓦伦的共被引频次和中心性是35和0.08,他主编的《东道主与游客》与马康纳(共被引频次和中心性是33和0.08)的《旅游者:休闲阶层的新理论》是对民族旅游研究影响深远的两部著作。杨慧、张晓萍等人对西方旅游人类学理论在国内的引介和早期传播具有杰出的贡献,以赵红梅、宗晓莲为代表的中青年学者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理论在国内的传播和发展。

3.期刊共被引分析

我们通过CiteSpace 对被引期刊(Cited Journal)进行共被引分析,对图谱聚类并采用对数极大似然率算法,得到271个网络节点、608条连线、密度为0.0166的期刊共被引图谱(见图5)。

图5 期刊共被引图谱(阈值=9)

我们经过分析得出,图谱连线数量较多但是密度较低,表明期刊之间共被引程度较强但是总体联系比较松散。Q值(模块值)=0.7169>0.3,S值(轮廓值)=0.5651>0.5,Q值和S值均在合理范围内,表明图谱的聚类结构是显著且合理的,说明被引期刊之间具有明显同质性。从被引频次来看,《旅游学刊》(272次)、《贵州民族研究》(192次)、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18次)是近二十年国内民族旅游研究位居前三的高被引期刊。中心性方面,《旅游学刊》(0.22)、《民族研究》(0.19)、《广西民族大学学报》(0.19),中心性较高,表明上述期刊对其他期刊具有显著媒介效应。此外,《广西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等民族学期刊、《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地理学期刊、《旅游论坛》《旅游科学》等旅游学期刊的影响较大。国外期刊方面,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是国际旅游界公认的旅游领域顶尖刊物,代表较高的旅游研究水平,刊载的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等方面的文献对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影响很大。

(四)民族旅游知识生产演进趋势

1.民族旅游研究核心议题分布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核心研究内容的体现,学者分析研究领域的文献时,通常将高频关键词认定为该领域的核心议题。我们通过CiteSpace对关键词(Keyword)进行共现分析,对图谱聚类采用对数极大似然率算法,得到115个网络节点、141条连线、密度为0.0215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6)。

图6 关键词共现图谱(阈值=1)

我们经过分析得出,图谱密度较低,表明关键词的联系结构比较稀疏,说明近年来国内民族旅游的研究方向较为分散。Q值(模块值)=0.7423>0.3,意味着网络结构是显著的,S值(轮廓值)=0.5394>0.5,说明聚类是合理的,Q值和S值均在合理范围内,表明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是较为理想和利于解读的。

本文根据CiteSpace 后台数据提取高频关键词(频次≥10)清单,详见表1。我们结合图6分析可知:第一,民族旅游居于图谱中心位置,出现频次最高,中心性也很高,表明民族旅游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和认同;第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西部民族地区”这几个语义相近词语的频次较高但是中心性相对不高,表明国内民族旅游研究在空间上指向民族地区,在对象上聚焦少数民族,民族村寨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和空间载体;第三,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旅游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旅游的中心性最高、频次也较高,表明国内民族旅游研究主要关注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特别是两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情况;第四,旅游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也获得了学界较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从旅游扶贫和社区参与角度切入;第五,一些和民族旅游有交叉重合的旅游类型,例如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学界一定程度的关注。

表1 民族旅游研究高频关键词(≥10)

2.民族旅游研究热点演变特征

为进一步探究近二十年国内民族旅游不同阶段研究热点的交互关系和发展路径,我们在图6的基础上绘制关键词时区(见图7)。关键词时区图将首次出现年份相同的关键词集结于同一时区,时间由左向右表明,由远及近靠近左侧而且节点较大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即为经典研究主题;靠近右侧的关键词为新兴研究主题。我们根据图7可知,近二十年国内民族旅游研究主题随着国家政策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实践推进形成了三个明显的演变阶段:民族旅游、旅游资源、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集中于1998年至2004年出现,这是我国民族旅游早期探索阶段的关注焦点;乡村旅游、体育旅游、民族村寨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于2005年至2010年出现,是快速发展阶段的研究热点;旅游扶贫、文化旅游、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全域旅游集中出现于2011年至2019年,是拓展提升阶段的新兴主题。

图7 关键词时区(阈值=1)

3.民族旅游研究前沿趋势探索

我们为了探究近二十年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前沿动态,根据CiteSpace的Burstness(突发性检测)功能,按照突现起始时间排序(Sorted by the Beginning Year of Burst)得出关键词突现情况(见表2)。我们根据表2可知,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旅游业突现时段集中于1998年至2004年,“民族文化”突现强度最高,是国内民族旅游研究早期探索阶段的活跃研究主题;旅游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突现时段集中于2005年至2010年,“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旅游”突现强度位居前二,是快速发展阶段持续聚焦的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旅游扶贫、少数民族集中于2011年至2019年突现,其中“旅游扶贫”突现时段为2016年至2019年,突现强度最高,说明和旅游扶贫相关的议题不仅是拓展提升阶段的研究主题,而且是国内民族旅游今后研究的重要议题。

四、主要研究结论

首先,从研究主体来看,研究国内民族旅游的学者众多,研究者的机构来源和学科背景类型多元,多来自西南地区、中南地区高校,以民族学、地理学为主,涌现出以孙九霞、王兆峰等人为代表的学术成果丰硕的重要作者,但是尚未形成作为领域研究中坚力量的核心作者群,领域内部的交流合作仍然有限,研究者之间以“师门合作”居多,合作凝聚力度普遍较弱。国内民族旅游研究形成了以西部院校、民族院校为主,具有地缘结构特点的研究机构群,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从知识基础来看,吴必虎、罗永常、吴晓萍等学者发表的相关文献被引频次较高,对我国民族旅游研究具有显著影响力;国内民族旅游研究尚未出现起“知识拐点”作用的关键文献。以色列著名旅游人类学家科恩,我国学者吴必虎、罗永常、马晓京、保继刚等高被引作者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在我国民族旅游研究领域的知识流动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媒介作用。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系列文献主要登载于民族学、地理学、旅游学期刊,体现国内民族旅游研究多学科交叉相融的特点;《旅游学刊》和《贵州民族研究》是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高影响力被引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些国际旅游权威期刊对我国民族旅游研究影响较大。

再次,从研究议题和演进趋势来看,1998年至2004年是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早期探索阶段。该时期文献数量整体偏低,但是增速较快,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深厚基础。研究内容聚焦于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分析居多,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研究案例地以云南、贵州、广西为主。2005年至2010年是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该时期文献产出呈现稳健增长趋势。研究内容日益多元化,主要探讨民族旅游多种开发模式,鼓励社区参与尤其重视少数民族女性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民族旅游开发和传统文化保护仍然是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以个案实证研究为主,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以及利益相关者、性别分析等理论分别介入和应用于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研究地理范围逐步扩大,学界对四川、湖南、甘肃等地研究关注较多。2011年至2019年是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拓展提升阶段,该时期发文量处于高产状态,研究内容与民族旅游理论研究和国家政策导向紧密相关,民族旅游学科建设、旅游扶贫、文化旅游、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全域旅游是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田野调查在研究方法中得到广泛应用,定量分析比重增加,存在定量分析较少、研究模型实用性较差的现象,研究对象区域依然集中于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西南民族地区。

同西方的旅游人类学研究相比,中国的民族旅游研究具有显著的“跨学科、开放性”特点,研究主体、研究机构、研究方法、期刊阵地具有多元化的开放性特质,是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同时,中国的民族旅游研究呈现“弱理论、强应用”的特点,以民族地区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为指引,紧紧围绕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程出现的重大实践问题,强调旅游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民族村寨居民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关心旅游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协同,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旅游研究领域。

五、未来研究展望

国内民族旅游研究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日渐兴起,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的提出和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民族旅游研究也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国内民族旅游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结合前文对领域知识生产特征和演进趋势的探析,我们认为后续可从以下五方面强化研究。

第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旅游研究理论和话语体系。

我国民族旅游研究起步相对晚,理论研究亟待加深。民族旅游的概念在学术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国内民族旅游在个案研究中更多停留在宽泛的理论应用分析层面,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日益突出,对西方旅游人类学的理论观点“套用、借采”多,缺乏本土原创性的理论观点,领域的知识溢出效应弱。学界在未来研究中应当加强对不同学科理论的消化,立足本国民族地区国情,建立“本土化”的国内民族旅游理论和话语体系,增强理论研究对国内民族旅游发展的预见性和应用性,更好地结合国家政策推进我国民族旅游研究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二,深入推进学术交流,构建民族旅游学术共同体。

国内民族旅游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涌现出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高产学者与核心机构,但是彼此的合作紧密程度有待加强。2010年以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已经连续成功主办十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成为民族旅游研究学术交流的权威平台,学界今后要进一步强化发挥论坛的“桥梁”和“平台”的作用,增加本领域研究者、不同学科研究者之间的交流,还应当加强学界与国家、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通过理论研究扎扎实实解决民族旅游的发展问题。此外,学界应当积极组建跨区域、跨机构高水平合作研讨团队,通过融合多学科领域学者的智慧,提升对民族旅游和相关高质量研究成果的认可和共识。

第三,丰富多元研究方法,拓展研究空间区域。

国内民族旅游早期探索阶段的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容易受到研究者价值观的影响;快速发展阶段的研究方法则为定性分析与个案相结合,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拓展提升阶段的研究方法呈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定量分析有所上升,但是现阶段的定量研究主要为简易的统计分析,采用构建模型进行研究的学者数量尚少,研究模型的实用性有待提升。学界在今后研究中应当促进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创新,加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有效结合,使研究模型真正适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我们应当根据民族旅游多学科活跃相融的特点,在与民族学、旅游学、地理学相结合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同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结合,继续拓展和革新不同研究方法在国内民族旅游研究情景中的应用,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思维并且基于各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解决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问题。在研究的空间区域上,民族旅游的现有研究区域对象以西南地区的滇黔桂为主,对西北地区的甘青新宁和鄂湘等省区的民族地区的研究也有所加强,对东北民族地区的研究很少。在当今新时代努力实现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背景下,兼顾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民族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应当在现有研究案例地的基础上扩大对西北、东北民族地区和中东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相关研究。

第四,关注现实发展需要,深化热点议题研究。

首先,在国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民族地区发展新格局的国家战略影响下,民族旅游产业是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步入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可持续旅游生计和旅游富民是我们今后的研究应当持续关注的前沿主题。

其次,民族传统特色文化是有效开展民族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我们未来应当继续重视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本真性研究,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以更好地契合旅游者前往民族地区旅游的文化动机。

再次,民族村寨居民是民族旅游发展的主要受惠者,我们今后应当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研究。

最后,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民族地区旅游业永续健康发展和惠及子孙后代的根本途径,学界应当继续强化民族旅游保护多元开发模式的探索研究,以加快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多维价值的实现。在“文旅融合”发展和各民族密切交往、交流、交融的背景下,旅游的文化属性被不断强化,民族旅游的文化交流价值日益凸显,民族旅游如何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人员交往、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将成为今后的重大研究议题。此外,新冠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研究民族旅游脆弱性分析和韧性构建、疫后产业重振,也是近期的重要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CSSCI数据库中的期刊文献,意味着本文缺失其他类型的国内研究数据和中外学者刊发在外文期刊上专门研究中国民族旅游的文献。我们未来可以结合CNKI、万方、读秀数据库,将相关文献、著作、学位论文纳入文献研究,同时结合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AGE、Taylor&Francis等外文数据库进行国外、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的横向对比。我们未来也可以结合其他知识图谱分析工具,例如使用VOS Viewer 对国外旅游人类学关注的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土著旅游(Aboriginal Tourism)等议题进行联合大样本数据分析,清晰呈现出不同研究主题的共现聚类关系,同国内民族旅游研究进行比较。

另外,本文主要基于CiteSpace 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研读文献对国内民族旅游进行分析,我们未来可以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民族旅游研究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以提升领域知识生产综述研究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图谱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期刊审稿进度表
图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